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從容



摘 要 在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教育管理中,主題班會課是學生素質培養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之一,為切實提高主題班會課的效果和效率,筆者對高職院校主題班會課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并對課程體系的建設提出了初步建議。
關鍵詞 高職院校 主題班會 現狀 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3.009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and Curriculum System of Theme Class
Meet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Congrong
(Nanj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00)
Abstract In the students education manage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me class meeting is one of the main fields for the quality education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students. For the purposes of enhancing the effect and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the author investigates the status quo and gives suggestions on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of theme class meet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me class meeting; status quo; curriculum system
0 引言
在高校的學生教育管理中,主題班會課是促進師生交流和進行學校日常教育管理的重要平臺,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及素質培養的主陣地,是輔導員引導學生成人、成才的主會場,是促進校風、學風、班風建設的根據地。然而,目前高職院校的主題班會課的實施卻并不理想,內容隨意性大,上課無教案、課后無總結。特別是主題班會流于形式,表面上班會課搞得有聲有色,實際上學生收效甚微。因此,研究和分析學生的需求,科學規劃主題班會課教育活動,確立教學目標、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十分必要,在此基礎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切合校情的課程體系,切實提高主題班會課的效果和效率。
1 主題班會課現狀調查
為客觀分析和了解高職院校主題班會課程實施和建設的實際狀態,筆者分別調研了學生群體和輔導員群體。學生群體的有效樣本量為967份,分布于在校生三個年級;輔導員群體分布8所高職院,抽樣38份。
1.1 學生群體調研結果與分析
1.1.1 高職生對主題班會課的必要性認可較高
調查發現,高職生對主題班會課開設的必要性和價值比較認可,有94.83%的學生認為大學時期輔導員定期開展主題班會課“十分必要”或“必要”;在“你覺得主題班會課對大學生活的幫助有多大”的調查中,有86.87%的學生認為“幫助很大”或“比較大”。
1.1.2 主題班會課的內容現狀與學生需求不完全匹配
問卷針對不同年級進行了主題班會課內容的現狀和期待調查,一年級已開設的主題班會課前三名依次為:校園介紹、安全教育、學業規劃;一年級學生期望開設的主題班會課有:人際交往、學習建議、學業規劃;二年級學生回顧一年級學習生活,認為以下三種類型的主題班會課在一年級開設更利于其成長,分別為:人際交往、時間管理、學習方法(表3)。同樣,筆者也調查了二年級主題班會課的情況(表4)。三年級的高職生陸續進入頂崗實習階段,故未安排類似題目。從調查結果看,目前開設的主題班會課更多的在滿足學生基本學習生活,與學生的需求并不完全匹配。
1.1.3 豐富的主題班會課形式對效果的提升影響最大
調查發現,在提升主題班會課效果的選項中,學生認為豐富的形式更利于效果的實現(表5)。
1.2 輔導員群體調研結果與分析
1.2.1 校方對主題教育班會課普遍比較重視
調查發現,學校對主題班會課比較重視,68.42%的學校對主題班會課有指導和要求,并配以制度支持,其中23.68%的學校不僅有要求還有考核。
1.2.2 主題班會課的課程化建設較為緩慢
調查發現,雖然課程化建設有必要但是進入實施階段的很少,沒有學校形成課程體系,有36.84%的學校的部分主題班會課做了規劃和課程建設(表6)。
1.2.3 主題班會需要貼近學生且進行課程化、體系化建設
調查發現,在主題班會課程體系建設改進方面,選項最高的三項分別為:課程內容符合學生需要,達到63.16%;將主題班會課程化、體系化,形成共享資源,達到63.16%;加入社會實踐活動,達到52.63%(表7)。
2 主題班會課存在的問題分析
上述的調查表現出了目前高職院校主題班會課的一些問題,無論是效果上、與學生需求吻合度上還是形式上,都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原因:
(1)主題班會課作為一種教育活動而不是課程開展。長期以來,高職院校雖然重視主題班會課,但是并沒有把其上升到課程的高度來組織開展,教學資料、教案都沒有正規要求和指導,同時也不進學分,不寫入課程表,在輔導員老師的培訓方面,缺乏教學培訓和督導。因此,主題班會課在高職院校的現狀仍然是一項教育活動而不是教學活動。(2)主題班會課由個人設計為主而不是有組織的規劃行為。從調查中我們了解到,大多數高職院在開設主題班會課時,對數量和質量有要求,但很少采取統一備課或統一設計內容,仍然以授課者個人的知識儲備、素質修養、經驗體會為基礎,自行組織資料,設計內容。(3)主題班會課的體系脈絡不清晰。調查顯示,每個年級的學生都有不同的需求和興趣點,而目前的主題班會課并沒有能與學生的成長脈絡相貼近,專題性、偶然性比較明顯,沒有能提煉出清晰的體系脈絡。(4)授課隊伍的建設有待深入。主題班會課的效果和組織者的授課能力有著密切關系,隨著近幾年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加強,使得輔導員隊伍的綜合素質及學術研究能力不斷提高,但輔導員隊伍具有明顯的年輕化的特征,缺少豐富的理論和實踐指導,教學經驗、授課技巧仍需要不斷的積累和錘煉。
綜上,想要滿足學生成長成才需求,提升主題班會課的效果,進行課程體系建設勢在必行。
3 主題班會課程體系建設策略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所指出的:“班級是大學生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主要組織載體。要著力加強班級集體建設,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班會等活動,發揮團結學生、組織學生、教育學生的職能。”
將主題班會作為一門課程來設計和要求,形成課程體系,是實現上述目標的科學做法,筆者認為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分步實施:
(1)合理規劃教學內容。主題班會課是學生素質培養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之一,因此,班會內容的設計應始終圍繞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這一核心,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是高素質的職業人,因此,關注學生職業素質的成長,幫助學生了解專業和就業之間的需求,確立自己的職業方向,進行充分的就業準備,是現如今主題班會課的重要內容。以此為中心,合理設計和安排課程內容對學生成長更有幫助。
(2)梳理課程體系。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特點,規劃主題班會課課程單元,將單元內容整理、合并,形成完整的課程體系,在體系建立過程中,需要對每個單元提出課程化要求,需要完備的課程資料,如教學大綱、教案、課程PPT等。
(3)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在主題班會的組織過程中,輔導員作為主導者,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必要的責任,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己。一方面,高校應加強對輔導員授課能力的培訓和指導,將輔導員作為教師骨干進行培養;另一方面,立足高職院校的特點,可以嘗試將合作企業的管理層人員或人力資源部門人員請進學校,作兼職輔導員,混編輔導員隊伍,將企業文化與高校文化相融合,體現高職院校育人特點,提升主題班會課的效果。
(4)建立相關制度保障主題班會課程體系建設。在主題班會課程體系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制定相應的制度加以監督和支持,如將主題班會課寫入課表,進綜合素質學分,制定輔導員上主題班會課的課時要求,開展課程效果評價,組織評獎評優活動等。
參考文獻
[1] 謝俐等.高職高專院校班會課改革與實踐[J].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12(4):68-69.
[2] 孫勇.高職院校班會課職業素質教育初探[J].職業時空,2009.5:61-63.
[3] 孫偉,張弘.互聯網環境下高職院校班會課育人成效探析[J].徐州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9(3):79-82.
[4] 王莉.應重視班會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09(6):79-80.
[5] 江宏,王顯鋒.主題班會課的誤區及對策[J].人民教育,2011.11(22):30-31.
[6] 高樹浪.怎樣讓班會課更有魅力[J].現代閱讀,2011.1(1):78-79.
[7] 陸海浪,陳建超.《共創班級榮譽》主題班會課設計[J].文學教育,2011.4:158.
[8] 吳勇斌.依據“四結合”原則, 確定和表現班會主題[J].天津教育,2009(6).
[9]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N].人民日報,200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