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櫟 李華 張海鷗??
摘要:
高校學生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對于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針對當前高校學生黨組織中存在的入黨動機不純、政治信仰不堅定、黨性教育效果欠佳等問題,文章從轉變管理機制、改進教育教學方式、強化實踐性學習等方面,探索高校學生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方法,并指導工作實踐。
關鍵詞:高校;學生黨建;學習型黨組織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
10052909(2015)02016003
學生黨組織建設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力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背景下,高校加強學生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是提高學生黨員隊伍黨性修養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學生學習型黨組織的內涵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從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全局出發,提出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重大戰略任務,強調要把各級黨組織建設成為學習型黨組織。學習型黨組織的界定及其內涵已有諸多研究成果,大多數研究對“學習型黨組織”的界定借鑒了學習型組織相關理論[1],主要來源于學習型組織理論創始人彼得·圣吉和彼得·F·德魯克關于學習型組織的闡述,其主要特質是“創造、獲得、傳遞、學習、修正、完善”。黨的四中全會更是明確要求把學習作為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重要特征,作為黨組織活動的重要內容,作為黨員干部的重要標志,把學習作為整體性要求,作為全黨的共同責任,要求全黨學習、全員學習,強調學習是一個長期過程,要把學習制度化、機制化。筆者認為學生學習型黨組織應具有如下特征:(1)學習目標一體化,成員有一致的學習目標;(2)學習主體全員化,學生黨組織的所有成員均參加學習;(3)支部學習制度化,支部開展集體學習并將其制度化;(4)學習形式多樣化,成員開展學習的形式多樣;(5)考評機制常態化,完善的考評機制可促進學生黨組織發展;(6)學習成員團體化,成員均有較強的團體意識,組織富有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
二、建設高校學生學習型黨組織的重要意義
建設高校學生學習型黨組織對高校學生黨員成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加強學生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有助于學生黨員堅定政治信仰,避免成長期的迷茫,促進自身發展,自覺抵制各種歪風邪氣和不良誘惑。
其次,加強學生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有助于培養學生黨員的大局意識,有助于實現高校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標任務,造就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
再次,加強學生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有助于學生黨員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作用,影響帶動其他學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真傳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進而指導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能的學習,克服和抵制學術浮躁、學術不端等行為。
最后,加強學生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有助于學生黨員幫助和引導家庭成員、身邊朋友理解黨的宗旨,支持黨的各項工作。
三、影響高校學生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因素
近些年,雖然高校學生基層黨組織蓬勃發展、充滿活力,但在實踐中也顯現出諸多問題。如:部分學生黨員入黨動機不純,政治信仰不堅定;部分學生黨員重業務、輕政治,理論和實踐脫節;部分黨組織存在組織生活流于形式,學習風氣浮躁,效率不高的現象等。上述問題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前高校學生黨組織與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要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保持鮮明的政治信仰和政治追求上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筆者在重慶高校分別選取了1 000名學生黨員、1 000名入黨積極分子和500名學生黨支部書記,圍繞“學生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主題開展問卷調查。共發出問卷2 500份,回收有效問卷2 271份,其中學生黨員923份,入黨積極分子936份,支部書記412份。80.4%的調查對象認為“目前學生黨組織建設總體狀況”良好,但也表示某些方面仍存在問題。
(一)學習有待深入
調查中,12.2%的對象認為“建設學習型黨組織不重要”。通過訪談發現,部分黨員學習動力不足,缺乏主動性,學習不夠全面深入,往往浮光掠影,同時受現實條件制約,組織成員之間以及組織之間缺乏交流。從調查的總體情況來看,主要存在對學習型黨組織認識不到位,對學習型黨組織內涵不清楚等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創建學習型黨組織的實際效果。
(二)凝聚力有待加強
2 271名調查對象中43.5%(957名)的學生認為黨組織凝聚力非常強,23.4%(531名)的學生認為凝聚力較強,20.2%(459名)的學生認為凝聚力一般,14.8%(296名)的學生則認為凝聚力較弱。通過學生黨員反饋得知,影響學生黨組織凝聚力的因素有很多,首要問題是支部集中學習交流不足,個人自學偏多。1 335名黨員中,24.2%的調查對象反映支部集中學習時間不夠,黨的理論知識更多依靠自學。這樣不僅影響學習效果,而且也導致支部的凝聚力下降。其次是學習效果不佳,理論學習和實踐有待進一步結合。此外,42.3%的學生黨員認為組織生活形式和內容需要調整以提升吸引力。支部書記反映凝聚力不足主要由經費、活動場地以及支部成員時間不易協調所致。
(三)黨性教育有待完善
936名入黨積極分子中82.9%的學生表示“通過學校兩級黨校的培訓,加深了對黨的認識和理解”,17.1%的學生持“否”和“不好說”的態度。在對“學校組織黨的知識培訓課程滿意度”方面,74.9%的學生表示滿意。在黨性學習方面,強化“時事政治、現實國情和社會問題”等方面的內容,進一步豐富培訓形式,增加 “社會實踐、小組討論”等環節的學習時間。32.6%的學生黨員表示在平時的支部活動中多為被動學習,學習的主動性有待提升。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習內容和形式較為單一、枯燥,學習興趣不大。同時部分黨支部忽視對預備黨員的培訓,這一環節的缺失導致預備黨員思想上容易與組織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