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健
【內容摘要】新形勢下,如何提高高中歷史教學質量?是新課改在全國范圍內的逐漸推廣和普及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新課改下,高中歷史教學中出現的新特點、新問題以及新的發展方向,旨在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除了充分利用教材研究教學活動之外,還應該綜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采用靈活多變、新穎多樣、層次鮮明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思結合,增強歷史課堂的趣味、實用性和層次性,深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他們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歷史 教學質量 自主學習 教學措施
傳統歷史課程教材和課堂教學越來越不適合新形勢的要求,新課改的普及和推廣,勢必是帶給教師和學生的新挑戰和新體驗,同時也給死氣沉沉的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作為新課改旗幟下的教師,要有敏銳的意識,剖析新形勢下高中歷史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轉變傳統的思維觀念,將學生從以前“灌輸”的教育中解放出來,促進學生從被動接受向積極主動學習的學習主人翁轉變。同時,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在新課改中,應該積極參與學習,與老師多交流、積極配合,充分利用國家教育改革帶來的自我展示平臺和教學資源,響應新形勢下教育理念和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做學習的主人,爭取早日成為有用人才。
一、新形勢下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理念陳舊,授課方式枯燥單一
眾所周知,高中課堂存在課時緊張、知識點繁雜、記憶難度大等特點。因此,在高考的壓力下,許多老師為了提高課堂的所謂質量,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來開展日常的教學活動,學生只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一節課整整45分鐘,老師的知識點講解、知識結構的建立就占了大部分時間,而學生的理解和消化時間少之又少。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缺少思考,即使學到了知識,也會因為理解力缺失,只是學到了皮毛而已。而且,久而久之,學生會厭倦這種枯燥單一的學習方式,對學習失去興趣。
特別是,許多教師受傳統的教學理念的影響,思想比較落后,很簡單地將高中歷史教學看成一門考試的科目。授課以考試升學為目的,以提高考試成績為前提前提。往往忽略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個性化的發展,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這種為了教學而教學,為了學習而學習的教學活動,不僅無法深層次挖掘歷史教材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同時,也讓歷史教學考試服務。
2.忽視學生主體地位,“一刀切”現象嚴重
都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熟不知,在學習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不管教學過程能否順利進行,還是教學成果是否優勝,都是通過學生來反應的。由此可見,教師應該將學生放在第一位,認真考慮學生的需要,提高教學質量,創新教學內容,多層次、多方面、多角度激發學生思考的潛力,加深學生的理解。
然而,還是有老師為了高考的任務,采用統一性、一致性的教學模式,加快教學速度,忽視了教學中的靈活多用與思維發散,讓學生拘泥于課堂,成為考試的機器,在高考的路上為了成績拼命學習,而這完全違背了學習的初衷!
二、新形勢下提高高中歷史教學質量的措施
1.豐富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可見,學習興趣的培養是多么的重要!那么,作為一名老師應該了解這一點,在高中教學中放寬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高效優質的高中歷史教學課堂。尤其是近年來多媒體課堂教學的應用,讓學生學習、老師教學的方式有了多種選擇。老師的新思維、新方法教學,會讓學生受益匪淺。在快樂輕松的參與中,牢牢理解并掌握知識。同時,還原學生主人翁的地位,學生的學習意識增強,成績自然而然不用擔心了。
2.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所謂樹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從某種角度講,教育是為了個性化的發展,而不是讓學生在考試的泥潭中迷失自我、失去自我。最后都成為沒有個性特色,一模一樣的“小樹葉”!老師應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有針對性、代表性、梯度性的教學手法,對學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真真切切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形成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老師可以根據學生能力強弱,有層次輔導。對一些學習吃力的學生,可以讓其識記基礎知識要點、知識疑難點歸納、基礎知識練習等;而對于能力好的學生,可以跳過基礎知識學習,根據自己能力做一些又提高性的題目,或者拓展一些課外知識。這種層次分明的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而且可以加強老師與學生的溝通,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結語
科學合理高效的課堂教學是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掌握知識的關鍵。因此,新形勢下,教師應該順應時代潮流,緊跟時代的步伐。創新教育理念,開展靈活多變、層次鮮明、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來增強歷史課堂的靈活性、生動性與形象性,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同時,轉變學生學習的主人翁地位,讓學生在歷史學習中變被動為主動,快樂參與學習,輕松掌握課堂教學內容。
【參考文獻】
[1] 姚春敏. 高中歷史教學中“史地”結合的現狀及原因分析[J]. 中國校外教育,2009(08).
[2] 馬文平. 新課程下高中歷史教學如何改變教學觀念[J]. 山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S2).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東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