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朱佩娟+高亞瓊+秦書茜


摘 要:妥善解決老工業基地的社會民生問題是湖南省老工業基地實現科學發展的關鍵,對老工業基地社會脆弱性進行綜合評價是確定湖南省老工業基地搬遷改造機制的基礎。在界定老工業基地社會脆弱性內涵的基礎上,采用層次分析法建立綜合指標體系,對湖南省老工業基地社會脆弱性進行綜合評價,以期為湖南省建立科學的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機制提供可靠依據。
關鍵詞:老工業基地;社會脆弱性;綜合評價;湖南省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09-0070-03
引言
“脆弱性”是指某事物因受到外力容易破碎的性質或某事物本身具有不穩定因素而造成該事物的不穩定性、不堅強性以及易消亡性[1]。脆弱性最早出現在20世紀60年代末的自然災害研究中,隨著該理論和方法的不斷發展,脆弱性研究也逐漸擴展到經濟學和社會學領域,并作為當代人地相互作用機制研究的一種新的分析方法而備受關注[2]。在脆弱性研究領域中社會脆弱性的探討相對較為薄弱,然而,在當今人地關系矛盾日益激化、社會問題頻發的形勢下,社會脆弱性研究的重要性已日益凸顯[3~7]。本文認為社會脆弱性是指社會系統在內外擾動因素相互影響作用下所表現出來的敏感性、應對能力以及恢復能力的綜合程度。
湖南省老工業基地目前正面臨艱巨的搬遷改造任務,如何妥善解決老工業基地的社會民生問題是其老工業基地實現科學發展的關鍵[8、9]。借助計量學的方法對湖南省老工業基地社會脆弱性進行定量分析,選取多項重要指標對其7個老工業基地城市分別作出社會脆弱性綜合評價和比較研究,以期為湖南省建立科學的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機制提供可靠依據。
一、湖南省老工業基地社會脆弱性成因與特征
(一)湖南省老工業基地社會脆弱性成因
老工業基地是指從建國初期到“三線”建設結束這一時期內,在湖南省形成的以重工業為主導、具有一定總量規模、國有經濟相對集中、對于經濟發展做出過突出歷史貢獻的工業城市。湖南省有長沙、株洲、湘潭、衡陽、邵陽、岳陽和婁底7個老工業基地城市,它們最初都依托自身資源優勢而發展起來,但隨著新型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和后工業時代的到來,這些城市不僅面臨著生態和經濟的壓力,更面臨著社會脆弱的問題。
(二)湖南省老工業基地社會脆弱性特征
湖南省老工業基地城市由于歷史和現實的一些原因,其社會脆弱性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城鄉社會保障體系亟待完善。其中問題型老工業基地尤為嚴重,其矛盾主要集中在社會經濟體制的遺留問題和經濟轉型時產生的矛盾問題上。目前,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業主及其從業人員以及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率低,擴面潛力很大,但缺乏強有力的政策支持。農民工社會保險停滯不前,農村社會保險僅有“新農合”全面開展,“新農保”剛剛起步。社會保險各項制度間缺乏有效銜接,社會保險統籌層次較低,基金調劑能力差,社會保險關系在區域之間、制度之間流轉困難。養老保險基金缺口大。醫療衛生體制和藥品流通體制改革進展緩慢,醫療費用居高不下,醫療保險收支矛盾較為突出,參保職工個人負擔偏重。
2.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和分配不均。教育發展城鄉之間發展不均衡,城區中小學辦學條件、師資普遍好于農村,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相對簡陋,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公辦和民辦學校之間發展不均衡,重點中小學和普通中小學發展不均衡;衛生事業發展滯后,投入嚴重不足。從全國來看各地在改革和發展過程中只重經濟增長,忽視社會事業,對衛生事業投入不足的現象普遍存在。農村衛生基礎薄弱,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突出,疾病預防控制形勢嚴峻。
3.人才隊伍建設相對落后。首先,表現在人才結構不合理,人力資源結構與從業人員結構不對稱,城鄉結構和就業結構的變化仍滯后于工業化進程。其次,老工業基地的人才流失和人力資源大量外流問題嚴重。多數問題型老工業基地位于我國的人口凈遷出地區,一方面,沒有高技術人才來支撐相關產業的研發,就沒有當地產業的自主創新與健康發展;另一方面,沒有足夠的普通勞動者就無法充分發揮和提升城鎮的職能。
4.工業遺產保護不夠。工業遺產保護觀念淡薄。工業遺產的價值尚未得到廣泛認可,尚未將工業遺產保護納入文化遺產保護范疇,缺乏對工業遺產的總體評價。目前諸多老工業基地城市工業遺產正面臨著毀壞和遺棄以及掠奪式開發導致的嚴重威脅。不斷延續的工業活動迫使工業遺產與不斷向前發展的生產方式相適應,新技術、新工藝的不斷開發應用和產品迅速地更新換代也使工業遺產更為脆弱,極易受到損害。
二、老工業基地社會系統脆弱性評價
(一)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本文就湖南省老工業基地社會系統脆弱性指標體系選取經濟水平、就業情況、教育水平、社會保障、衛生條件和基礎設施六個一級指標,每個一級指標下再選取二級指標共15個,運用層次分析法將各個指標賦予權重(見表1)。
(二)評價模型
由于各指標的量綱、數量級及指標的正負向均存在差異,采用極差標準化法對初始值標準化,指標根據性質正向運用公式(1)和負向運用公式(2)進行標準化。
X=(X-MinX)/(MaxX-MinX) (1)
X=(MaxX-X)/(MaxX-MinX) (2)
社會系統的脆弱性(V)是通過系統對各種擾動的敏感性(S)和應對能力(R)表現出來的,是兩者的函數,即V=S/R。該函數表示,系統敏感性越強,社會脆弱性越大;應對能力越強,脆弱性越小。
(三)評價結果與分析
目前,關于社會系統脆弱性評價的研究較少,對社會系統脆弱程度的等級劃分尚沒有統一的標準,本文在借鑒相關研究的基礎上,把社會系統脆弱性劃分為五類,按照脆弱性指數的大小依次分為:低脆弱、較低脆弱、中等脆弱、較高脆弱和極度脆弱(見下頁表2)。
從湖南省2013年統計年鑒上查找相關數據,并對不同初始值進行標準化處理,結合層次分析法得出的權重值,分別計算湖南省7個老工業基地城市社會脆弱性指數。進而依據社會脆弱性等級劃分標準來判斷各老工業基地城市社會脆弱性程度(見表3)。
1.極度社會脆弱城市:衡陽、婁底和湘潭。這三個城市由于敏感性大于應對能力,呈現出極高的社會脆弱性。三市普遍存在居民消費能力比較低、城鎮失業率偏高、單位GDP能耗較高和基礎設施落后等問題,衡陽尤為突出,其社會脆弱程度在湖南省7個老工業基地城市中最高。
2.較強脆弱:株洲。株洲經濟發展水平較高,但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工業的依賴程度較高,教育投入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也不具備優勢,因而存在較強的脆弱性。
3.中等脆弱城市:岳陽、邵陽。岳陽雖然在經濟條件、教育水平和社會保障方面具有優勢,但是其對工業的依賴、單位GDP能耗以及平均房價方面所造成的社會系統敏感性,使其處于中等脆弱狀態。邵陽雖然在經濟方面處于全省較為落后的狀態,但是,其在教育和社會保障方面做得較為出色。因而其脆弱性處于中等程度。
4.較低脆弱城市:長沙。長沙作為湖南的省會城市,在自身發展潛力和外在機遇方面都具有優勢。社會系統敏感性較弱,且應對能力強,在7個老工業基地城市中社會脆弱程度最低。長沙是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社會脆弱性問題也不容忽視。
三、結論
綜上所述,湖南省7個老工業基地城市面臨著嚴峻的社會脆弱性問題。對其社會脆弱性進行綜合評價,有利于認清湖南省老工業基地資源發展情況的總體格局,不僅有助于湖南省制定科學的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方案,也有利于加快湖南省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目前,關于老工業基地社會脆弱性的研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評價方面仍沒有一個普遍認可的方法。老工業基地城市社會系統的擾動因素繁多且處于不斷變化之中,無疑也增加了研究的難度。因而,在這一領域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化。
參考文獻:
[1] 蘇飛,張平宇.阜新市社會系統脆弱性評價[J].資源與產業,2008,(4):1-5
[2] 王巖,方創琳,張薔.城市脆弱性研究評述與展望[J].地理科學進展,2013,(5).
[3] 黃曉軍,黃馨,崔彩蘭,楊新軍.社會脆弱性概念、分析框架與評價方法[J].地理科學進展,2014,(11).
[4] 王巖,方創琳.大慶市城市脆弱性綜合評價與動態演變研究[J].地理科學,2014,(5).
[5] 史興民,韓申山,安鵬飛,郭曉鴿.中西部典型資源型城市環境脆弱性評價[J].地域研究與開發,2010,(6):63-68.
[6] 韓瑞玲,佟連軍,佟偉銘,于建輝.基于集對分析的鞍山市人地系統脆弱性評估[J].地理科學進展,2012,(3):344-352
[7] 束良勇,蘇飛,張靚.我國中部地區煤炭城市社會脆弱性評價[J].北方經貿,2013,(4):29-31.
[8] 楊宏偉.我國老工業基地工業旅游現狀、問題與發展方向[J].經濟問題,2006,(1):72-74.
[9] 魏后凱,蔣媛媛,鄔曉霞.我國老工業基地振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政策調整方向[J].經濟縱橫,2010,(1):38-42.
[10] 陳群元,宋玉祥,張平宇,馬延吉.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面臨的城市化問題與對策[J].城市規劃匯刊,2004,(2):47-95.
[11] 杜輝.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保障的策略轉換與制度構造[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3,(2):88-93.
[責任編輯 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