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營
淺談德育課程理念下的入學教育
張麗營
隨著教育新課程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化,廣大基礎教育工作者在“課程“建設問題上做了相當程度的創新和優化。本文從德育課程來入手,通過構建學校德育課程體系,促進學校德育課程化,來達到德育教育常規化,常規教育課程化的目的,進而提高德育實效性。
德育理念;入學教育
新課程改革對這一既古老又嶄新的概念做出了新的詮釋,一方面促使廣大基礎教育工作者摒除自身的傳統課程觀念,用新課程的“課程”觀來重新審視學校的課程建設問題;另一方面為基礎教育提出了全新的學校德育工作思路——構建學校德育課程體系,促進學校德育課程化,即德育教育常規化,常規教育課程化。“德育活動課程化”就是要以課程的規范來管理學校德育活動。加強學校德育課程的管理,有助于加速德育課程化進程,克服教師從事德育活動的盲目性、隨意性,促進學校德育課程的常態實施,進而提高德育實效性。傳統的初中入學教育屬于常規活動,各校都在搞,而且是年年在搞,通常一周時間(有的一兩天,更有甚者只有一次入學教育講話),列隊集合、左右轉向、走走隊伍,然后,班主任講遵守紀律,好好學習,更多的時間是科任老師在上課,老師感覺入學教育就是走走過場的一種形式,學生感覺乏味沒意思,一周時間過去了,教育效果甚微。然而,筆者認為德育課程理念下的入學教育,與以往有著天壤之別,首先,它是從課程的角度設計入學教育,充分的課程依據、明確的目的、靈活立體的策略、評價的多元、過程的體驗、教育效果的延伸等。從參與的角度感知入學教育,從實踐的角度體驗入學教育。其次,它不是簡單的規范站姿、隊形,說教遵規守紀,強調愛學、樂學。而是通過豐富多彩入學教育內容和不同的表現形式達到培養學生愛校、尊師、文明、守紀、樂學、陽光的良好品質和規范的行為習慣。入學教育的過程雖然只有一周時間,然而,受益卻是終身。
中階段德育目標的要求(教育部制定:中學德育大綱)
熱愛祖國、熱愛家鄉,關心家鄉建設;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懂得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主要內容,了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常識;初步具有惜時守信、重視質量、講求效益、優質服質等與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相適應的思想觀念。有基本的民主與法制的觀念,知法、守法。立志為實現四化,振興中華而學習,正確對待升學和就業,初步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相信科學,反對封建迷信和陳陋習俗。
2.道德行為方面的基本要求
尊重、關心他人,愛護、幫助他人。熱愛班級和學校集體,愛護集體榮譽。積極參加勞動,初步養成勞動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養成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的良好品質。
3.個性心理素質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養成誠實正直、積極向上、自尊自強的品質。具有初步的分辯是非等能力。幾年來,結合學校的實際工作,在入學教育德育課程方面做了一些嘗試,且效果極佳。
入學教育課程設置(開學第一周35課時)
目標:培養學生愛校、尊師、文明、守紀、樂學、陽光的良好品質和規范的行為習慣。
策略:由說教到體驗、由單一到立體、由規范行為到培養習慣。
第三種,做游戲法。在教學過程中用游戲的形式開展繪畫活動。對兒童來說繪畫的本身就是游戲,他們在玩玩畫畫中表現自己的感受、心情,享受繪畫游戲帶來的歡樂。通過游戲化的課程設置、繪畫活動環境、游戲化的語言引導,讓美術真正成為孩子喜愛的游戲。
評價:評選“文明班級”、“入學新星”,過程評價伴隨全程。
一單元情感(6課時)
第1節學校四十年發展史(2課時)(授課教師:校長)
1)ppt播放介紹、講解、展示;2)參觀(校舍、功能室、榮譽室)(組織實施:年級組長)。
第2節觀看《開學第一課》(2課時)(組織實施:年級組長)
第3節師生情(2課時)(組織實施:年級組長、班主任)
1)教師自我展示才藝、特長等(介紹自己)。(組織實施:年級組長);2)學生自我展示才藝、特長等(介紹自己)師生互動。(實施:班主任)。
第一節自我新形象(2課時)(授課教師:班主任)
1)發、服、甲;2)坐、立、行。
第2節了解新學校、適應新要求(14課時)
1)教務十年(1課時)(教務主任);2)中學課程怎駕馭(1課時)(語、數、外教師);3)德育十年(1課時)(德育主任);4)室內外衛生標準(1課時)(德育干事);5)體衛十年(1課時)(體衛主任);6)健康、快樂陽光(1課時)(心理教師);7)總務十年(1課時)(總務主任);8)學校公務我負責(1課時)(財務管理員);9)團隊十年(1課時)(團委書記);10)電教十年(1課時)(電教主任)。
第3節弟子規(2課時)(授課教師:政治教師)
第1節升旗儀式(1課時)(組織實施:德育處);第2節廣播操(2課時)(授課教師:體育教師);第3節課間活動(2課時)(授課教師:體育教師);第4節自行車擺放、上下樓梯(1課時)(組織實施:班主任);第5節儀容儀表、課堂坐姿(1課時)(組織實施:班主任);第6節學唱校歌(2課時)(授課教師:音樂教師);第7節展示、評價、表彰(4課時)(組織實施:德育處)。
幾年的實踐讓我們感受到德育課程理念下的入學教育帶來的教育實效,同時,我們也在不斷探討和反思,在入學教育實施過程中如何打開思路,與時俱進,伴隨著時代潮流,貼近當前學生實際,特別在活動方式上,評價形式上,還要勇于創新,讓德育課程理念下的入學教育活動,更加生機盎然,充滿活力,為培養高素質的建設人才發揮其應有的貢獻作用。
(作者單位:天津市濱海新區大港第九中學)
張麗營,女,遼寧省葫蘆島市人,在職研究生學歷,現任天津市濱海新區大港第九中學德育校長,研究方向:中學責任教育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