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霍春福
摘 要:近年來,積極情緒在情緒心理學研究中受到了充分的重視,得到了積極的發展。有學者將其引入職業教育研究與實踐中,幫助中職學生矯正消極的情緒狀態,樹立積極、陽光的生活和學習態度,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為職業教育添加一份情緒色彩。本文從教學角度著手,簡要分析了何為積極情緒以及積極情緒在中職教學中的作用,并對如何啟動、維繼、保護學生的積極情緒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中職教學 學生 積極情緒 體驗
課 題:本文系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二五”2014年立項課題“基于轉型社會條件下中職生良好心態培養研究”的階段成果,主持人馬積德,課題批準號JG14EB114。
2014年12月16日,遼寧省本溪市第十二中學八年級的物理月考試卷在微博上“驚動”了央視新聞及人民網。CCTV5頻道及CBA官網等官方網站紛紛轉載、贊嘆,引發了眾人熱議。到底是什么樣的試卷有如此影響力?從曝光的圖片上可以看到這樣的試題:“楊鳴用一把刻度尺……”“郭艾倫同學看到盛水的碗底……”原來楊鳴、郭艾倫、韓德君、李曉旭等遼寧男籃隊員的名字接連出現在題干中。
以央視新聞所發題為《就是這么任性!打開物理卷子,全是遼寧男籃球員》微博為例,該條微博共獲1037次轉載,475條評論,2296次點贊。筆者對評論進行了梳理,有網友拍手叫好:“這物理老師真洋氣!”“老師這么可愛,我要棄文從理了。”“為了吸引學生眼球,老師也是蠻拼的。”有網友調侃道:“小明終于走下了教學考試的神壇,‘小明、小紅、李華三巨頭時代要過去了,有個性,接地氣!”“得虧這老師不教醫學,要不遼寧男籃還不得包治百病?”也有網友從教育角度表達觀點:“教育本該如此,與時俱進,值得借鑒。”無論是拍手叫好,還是善意調侃,抑或理性分析,都可以看出出題教師的良苦用心以及學生、網友的興奮情緒。事件所引起的轟動并不奇怪,2014年入秋以來,遼寧男籃以其創紀錄的十七連勝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成為遼沈地區最熱門的話題,而物理老師能結合熱點,順勢而為,回歸人本,尊重學生情緒體驗的嘗試值得提倡。
那么,到底什么是積極情緒?積極情緒有什么作用?教學過程中又該如何增加學生的積極情緒體驗?
一、積極情緒的概念
我國情緒心理學研究開創者孟昭蘭認為“積極情緒與某種需要的滿足相聯系,通常伴隨愉悅的主觀體驗,并能提高人的積極性和活動能力”。
二、積極情緒在中職教學中的作用
積極情緒研究領域中最具影響力的是“拓展—構建”功能,筆者認為在中職教學中,積極情緒的“拓展—構建”功能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1.積極情緒有利于中職學生積極人格的培養
近年來,職業教育不斷發展,為現代農牧業、制造業、服務業培養了大量的各級各類技術技能人才。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職業教育更是肩負著服務經濟轉型、結構調整、產業升級、提升人力資本素質的重大歷史使命。職業學校將培養“合格的現代社會人”作為基本目標,中職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突出,如何幫助他們矯正消極的心理狀態,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樹立新常態意識,體現新常態思維是中職教育的重要課題。心理學研究發現,積極情緒具有幫助個體從消極刺激影響中恢復的功能,積極情緒確實具有促進個體從偏態回歸常態的作用。積極心理學認為,積極的情緒體驗更容易與個體的先天氣質特點發生內化而形成個體特有的積極人格。所以,在中職教育中,應將促進個體積極的情緒體驗作為培養學生積極人格的重要途徑。
2.積極情緒可以影響中職學生的認知活動
心理學指出,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僅與教學模式、學習習慣有關,而且與學生的情緒體驗直接關聯。研究發現,情緒是動機的源泉之一,積極情緒是激發學生認知活動的內驅力,積極情緒還可以延伸感官的注意范圍,影響思維的多面性、深刻性、創造性。所以,在中職課堂中合理運用積極情緒,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投入程度、記憶效果、學習效率,激發創造性思維,提升獲得知識后的幸福感。
3.積極情緒具有調節課堂教學組織的功能
筆者多年的教學研究發現,富有成效的課堂無一不是認知過程與積極情緒統一共融的過程。無論是從教學目標的三維統一到教學主體的良性互動,還是從教學流程的流暢到教學內容的遷移交融,積極情緒都能將課堂中各元素、各環節有機地銜接起來。無論以何種顯性形式組織的高效課堂,都是以積極情緒作為隱性線索來組織教學活動的,其情緒流程表現為催生興趣—發現價值—體驗滿足。
三、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學生的積極情緒體驗
筆者對教學中的“雙主體”進行了心理層面的分析,認為增加學生的積極情緒體驗可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1.以人為本,關注學生,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
(1)關注學生的興趣需求,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情緒。人們對富有藝術性、感染力的導入設計對激發學生積極情緒的作用早有共識。教師要巧妙設計導入環節,在教學伊始就千方百計把學生的情趣由潛伏狀態調動到積極活動的狀態,從而形成有利于課堂教學順利發展的情緒隱線。例如,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標點符號教學很難引起學生的重視,筆者曾借用古典文學中流傳廣泛的“圈圈詩”及其背后美麗的愛情故事來導入,讓學生悟出圈圈點點對于傳情達意的重要性,共鳴效果明顯。
我國學者鄭希付對情緒的啟動進行了研究,發現圖片產生的情緒啟動效應是明顯的。所以,課堂上教師適當利用圖、文、聲等多媒體手段呈現時事、熱點、焦點、經典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內容,服務于教學目標,會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前段時間網友曝光了一張教學PPT:在華東理工大學會計學原理課堂上,教師用不同版本的小龍女人物對比圖來解釋賬實不符,不同的版本的小龍女分別表示賬面上的小龍女和實際的小龍女,解析財產清查的意義,化繁為簡,變抽象為具體,一時間引起網友熱議,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教師還可以通過變換教學環境、開發全新教學內容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情緒。例如,筆者所在學校的教師經常組織采礦、測量、通風專業的學生到蒲河煤礦、清水煤礦等礦區一線進行專業學習;數控專業的教師自主研發了“孔明鎖制作工作頁”并投入到一體化教學中,學生學習熱情高漲。
(2)關注學生的參與需求,以維繼學生的積極情緒。教師要精要授課,精心構架,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悉心呵護課堂上的情緒隱線,充分運用提問、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維繼學生的參與熱情。
課前設計環節教師要反復忖度,精心設計重要提問,避免徒勞的提問。好的問題設計能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和討論的熱情,起到投石激浪的效果,從而在師生討論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得到提升,課堂的能力目標得以實現。教師通過提問播下了一粒粒知識的種子,學生在愉快的情緒中完成了知識的學習及能力的提升。
(3)關注學生的尊嚴需求,以保護學生的積極情緒。心理學家洛克曾用實驗證明:對學生來說,因得到表揚產生尊嚴上的滿足而引起的喜悅、快樂、得意等積極情緒,可以促進其心智發展。中職學生屬于敏感人群,課堂上教師無意間的評價可能導致不同的情緒反應。所以,教師的評價要保護學生的尊嚴,關注學生身心各方面的發展,避免造成傷害、壓力的評價和扭曲學生價值觀的評價。例如,在課堂上,對學生的積極回答教師要予以及時、公平、中肯的評價,如果教師摻雜個人喜好,有的學生得到的評價總是“可以”,有的學生得到的評價經常是“特別好”,就會引起學生的消極情緒。所以,教師的評價不能簡單、粗暴,要充分體現對學生的尊重。另外,教師的評價也應充滿智慧,當班級大多數學生的答案與標準答案不相符時,教師可以引用“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來保護學生的尊嚴及情緒。
2.教師先行一步,自我儲備,激發自身的積極情緒
(1)深挖課程需求,達到情緒與內容的和諧統一。課堂上師生之間的情緒是流動的、相互感染的,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和主導者,作為“平等中的首席”的教師必須先學生一步進行情緒準備,用自己的積極情緒喚醒和催生學生的積極情緒。例如,在德育課堂上,教師欲幫助學生實現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基本觀點由認知向信仰的轉變,實現對我國現行政治制度、決策法規由認知向認同的轉變,實現由認知目標到情感價值目標的升華,教師的投入必須恰到好處,教師的認同、信仰必須具有感染力、說服力。
(2)做好預判,積極應對預想與現實之間的情緒錯位。需要強調的是,學生在積極情緒的引導下,通常會表現出更為熱烈甚至是夸張的行為,教師一方面要寬容、理解,同時也要加以控制、引導,以保證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另外,教師在課堂上要以平等、寬容的心態包容那些被消極情緒困擾的學生,適當地給予其更多的積極刺激或安撫。
參考文獻:
[1]郭小艷,王振宏.積極情緒的概念、功能與意義[J].心理科學進展,2007(15).
[2]白景瑞,應湘,王少華.積極情緒的研究現狀初探與展望[J].社會心理科學,2010(4).
[3]季成偉.積極情緒理論在學科教學中的功用[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3(1).
[4]徐巖,丁朝蓬,王利.新課程實施以來學生評價改革的回顧與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12(3).
(作者單位:遼寧工貿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