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學音樂教育是我國學校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標準的實行,中小學音樂教育在改革發展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文結合國際音樂教育改革的現狀分析了我國中小學音樂課程體系改革取得的成就,以及筆者在音樂教學實踐中就目前音樂課程體系建設中認識到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關鍵詞】音樂新課程標準;課程體系;問題與對策
一、國外先進的教學體系綜述
德國學校音樂教育是把培養學生情感、美化人的生活為培養目標的,意在將音樂融入個人的日常生活,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種音樂活動,使音樂成為學生表達情感的重要方式。
在蘇俄,“以人為本”的音樂教育價值觀是該國基礎音樂教育的重要理念,一切音樂塵埃均是為了人的發展。在日本,“培養音樂興趣,發展學生音樂能力,使學生養成通過音樂體驗充實日常生活的習慣和態度”等目標被明確地列入學習目的之中。
在美國,音樂教育的核心價值觀主要表現為:音樂傳達著人的思想感情、激勵著人們的精神生活,是人類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基本形式;通過音樂能更好的體驗生活,了解生活中的美,同時也是發展人類美感的重要途徑;音樂能無限的激發人的想象力和表現力,拓展人的思維方式及行為方式。
二、我國中小學音樂課程改革取得的成果
新課標下,對音樂教學方式及音樂學習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及標準。一、在內容、方式、評價等方面緊密圍繞學生審美需求的培養,重視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強調親身參與,主動體驗,進而開發學生的音樂潛能。二、在教學目標方面,新課程標準將音樂教學目標分解為三個方面,即情感、態度與價值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這是對長期以來音樂教育只關注知識技能目標的重大突破。三、在教學內容上,注重多元化與本土化的相互結合,同時在音樂課程建設方面也要求,在弘揚民族音樂的同時,尊重、學習和理解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優秀音樂文化,學會共享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
三、音樂新課程標準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筆者作為一個中學音樂教師,在多年的音樂教學實踐中感受最深刻的卻是在實施新課程標準時課堂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在課改的過程中,舊的課程教學體制及規范正在或已經被打破,新的體制和規范尚未完全建立起來。在許多學校課改成功的標準仍是較高的升學率,音樂課的位置仍然是虛的。許多音樂老師在新課程實施后,除了最初在課堂教學、學生評價等方面有一些新意,在應試的圈子里翻了些新花樣外,其實沒有多少實質性的變化。目前音樂新課程之課堂教學以下幾個誤區:
(一)目標不明,形式多于內容
音樂教學仍然需要明確的目標設計,教學內容的過于雜亂,教學形式過于花哨,都會造成知識傳授的無序性,教學過程缺乏有機的連接與綜合,有形式而無內容的瞎忙,是不必要的。組織學生討論或創編是好的,但問題或形式的設定得有價值、有目的。其實,問題的關鍵是:部分教師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忽視了教學目標。如果教學目標長期模糊,音樂課程的價值就將無法體現。就此,我們認為,基礎音樂教學,要特別重視教學目標的研究與設計,要重視音樂教學目標的潛效應,圍繞新課程目標來設計和展開音樂教學活動。要充分認識到,高水準的音樂教學不僅僅體現為教學形式的豐富,而在于教學形式中所隱含的鮮明的意圖。
(二)一味追求地情感態度價值觀,而忽視了知識與技能
音樂新課程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放在第一位,并不意味著“知識與技能”目標不重要或可有可無,也沒有暗示突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就要以削弱“知識與技能”為代價。這兩個目標維度如何在教學中統一起來,這是教師思考如何教的問題,而非“知識與技能”要不要的問題。其實,音樂審美意識的養成離不開“知識與技能”的支撐。“打破學科體系的栓結”、“淡化學科知識體系”等也不是隨便說說所能奏效的。
(三)音樂課的“泛化綜合”問題
音樂教學中,音樂感知至關重要,所以,我們要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利用豐富的音樂藝術內容及音樂表現形式,供學生體驗、探究和學習。另外,在音樂課程實施的過程中,要盡量選用最具有音樂表現力的作品,結合音樂理論知識,為學生不斷提供感受、體驗、理解和判斷。當然,音樂課的開放態勢是有條件的、有限制的。
四、結論
我國的基礎音樂教育的確有了很發的發展,課程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與此同時,從課程理念到課程實施的眾多方面也存在著各種問題。 這些問題的出現需要我們回過頭來重新審視我們在課程標準中所制定的內容,包括我們的課程理念,教材內容,教學方法的科學性和可行性等等。因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還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從實踐中總結經驗、更新教育觀念、深化課程改革,腳踏實地地促進我國基礎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斌,金亞文.新課程,實施中收獲校正中前行[J].中國音樂教育,2006(12):15.
[2]張海彬.當代國際音樂基礎教育改革的特點[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8):217-218.
[3]王瑩.新課程標準下小學歌唱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1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