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了研究高校教師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與保障體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首先對貝葉斯理論進行了深入分析,接著建立了高校本科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最后分析了影響高校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因素。為了更好地促進教學質量,需要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監控,使學生對教學質量越來越滿意。這就需要建立其保障體系來把控高校本科教學質量,根據評價體系來建立相應的保障體系。
關鍵詞:貝葉斯 高校教師 教學質量 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2(a)-0119-02
根據國家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應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到2020年,建成一批國際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學校,若干所大學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學水平,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由此可a見教學質量是教育質量的核心部分,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保障,要實現我國建設世界一流水平大學的宏偉藍圖,必須重視研究我國高校本科教學質量。因此如何構建高校本科教學質量的評價與保障體系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1-3]。
教學質量是指教學所達到的水平,它一般體現在培養出來的人才在滿足社會需要方面所具備的能力和特性上,包括德、智、體、美諸方面的綜合素質與水平,是教學過程各個環節工作質量的結果和反映。教學質量不僅是指教師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情感活動與認知活動的協調,更是指教師通過教學使學生體驗到自豪、快樂的活動并影響學生身心發展的程度[4-5]。
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不斷提高、課程不斷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組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教師從多種渠道獲得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周期性地對學校課程執行的情況、課程實施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評估,調整課程內容、改進教學管理,形成課程不斷革新的機制[6-7]。
1 理論基礎
貝葉斯分類是統計學中一種利用概率知識進行分類的方法,它可以預測一個未知類別的樣本屬于各個類別的可能性,并且選擇其中可能性最大的一個類別作為該樣本的最終類別。貝葉斯分類的理論基礎是貝葉斯定理,貝葉斯定理將事件的先驗概率與后驗概率聯系起來。貝葉斯定理公式如下所示:
本文將利用貝葉斯分類技術來構建和分析教學研究型大學本科教學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
樸素貝葉斯分類器是一個有效且在實際應用中很成功的一個分類器。設有變量集,其中是
實例的屬性變量,是個值的類變量。假設所有的屬性都條件獨立于類變量,即每一個屬性變量都以類變量作為唯一的父節點,而屬性變量之間是完全獨立的,就會得到樸素貝葉斯模型。圖1為樸素貝葉斯分類模型的結構。
2 評價指標體系建立
高校教師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應該克服人為因素的干擾,避開一些主觀因素的約束。
首先我們應該建立一個公平合理的評價指標。這個指標應該包含多個因素,應該是一個三維一體式的。建立一個由學生、教學督導團專家、社會用人單位等所組成的數據庫。一個健全的評價體系應該由評價原則、評價內容、評價方法、評價指標所構成。
3 保障指標體系建立
在評價指標體系建立的基礎上應該有一個好的保障體系來保障期教學質量,應該從學校、學院、班級的角度出來來建立其合理的保障體系。從學校層面上考慮,學校要做的具體措施主要包括:人才引進、教師年度考核、教師進修培訓等;從學院層面上考慮,學院要做的具體措施主要包括:教案設計、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從班級層面上考慮,班級要做的具體措施主要包括:教學規范、教學過程的及時反饋、教學效果評估等。
4 貝葉斯分類技術在評價與保障體系中應用
為了克服人為因素的干擾,這里采取貝葉斯分類技術對所建立的評價體系與保障體系進行分析與研究。其示意圖如圖2所示。
5 結語
由于人為因素對高校教師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與保障體系的影響,首先對本文所涉及到的一些核心概念進行了界定。之后對本文的理論基礎—貝葉斯分類技術進行了說明,然后建立了高校本科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同時分析了影響高校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因素。最后分析了貝葉斯理論在評價體系與保障體系中的應用,下一步本文將建立具體的貝葉斯數學模型來客觀公平的來分析高校教師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與保障體系。
參考文獻
[1] 孫笑微.貝葉斯分類技術在高校教師教學質量評價中的應用[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14(1):98-102.
[2] 劉小洋.基于C51單片機課程教學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4(1):72-78.
[3] 劉小洋.基于計算機組成原理課堂教學的探討[J].科技信息,2014(1):54-55.
[4] 張平,劉三陽,朱明敏.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貝葉斯網絡結構學習[J].智能系統學報,2014,12(6):61-65.
[5] 劉小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教學與人才培養探討[J].科教導刊,2014(5):72-76.
[6] 劉小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的系統發展觀與系統能力培養的研究[J].科教導刊,2014(9):42-45.
[7] 汪明帥.好教師的關鍵特征[J].教育發展研究,2012,24(12):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