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芝
【內容摘要】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中考作文創新應體現在:題目創新、開篇創新、內容創新、結尾(守尾)創新,具體要求考生平時:品讀經典,注重積累;摘抄名段,他山之石;內化踐行,學以致用。
【關鍵詞】中考作文 ?創新 ?積累 ?學以致用
《初中語文課程標準》: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中考作文的特殊性是有時間限制,沒有反復琢磨、修改的時間;學生害怕跑題或創新不被閱卷老師認可,所以就本本分分地、按部就班地去寫,不要去冒險。
一、創新作文的特點
1.題目創新: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題目是打動閱卷老師“芳心”的重要利器。題目創新有“四要四不要”:一要形象生動,不要就事論事,如“我的心情像深秋”;二要含蓄雋永,不要平白直敘;三要精確凝練,不要啰哩啰唆;四要內涵深刻,不要老生常談。
2.開篇創新: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優秀作文的標準是:鳳頭、豬肚、豹尾。所謂“鳳頭”即要求簡短、有力、明了直奔主題,這種開門見山、落筆入題,讓閱卷老師直接感受到你的觀點、思想或情感。創新開頭的方法有:點題法;主旨法;要素法;襯托法;倒敘法,如作文《我》是一篇老生常談的題目,寫出新意不易,然而一位同學開篇:“今年我36了”,一下子就抓住了老師的“眼球”,一位初中生“三十六”怎么可能?筆誤?帶著強烈的好奇心閱讀下去,最后文章點了題,原來小作者寫的是“二十年后的我”。
3.內容創新:內容即“豬肚”要求言之有物,內容充實、情感豐富、論證有力。內容創新要求我們學會巧用線索;虛實結合,增強美感;巧用對比,夫人深思;關注細節,寫活人物等。例中秋節寫月是中國文人的傳統,思念與團聚是主題;但是如果從離別的角度就反其道而行之,一位同學聯系到蘇軾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和林黛玉的“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既切合了主題,又使文章增色不少。
4.結尾(收尾)創新:創新對學生的要求。好的結尾要自然收尾,不要拖泥帶水,空喊口號,讓人感到矯揉造作,可以首尾呼應;再次點題升華主題??傊魑囊粴夂浅桑Y尾與正文一線相生,連貫一體。
二、中考作文創新之道
“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如何寫出上佳的作文,個人認為:
1.品讀經典,注重積累
積累是作文教學的基礎,作文教學必須從積累開始,否則只能是無米之炊,無源之水,積累就是寫好作文的“根”,有了好素材就有了好作文。從中學生作文來看,沒有一定的語言積累、素材積累、寫作技巧積累、修改方法積累,學生是寫不出好作文來的。積累是人們生活中不可少的一種能力和習慣。從學生作文來看,沒有一定的積累是不行的,沒有生活積累就沒寫作的素材,學生作文將無話可說,無事可敘。沒有語言積累,學生作文將是“茶壺里面裝餃子——有貨倒不出來”,內心有情有感不能抒發。我們首先按照教研室推薦的必讀書目,有計劃地指導學生去閱讀,對有能力、感興趣的學生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拓展,通過對經典的品讀、賞析、積累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
2.摘抄名段,他山之石
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有許多家長和語文老師讓學生讀背《作文大全》、《描寫詞典》之類的書,認為這樣見效快,結果學生作文抄襲成風,程式化、成人化嚴重,沒有感情,缺乏靈性。經典作品是我們語文學習最好的源泉,所以鼓勵學生多閱讀經典,在閱讀經典、名篇名著的過程中,同學們要善于發現其中“珍珠”,對其中的名段、名句要摘抄、整理、歸類,如何刻畫人物形象、刻畫心理描寫、風景描寫的進行分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后在自己的習作中有意識地引用、最后無痕跡地化用。
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習內容,進行仿寫、擬人句、排比句、比喻句等句式的訓練;借鑒課文的相關表達方式進行人物的動作、語言、外貌、神態的描寫進行片斷訓練;還可以對課文進行擴寫、縮寫、續寫、改寫等進行篇的訓練。學生各種的積累、情感的積淀,是作文的活水源泉。
3.內化踐行,學以致用
新課程標準規定:初中生“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練筆不少于1萬字。45分鐘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習作”。鼓勵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去寫,最終達到學以致用,具體可從:
(1)日記練筆。真正能把觀察與體驗轉化形成積累的關鍵是日記。寫日記,是積累材料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積累途徑。學生每一天的生活、學習、感悟都離不開身邊的人、事、物,學生能夠及時地把每一天發現的新人、新事、新物和思想感情、反思等記錄下來,并能加入學生自己的感悟、點評,這樣的日記所積累的材料對學生作文的提高大有益處,不少作家,如魯迅亦是如此。
(2)熟練運用寫作技巧。任何技能技巧,若要熟能生巧,必須反復歷練,寫作更是如此,雖然沒有死板的定式,但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寫作是一種創新,要求作者必須在反復實踐中體味、揣摩才能把握其中的規律。
(3)善于打磨?!昂梦恼率歉某鰜淼摹?,修改是寫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驟,是提高文章質量的有效方法。一篇好的作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字斟句酌,注意文字表達的通順、完美。修改也是一種技巧的養成。學生要學會修改自己的文章,掌握修改符號的使用方法,懂得作文修改要達到與作文起草前老師提出的中心要求保持一致,要學會邊讀邊修改文章,看看句子是否通順、完整,條理是否清楚,前后是否連貫,有沒有錯別字或用錯的標點符號等。
此外,我們要關注社會熱點、積淀豐厚底蘊、關注廣闊的人生,閱讀大作品,提升自己的境界都可有助于我們寫出漂亮的作文。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利國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