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三及
【關鍵詞】 英語閱讀;目標;興趣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7—0105—01
一節英語閱讀教學課,就是教師在一定教學理念的支配下,以課文內容為中介,教師學生雙方教和學的共同的活動。筆者認為,為了讓英語閱讀課“活”起來,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就必須在教學過程中把握以下幾個關鍵環節。
一、在備課環節,明確閱讀學習的目標
首先,要認識到課文教學是閱讀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新課程要求在閱讀中不僅僅要重視形式,更要側重意義;不僅僅要注重語言知識的識記,更要側重英語交際能力的訓練。學生不僅要理解詞、句、文本身含義,更要側重提高語篇理解能力。其次,在備課過程中教師要有明確的設計思路。在閱讀之前交代閱讀任務,使學生明白讀什么,讀過之后要回答問題,以便帶著目的集中注意力去讀,通過閱讀課文來拓展學生的思維和眼界。再次,一篇課文是一個整體,它是由詞、句、段構成的語篇。為了讓學生弄清故事人物之間的關系,把握故事情節的脈絡,了解論點論據的邏輯關系,教師要堅持采用語篇教學。
二、在Pre-reading環節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
通過文章圖片、設置的情境和課件,激活與閱讀材料相關的的文化背景知識,掃清語言障礙, 并使學生產生閱讀課文的興趣,為下一步教學鋪平道路。例如,在閱讀課文Body Language and Non Verbal Communication之前,先選擇幾段世界各地利用肢體語言交際的節目視頻,進行對比播放,讓學生對世界各地的禮儀有一些感性認識。然后要求學生分組討論總結這些禮儀的特點和差異,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求知欲,想進一步了解更多的知識,此時再閱讀,可謂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再如,在學Music課文時,可先播放幾首我們比較熟悉的莫扎特、貝多芬和海頓的鋼琴名曲片段,使學生在美的享受中產生想了解一下這幾位音樂家的欲望,此時再用幾組幻燈片展示他們的照片及生平簡介,接著讓學生閱讀課文,學生定會急切地想了解更多的信息,閱讀的效果肯定很好。所以,興趣是閱讀最好的老師,只有想方設法讓學生對所學的材料感興趣,閱讀效果才會更佳。
三、在閱讀中幫助學生獲取有效信息
通過設計不同角度的問題,引導、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大意、捕捉細節信息和把握寫作主旨意圖。如在新課程高中英語必修3 Unit1中, 主題是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具體的閱讀方法:第一步是Fast- reading,讓學生快速粗略閱讀課文,大致了解文章意思,然后將設計的True or False問題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來解決問題;第二步是Careful-reading,讓學生細讀課文,了解課文的細節,并將設計的問題展示給學生,學生思考回答,并及時反饋答案;第三步是Detailed- reading,詳細閱讀課文,從而達到把握其要旨、抓住其實質、突出課文的主題,先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找出關于世界各國節日的異同信息,進行對比分析,并設計易于對比的圖表讓學生認真填寫。這樣學生的閱讀由淺入深,由簡單的語言輸入,逐漸深入到信息的內化,在嘗試和探究過程中不僅提高了閱讀能力,而且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在Post-reading環節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閱讀后可采用Topic discussion先設計一個主題,讓學生圍繞該主題展開討論,然后匯報討論結果。這樣既緊扣了主題,同時又提高了學生們知識遷移運用及語言表達能力。也可以采用命題發言、口述大意、復述課文、話題討論等準交際或交際練習形式,以及改寫、縮寫、書面表達等準交際或交際練習等多種形式。通過課文閱讀進入語言表達環節,學生的積極性更高、興趣更濃,在語言實踐中更容易發揮創造性思維,這樣英語閱讀課就會“活”起來,教學效果也會明顯提高。
編輯:楊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