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小企業發展的過程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作用,然而,中小企業的發展還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就是壞賬。壞賬的存在影響了中小企業的正常發展,使中小企業遭受一定的損失。在本文中,介紹了壞賬損失的相關概念,并闡述了壞賬所帶來的影響,之后,在分析壞賬損失產生的原因的基礎上,提出了減少壞賬損失的對策。
關鍵詞:壞賬損失;原因;對策;中小企業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競爭的內容也有所增加,由原有的產品質量、價格、服務等的競爭增加到銷售方式的競爭。為了在市場競爭中勝出,企業會以賒銷的方式來增加市場占有率,由此就產生了應收賬款。然而,由于信用制度不完善、管理經驗欠缺等多方面的原因,導致應收賬款的回收期延長,從而產生了大量的壞賬,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經營,必須要對其進行處理。
一、中小企業壞賬損失產生的原因
1.企業內部原因
企業內部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企業經營者的決策不當;第二,企業應收賬款管理不當;第三,銷售合同內容不嚴謹;第四,對客戶信息及信用度的調查不徹底;第五,賒銷的方式及限額控制不當;第六,企業商品質量問題引起的壞賬損失。
2.外部客觀原因
外部客觀原因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第一,經濟結構調整。中小企業在以賒銷的方式進行銷售時,對市場的發展變化是無法預料的,一旦因為市場的沖擊,客戶的企業面臨著破產的危險,那么中小企業的應收賬款就會變成壞賬,進而造成壞賬損失。第二,法律制度不完善。對于企業之間的互欠賬款,法律責任問題尚還沒有明確的規定,相關的法律法規極不健全,由此,導致很多的企業出現惡意拖欠的行為,而被拖欠的企業也沒有利用法律保護自身利益的意識,只能任由壞賬損失產生。
二、減少壞賬損失的對策
1.事前風險防范
首先,政府部門建立起公共的信用評估機構。當前,我國的信用機制發展的還不完善,透明度還不足,中小企業無法從中很好的獲知客戶的信用度。另外,政府通過建立公用的信用評估機構,可以促進國家收入的增加。其次,完善中小企業內部的賒銷審核管理制度。考察和評估客戶的信用度;賒銷金額及對應的審批權限;相關人員的責任認定;發生責任時的處罰措施等。第三,制定優惠的政策來促進中小企業應收賬款的回收。第四,實行合同管理。中小企業要對合同進行科學的管理,在簽訂的過程中,對合同中的內容進行嚴格的檢查,避免模糊不清的內容存在,同時,還要保證合同具備完整的手續。合同簽訂完成之后,要對合同進行登記,并監督合同履行的情況,一旦出現問題,及時的進行記錄并解決。
2.事中積極處理
首先,成立收賬部門或委托專業機構收賬。對于應收賬款的回收,是在本企業中建立專門的收賬部門,還是將收賬委托給專業的機構,中小企業可以根據應收賬款的難易程度進行抉擇。當應收賬款的回收比較容易時,企業的經濟狀況比較好,可以在內部建立專門的收賬部門,并建立一定的獎勵政策,以便于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如果經濟狀況相對差一些,中小企業可以鼓勵員工去收回應收裝款,追回之后,給予工作人員一定數目的獎金。但是如果應收賬款的回收比較難,那么企業就可以委托專業的收款機構進行收款,專業機構專門從事收款工作,因此可以有效地收回各種困難的應收賬款。通過應收賬款的收回,中小企業獲得了充足的發展資金,實現了企業的健康發展。
其次,提取壞賬準備金,分散壞賬風險。所謂壞賬準備金,是指在未實際發生壞賬之前,所準備出來的資金,以便于發生壞賬時能夠相互抵消。通過壞賬準備金,中小企業的利潤波動比較小,從而保證中小企業的經驗能夠正常進行。
3.事后有效治理
在中小企業經營的過程中,一旦發生了實際的壞賬之后,要對壞賬采取正確的處理措施,通過正確的科目計入方法,對壞賬進行核算及審核,從而盡量的降低壞賬所帶來的損失。在對資產進行評估時,要采取科學的方法進行評估,避免存在高估或者低估的現象。對于已經產生的壞賬,要進行沖銷,同時最好沖銷記錄。在進行提取壞賬準備時,如果實際的沖減數小于提取的壞賬準備,那么就直接扣除,但如果是大于,就需要進行補提。另外,對于已經沖銷的壞賬,如果后期再次收回,那么就要進行科學的財務處理。
隨著中小企業的發展,在國民經濟中的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因此,我國十分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中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為了應對市場競爭壓力,會采用賒銷的方式進行銷售,以便于擴大市場占有率,然而賒銷的方式存在著很大的風險,一旦債務人不能按期償還賬務,那么就會產生壞賬損失。而壞賬對中小企業的影響非常大,會使中小企業無法正常經營,所獲得經濟利益也會減少,因此,為了保證中小企業的發展,從國家到企業自身采取了一系列防范壞賬產生的促使,有效的避免了壞賬損失的發生,保證了中小企業的經濟利益,實現了中小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邵琪.壞賬損失產生的原因及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1,18.
[2]劉詠梅.企業壞賬損失產生的原因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1,18.
作者簡介:葛婷(1986.2- ),女,遼寧省朝陽市人,大學本科,助教,遼寧裝備制造職業技術學院,專業: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