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媛
摘 要 興趣是個體存在的潛在的動力,因此英語教學的的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教師如何做到能在教學中培養和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做到愛學,從而樂學、善學,最后再會學呢?筆者認為,趣味教學的宗旨就是:去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從而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與此同時通過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在課堂上做到從用中學,學中用,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 和諧 興趣 創新 靈活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2.041
On High School English Interest Teaching
WANG Mingyuan
(NO.3 High School of Shangqiu City, Shangqiu, He'nan 476000)
Abstract Interest is the potential power of individual existence, and therefore one of the tasks is to develop English teach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How do teachers train in teaching and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so that students love to learn, and then be happy to learn and good at learning, and finally be able to learn. The author thinks the purpose of fun teaching is: to create a relaxed, pleasant learn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stablish a harmonious, harmoniou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use of flexible teaching methods so that students truly learn from use, use in learning and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Key words harmony; interest; innovation; flexible teaching
在中國,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總是機械地講解,把學生當成一個用來盛知識的容器,填鴨式地向他們灌輸在他們眼中永遠枯燥無味的語法、生澀的詞匯,這樣做無疑不但會消耗學生的興趣,而且也使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消失殆盡,學生只為成績而學。而教育家孔子曾經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是說:對任何事,求知的人不如喜愛的人,喜愛的人不如自得其樂的人。孔子表明不同的人在同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習效果不一樣,自身的素質固然是一個方面,更加重要的還在于學習者對學習內容的態度或感覺。它是學好的首要條件。因為只有真正喜歡做,才會真正投入的去做。學習英語也是一樣,只有你真正地喜歡英語,你才能體會學英語的快樂從而真正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實踐證明:人往往一旦愛上某件事,即使不讓他去做,他也非去做不可,這就是興趣。下面,結合筆者的英語教學工作實際,談一下如何進行英語興趣教學。
1 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和諧的學習氛圍
所有在教學一線的教師都知道,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諧的教學環境,是完成教學任務所應具備的條件之一,而成功的教師無不有其共識:16~17歲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有較強的個性且容易叛逆。再一個就是大部分的90后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所以比較依賴教師。如果他們喜歡哪個老師,也會因此喜歡上這個課。良好的師生關系就是要求師生之間形成良性的互動,即師生共同參與教育。因為只有當教育的教學指向與學生的學習動機趨于一致時,才能達到最經濟、最快捷的教育效果。眾所周知,良好的師生關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它是教師艱苦勞動的結果。最重要的是,教師要有愛心,并以此感染學生,因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只有對學生傾注了感情,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
英語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設說英語的環境,可以通過以下途徑:(1)結合所學知識,找一些難易適中的課外英語故事或歌曲,學唱。(2)課內外與學生交流時盡量用英語,尤其是在課堂上,應盡可能地采用全英式教學,讓學生在英語環境中學習。(3)盡量多地利用教具、實物、多媒體等設備進行教學。如教weather時,可放four seasons不同天氣或者相關天氣的圖片,教shopping 可讓學生觀看一段商場中售貨員和顧客的對話。(4)善于捕捉時機,設計帶有啟發性的情境,多給學生動腦筋的機會。如借學習用品、互相打招呼、問路、上學回家、道別等內容,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或編對話并進行組與組之間的競爭,進行英語交流。
2 注重課堂上角色的互動表演,寓教于樂
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最大的困難就是單詞難記,因此教師要想方設法,使教學直觀化、趣味化,從各方面激勵學生的興趣。(1)精心挑選或設計一些英語教學游戲。新教材中叫“Polly says”,玩法與前一個游戲差不多,不同的是教師在發出指令前可以說“Sam says”,則學生做此動作,指令前沒有“Sam says”學生則不做此動作,如教師說“touch your nose”,而學生做了摸鼻子的動作,便算錯了,要扣分。這個游戲同樣可以用競賽的形式進行,每組抽一名學生,一起到前面做動作,做錯了就被淘汰,最后剩下的一人或兩人為優勝。 (2)把音樂引入課堂,以培養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增強記憶力。現在的90后學生喜歡流行歌曲,可以多給學生播放一些經典的流行歌曲,可以變換不同的風格,如Michael Jackson 的《Beat it 》、《Heal the world》等。(3)運用新穎奇趣的謎語、故事,誘發學生興趣,如讓學生合上書,注意觀察老師口形變化(不發音),判斷老師說的是哪一個詞,最先說對者為勝方。如采用“I am big ,I am grey ,my nose is long ,my tail is short .”猜謎語的形式幫助記憶“elephent”。用這樣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會了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3 用口訣幫助記憶,提高學英語的熱情
讓大部分中國學生頭痛的無非就是英語語法規則、詞的用法區別等,有鑒于此,我常收納一些口訣來幫助學生記,降低學習難度,使學英語的熱情升溫。如對形容詞或副詞的比較級的構成,《英語周報》中將其規律編成口訣:比較級有變化,一般詞尾加er ,詞尾如有e ,直接把r 加;如遇“輔音字加y”詞,變y為i加er;一般重讀閉音節,末尾字母先雙寫,再把er置身后;多音節更容易,more站原級要記牢。再如,基數詞不難記,12以內詞各異,13數到19級,teen莫丟棄。20、30到90, 尾隨ty是整十,說到幾十幾,中有 “—”要強記,遇到整百要警惕。基變序,有規律,123肩靠肩。8去e,9去t, ve要用f替,輔(音)后y, y→ie,th結尾莫大意,若遇數字幾十幾,只變個位就可以等等。教師要求學生背誦的同時加以講解,讓學生在理解中背誦。在教學中教師只要常收納,多積累,勤總結,口訣就會源源不斷,教學也定會趣味橫生。口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4 把握課堂語言技巧,靈活教學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是人們交際的工具,教師承載著教書育人的特殊使命,對其語言表達,作用猶為重要,而課堂教學作為一種雙向活動,教師更要注意對信息傳遞的準確性和有效性。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對所要傳遞的信息進行重新組合,把知識變成有序的、多層次的智慧,在課堂上用生動淺顯的語言“傳遞”給學生,用啟發興趣的方式調動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地吸收信息,再將所吸收的信息轉化為自身的智慧。我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總結出以下幾種運用語言的技巧:
(1)啟發性。高中生不比兒童無憂無慮,要求教師善于誘發學生的內趨力,讓學生大腦的兩半球同時活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不能以簡單的對與錯、是與不是來遏制學生創新的火花;也不能以教師的標準答案代替大家的暢所欲言;更不能敷衍了事。也就是,教師的教學語言要一石激起千層浪。
(2)趣味性。中國有句古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語言的魅力在言語中,英語課堂也要和語文課堂上一樣有精彩的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分析,有妙語佳句品味,有入境悟情的朗讀。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使用語言,做到既能放飛學生的想象,又能貼近學生實際生活;既能風趣幽默,又能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既能激發學生的熱情,又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
(3)情感性。聲發與情,情能動人。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每一句話要飽含深情,蘊含激情,喚起學生的共鳴,對優生要大力表彰,讓其體會成功的喜悅。對于學困生要關愛、鼓勵,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其不用揚鞭自奮蹄,不要吝惜多說一些贊揚的話。一節讓學生和老師共同投入的課堂,不僅會讓老師越講越有勁,也會讓學生印象深刻。
(4)創新性。創新就是“敢為人先”,要激勵學生敢于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作為教師,在教學語言的表達上,就應該關注學生的認知規律,滿足全體學生的求知欲望,用開放、民主的語言,叩開學生的智慧的大門,絕不能用標準答案將學生禁錮在一潭死水中。
5 注重拓展課堂教學,保持興趣
課堂四十分鐘的時間是有限的,僅靠它,要學好英語并非易事。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開展各種課外活動,如游戲、唱歌,在日常用品上貼上英語標簽、學習一些習語、運用英語會話、或者鼓勵學生從生活中積累英語單詞,拓展、運用課堂所得,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經常進行英語交際,學習興趣也就得以保持。與此同時,鼓勵學生充分利用教室及黑板讓學生舉辦英語角、英語專欄等形式,收集一些小故事、成語、謎語、笑話等,或以板報形式出版,要求學生們都積極準備,踴躍參加,學生在參與這些活動時,積極性和主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習興趣越來越高,語言的運用能力也越來越強,英語自然也會越學越好。
英語的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不能因為一時不出成績或者一個知識點沒有學會就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要讓學生明白一個道理就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事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作為一位老師要能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要善于抓兩頭、帶中間,保證所有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好因材施教,使“好生有奔頭,差生有盼頭,全體學生有勁頭。師生關系和諧,感情融洽,師生一起興趣盎然地學習。在英語教學中要不斷地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的氣氛,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使英語教學呈現新的局面。
參考文獻
[1] 姚紅梅.淺談英語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培養[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3).
[2] 程兵兵.如何激發中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J].科技信息,2011(23).
[3] 錢毅.探討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9).
[4] 辛順民.淺談英語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培養[J].東方企業文化,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