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云波 朱馨儂
摘 要:采用自編《五年制高職生積極心理品質量表》,對1 219名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學生進行積極心理品質現狀調查。結果表明,五年制高職護生積極心理品質六個維度從高到低依次為超越、人際、情感、公正、節制、認知,且各維度年級差異顯著;在15項積極心理品質中,護生發展最好的三項為心靈觸動、合作力和寬容,最差的三項品質為謙虛、創造力和領導力。針對結果,提出了五年制高職護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策略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建議。
關鍵詞:五年制高職護生 積極心理品質 發展差異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1(c)-0193-03
積極心理學主張在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還要讓他們學會建立優質生活[1]。其核心概念是積極心理品質,指個體在先天潛能和環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礎上,形成的相對穩定的正向心理特質。這些特質影響著人的思想、情感和行為方式的積極取向,是幸福人生的奠基石[2]。五年制高職校的生源以綜合素質中等偏下的初中畢業生為主,中學時代他們體驗了更多失敗的滋味,自卑、厭學、人際交往困惑、缺乏學習動力都是常見問題[3,4]。處于青春期中后期,他們的生理發展迅速,心理發展相對滯后,容易產生諸多心理沖突。針對五年制高職生的成長經歷和心理特點,亟需將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心從消除心理問題轉向保護、發現和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增進其積極的心理體驗,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隨機抽樣調查某衛校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學生1 219人,男生24人,女生1195人,年齡14~21歲,平均(17.11±1.62)歲。一年級237人,二年級243人,三年級251人,四年級241人,五年級247人。獨生子女908人,非獨生子女311人。
1.2 研究工具
采用自編《五年制高職生積極心理品質量表》。該量表以官群等[5]編制的《中國中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量表》100題版本為參考,經過初測后,提煉出58個題項,包括6個維度15項品質:(1)認知維度,包括創造力、求知力、思維和觀察力;(2)情感維度,包括真誠、執著;(3)人際維度,包括愛、友善;(4)公正維度,包括領導力、合作力;(5)節制維度,包括寬容、謙虛、持重;(6)超越維度,包括心靈觸動、幽默風趣、信念與希望。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90,內容效度良好。
1.3 研究程序
采用統一指導語和無記名方式獨立完成問卷,共發放問卷1 300份,收回有效問卷1 219份,有效率93.77%。采用SPSS16.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 研究結果
2.1 五年制高職護生積極心理品質發展總體狀況
描述統計結果顯示,五年制高職護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六大維度得分從高到低依次為超越維度、人際維度、情感維度、公正維度、節制維度和認知維度(表1)。單樣本t檢驗顯著高于中數3,說明高職護生的積極心理品質整體發展良好。15項積極心理品質的描述統計結果表明,發展最好的三項為心靈觸動、合作力和寬容,發展最差的三項為謙虛、創造力和領導力(圖1)。
2.2 五年制高職護生積極心理品質發展年級差異
表2顯示,隨著年級升高,積極心理品質各維度呈逐年遞減趨勢,所有維度上均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根據LSD檢驗結果,一年級在認知維度上僅顯著高于四、五年級,在其余五個維度上均顯著高于其他年級。二年級在除認知以外的其他維度上顯著高于四年級,而在人際、公正、節制、超越四個維度上顯著高于三年級。三年級在人際和節制維度上顯著高于四年級。四年級在人際、公正、節制、超越四個維度上顯著高于五年級。五年級在所有維度上均顯著低于一、二、三年級。就具體品質而言,一年級新生在執著、愛、友善、合作力、謙虛、持重、心靈觸動和信念希望等八項品質上顯著高于其他年級。五年級則在愛、合作力、心靈觸動和信念希望這些品質上顯著低于其他所有年級,在謙虛、友善和持重等品質上顯著低于一、二、三年級。
2.3 獨生與非獨生高職護生積極心理品質發展差異
獨立樣本t檢驗顯示,在認知(t=2.38,P<.05)、公正(t=2.47, P<.05)、超越(t=2.00,P<.05)等維度上,以及創造力(t=2.13,P<.05)、求知力(t=2.28,P<.05)、愛(t=2.39,P<.05)、合作力(t=2.40,P<.05)和信念希望(t=2.51,P<.05)等具體品質方面,獨生子女得分顯著高于非獨生子女。兩大群體在其余維度和品質方面無明顯差異。
3 討論
3.1 五年制高職護生積極心理品質發展整體狀況
該調查顯示,五年制高職護生積極心理品質發展狀況總體良好,六大維度平均分均高于中數3。各維度從高到低的水平依次為超越、人際、情感、公正、節制、認知,這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組[6]及本科護生[7]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發展最好的三項品質為心靈觸動、合作力和寬容,發展最差的三項為謙虛、創造力和領導力。很多高職護生學習上失敗體驗多,專業選擇亦非自愿,入校后對護理專業興趣不濃,對學習缺乏求知力和好奇心,全靠死記硬背,缺乏靈活性和創造性。另一方面,學校教育對謙虛謹慎、領導能力、合作精神等人文素質的培養不夠重視[7],不利于護生未來的職業發展。
3.2 五年制高職護生積極心理品質發展的年級差異
該研究發現,隨著年級上升,護生的積極心理品質水平呈現總體下降。在六個維度上,均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中低年級在多個維度上顯著高于高年級。除認知維度外,高職一年級在其他五個維度上均顯著高于其他年級;在執著、愛等八項積極品質方面,新生也顯著高于其他年級。而五年級在所有維度上均顯著低于一、二、三年級;在愛、合作力等多項積極品質上顯著低于其他年級。因此,需格外關注高年級護生的積極心理健康狀況,越是高年級越應重視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
3.3 獨生與非獨生高職護生積極心理品質發展差異
獨生護生的認知、公正、超越等維度,以及創造力、求知力、愛、合作力和信念希望等品質均好于非獨生護生。這可能與家庭環境和教育有關。獨生子女的父母把全部精力和資源放在唯一的孩子身上,使他們比多子女家庭的孩子有更好地教育條件,參與社會活動機會更多,與同伴合作也多,見識更廣,思維更活躍,心態更積極,審美能力也更強。但獨生子女多受父母寵愛,不夠謙虛、謹慎,自制力差,因此,以獨生子女為主的高職護生節制維度不夠理想。
4 教育建議
4.1 全面開展積極心理健康教育
傳統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只關注少數學生的心理問題,積極心理學則強調要面向全體學生培養積極心理品質,因為每個人都有積極成長的能力,這對飽受挫折的職校生尤為重要,應盡快在職業學校普及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五年制高職護生絕大多數是女生,她們在學習、情緒、交友、就業等方面更易產生心理沖突[8],應采用專題講座、團體輔導、主題活動等形式,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習心理、人際交往、自我意識、情緒管理、職業規劃、創新創業等教育,引導學生塑造積極心理品質,樹立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在護患關系緊張的社會背景下,要格外重視護生人文素養的培育,在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中培養他們關愛他人、謙虛謹慎和團隊合作的品質,為臨床實踐打好基礎。全面開設積極心理健康課程,采用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團體訓練等,使學生在體驗中提升自我。
4.2 重點培養薄弱品質
該研究發現,五年制高職護生的認知維度發展最差,發展最差的三項積極品質為謙虛、創造力和領導力。為此,學校應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等,努力提升學生的薄弱品質。例如:針對學生偏弱的創造力,學校應開展各類創新活動,通過藝術節、創新競賽、演講、征文、辯論等比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培養他們的想象力、意志力、自信心等。鼓勵學生自己策劃、組織這些活動,鍛煉領導力、合作力和溝通能力[9]。教師要結合學科特點,在課堂教學中采用想象力、記憶力等訓練,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思維、創造、求知等認知能力[10]。
4.3 營造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的良好環境
積極心理品質的養成離不開家庭和社會的作用,要努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全員參與的積極品質培育體系[10]。通過專家講座、家長委員會、網絡等平臺,向家長廣泛宣傳積極心理健康知識,共同營造積極的心理氛圍。加強校院合作,讓低年級學生到醫院認知見習,激發專業學習熱情;請臨床護理專家來校作就業指導,讓高年級學生了解崗位需要,認清自身優勢,樹立信心,彌補不足,抱著積極的心態踏上臨床崗位。與醫院密切配合,共同關注實習生的積極心理品質狀況,對薄弱環節加強指導,使他們愉快地度過實習期。
5 結語
護理工作與群眾生命息息相關,護士的心理素質直接影響到患者的康復效果[11]。全面實施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有針對性地培養積極心理品質,對提高護生心理健康水平,培育符合社會需求的護理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Peterson,著.積極心理學:關于人類幸福和力量的科學[M].鄭雪,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20-40.
[2] 孟萬金.論積極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31(5):41-44.
[3] 成秀梅.高職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J].衛生職業教育,2004(2):21-22.
[4] 喻正賓.職業學校新生入學心理初探及對策[J].考試周刊,2008(19):197.
[5] 官群,孟萬金,John Keller.中國中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量表編制報告[J].中國特殊教育,2009(4):70-76,87.
[6] 王新波.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0,17(11):40-45.
[7] 郭玉芳,張娜,張靜平.護生在校學習期間積極心理品質的現狀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52-55.
[8] 周麗琴.性別視角下的高校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6,27(2):44-47.
[9] 吳悅雙,梁明驊.淺談中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J].職業,2013(11):82-83.
[10] 渠慎霞.淺論職高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J].中等職業教育, 2005(20):27-28.
[11] 馬腹嬋,吳珊珊,楊晶,等.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現況調查[J].實用臨床醫學,2015,16(7):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