【摘要】音樂是一門能凈化人的心靈、陶冶人的情操的藝術,音樂對學前兒童的身心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習借鑒奧爾夫音樂的教育體系,有利于促進我國音樂教學的改革,提高學前兒童音樂教學的趣味性,更好地促進學前兒童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奧爾夫音樂教學法
音樂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它能夠陶冶人的情操、凈化人的心靈。尤其,對于兒童來說,他們對音樂的喜愛是與生俱來的,音樂在其人格的塑造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兒童進行音樂教育,能夠引導他們熱愛音樂到熱愛生活,在音樂中發掘兒童生命的活力。
一、我國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現狀
我國幼兒教師主要畢業于中職學校,學前兒童音樂教學法是每個必須掌握的技能。由于兒童音樂教學法是按照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發展特點制定的,也有著很強的實踐性和實用性。但是,如今很多學校的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僅僅為了音樂教學而教學,生搬硬套音樂教學方法,采用填鴨式或是灌輸式教學方法,使得音樂教學枯燥乏味,兒童提不起學習興趣或者學不到什么。
比如,有的幼師往往看中音樂素材,照本宣科,卻忽視了兒童創造力的培養;有的幼兒園里,整個學校的音樂教育內容就是教孩子唱歌,卻忽略了其他豐富有趣的音樂教學內容,如讓兒童學習打擊樂器、給兒童看音樂或歌劇視頻等等。這種種使得學前兒童音樂教育變成了知識教育,或者是技能教育,而忽略了審美和情感方面等的教育。因此,完善學校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法、提高幼教在指導學前兒童音樂上的水平和能力,從而使得學前兒童音樂教學充滿趣味顯得尤為重要。
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基本原理及主要原則
隨著國際文化交流的日益繁榮,國外著名的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也漸漸傳入我國。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創立人是德國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夫。如今,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不僅在全球范圍內流傳廣、影響大,而且在我國當代音樂教育史上也被廣泛地接受。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的基本原理是原本性音樂學習,所謂的原本性音樂學習指的是: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能夠主動、自然地感受到音樂帶來的體驗,重視學生自身的親身體驗和時間。
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主要原則有綜合性原則、即興原則和參與性原則。綜合性原則指的是,奧爾夫認為音樂不單單只有旋律和節奏,音樂教學中的教學素材多種多樣,樂器表演、兒歌說白、舞蹈等等都可以進入課堂教學,從而使得音樂學習達到一個綜合優化的效果。即興原則指的是,教學從即興出發,鼓勵學生運轉自己的思維,進行各種即興表演和創造,從而開發孩子的思維性和創造性。參與性原則指的是,課堂教學中,并不是只有老師一個人在講,每個學生都是課堂的參與者,每個學生都可以嘗試著站上講臺,去實踐和嘗試藝術表演和創造。
三、如何提高學前兒童的音樂教學趣味
(一)進行綜合性的教學
奧爾夫音樂體系的綜合性原則告訴我們,學生音樂學習方式的應該多樣化。因為音樂世界是豐富多彩的,音樂不單單只有節奏和旋律。兒童音樂教育教學應該是有趣的、多種多樣的。舞蹈表演、樂器演奏、兒歌童謠演唱、甚至繪畫、雕塑、戲劇表演等等,都可以進入學前兒童音樂教育中。綜合性的音樂教育才能使教學充滿知識性、藝術和趣味型,使得兒童學得主動、學得快樂。讓學生陶冶情操,獲得審美素質的提高,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兒童,才能培養出多才多藝又有積極樂觀精神的兒童。比如,幼師的音樂教學內容不應該僅僅只是唱歌教學,舞蹈教學、樂器演奏教學、朗誦教學等等也是很重要的,也可以通過讓兒童欣賞音樂、舞蹈視頻,提高兒童的音樂鑒賞能力、自主學習能力。
(二)重視培養兒童的個人意識和創造能力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主體中心是學生,所以讓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是很重要的。音樂教學中有越多的教學實踐,音樂教學就會有越多的趣味性。比如,教師可以多多鼓勵兒童在課堂上進行各種各樣有意思的動作實踐、表演實踐、朗誦實踐等等,讓兒童在親自實踐中,與音樂藝術親密無間地接觸,讓兒童學會用實際行動感受音樂的存在、感受音樂特有的感染力、感受音樂帶給自己的每一點快樂。通過自己全心全意投入的體驗中,對音樂有一個由抽象到具體的正確良好認識。兒童自己感受體會到的音樂和幼師等外界灌輸給予的音樂體驗是大大不同的,自我實踐得來的感悟,其實是兒童自我意識和自我創造力的一個極大鍛煉。如果長期堅持下來的話,兒童能夠真正地做到自主獨立學習,能夠很好地培養兒童的自主意識和提高個人創造力。
另外,我們知道創新能力的培養要從兒童時期抓起,對學前兒童來說,他們喜歡天馬行空,喜歡暢所欲言,無憂無慮的孩提時光也是一個人創造力發展的重要時期。而在先進快速發展的社會中,創新能力的高低,對于一個人的發展也是尤為重要的。根據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即興性原則,學前音樂教學中同樣要學會開發兒童的即興創作能力,培養兒童的創新能力。比如,在課堂上,幼師可以鼓勵兒童進行即興歌詞創編。幼師也可以鼓勵兒童通過自己的天馬行空的想象,用自己的符號或圖案來記錄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歌曲。幼師也可以鼓勵兒童結伴,進行有趣的童話故事續編或續演。
(三)以兒童為教學中心來選取適合兒童的教材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主體是學前兒童,由于學前兒童心智還處在發展中,這就要求音樂教學的教材不能像學校音樂課程那樣嚴謹復雜。學前兒童音樂教學素材的選取應該符合兒童發展的特點,貼近兒童的日常生活,應該是簡單有趣的、喜聞樂見的童謠、舞蹈、音樂視頻、益智游戲等等。我們不能按照學校的音樂課程那樣來要求學前兒童教學課程,但是,我們也不能忽略學前音樂教學素材的選取,認為其非常簡單,無須下功夫去研究,而千篇一律地套用老的素材。要知道,隨著科技的進步、時代的發展,學前音樂教學素材同樣需要與時俱進,這是學前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提高學前音樂教學趣味性的需要。
四、結語
兒童是祖國未來的棟梁,是民族的希望。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在學前教育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學習借鑒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能夠更好地提高我國學前兒童音樂教學的趣味性,推動我國音樂教育事業的改革。
參考文獻
[1]張冬梅.如何實現學前兒童音樂教學法的有效教學[J].大眾文藝,2012(03):12.
[2]臧琳佳.奧爾夫教學法與學前兒童音樂教育[G].大舞臺, 2014(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