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婉菁 郭樹行 楊子
摘 要:面對國外競爭對手強烈的競價攻勢,國內的企業究竟應該怎樣應對才能保全自身,謀求發展,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該文主要針對目前愈演愈烈的云計算服務價格戰展開討論,旨在為我國的云計算服務提供商制定合適的應對策略。首先對目前國外國內幾大云計算服務提供商的競價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其產生的原因。其次為我國的云計算服務商如何應對價格戰提出了相應建議:針對我國的云計算服務提供商的特點,為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云計算服務提供商提出了相應的面對價格戰的適應策略;同時政府也應給予相應的支持。
關鍵詞:云計算 競價策略 因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TP3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2(a)-0238-02
作為一個新興的、顛覆性的技術,云計算技術一提出就在IT業界內引起不小的震動,多家廠商相繼啟動了相關的研究。從20世紀90年代末“云計算”的概念雛形被首次提出至今,不到20年的時間,云計算技術已經日趨成熟,市場上已經有許多較為成熟、穩定的云計算服務產品。國際上較有影響力的幾家云計算服務提供商包括谷歌、亞馬遜、微軟等,而國內的阿里云、騰訊云等也有不錯的用戶反響。為了吸引更多的用戶,在2014年上半年,國內外各大云計算服務提供商展開了新一輪聲勢浩大的價格戰。
1 現狀介紹
從2012年開始,已經趨于成熟的各種云計算服務產品的價格大戰開始拉開序幕,并且其激烈程度每年愈演愈烈。其中大規模的分別發生在2012年年底,2013年的4月份。而最近的一次,發生在2004年的3、4月份。值得一提的是,國內的云服務提供商首次加入到由美國的各大服務商引領的價格戰中去。具體的宣布降價順序與降價幅度如表1所示。
本次價格大戰由阿里云率先開始,谷歌、亞馬遜、微軟幾家迅速做出反應,緊隨其后。與之前的兩次大規模集體降價相比,這次普遍的降價力度更大,價格競爭更為激烈。盡管阿里占據了先機,但是其降價力度明顯要弱于其他幾家國外云服務提供商。與前幾家相比,騰訊云的反應要遲緩得多。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并不算是真正地加入到了價格戰中去,但是它的目的性很強,那就是瞄準其國內的同重量級對手阿里云,并明確表示其下調后的價格將低于阿里云的15%。作為價格戰中的新秀,國內的企業要如何應對未來這一系列由國外的云服務提供商引領的價格戰十分值得關注與探討。
2 產生原因分析
2.1 宣傳效應
當前國內的大多數用戶對云計算的認識只停留在概念階段,而目前云服務的用戶主要以企業用戶為主。通過價格戰,借助媒體與輿論的力量,使更多人對云計算有所了解,從而吸引更多創業者和中小企業使用,擴展了潛在用戶,增強了企業的知名度。
2.2 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云計算白皮書(2014年)》,2013年全球云服務市場約為1317億美元,年增長率為18%,未來幾年云服務市場仍將保持15%以上的增長率,2017年將達到2442億美元。由此可見,云計算市場目前還有很大的潛力。面對著未被完全開發的市場,各大云計算服務提供商都在努力累積更多的用戶,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2.3 摩爾定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摩爾定律只是一種推測,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證實。但是這一趨勢已經延續了半個世紀之久,而云計算技術的發展似乎也在遵守著這一定律。根據谷歌公司的說法,每年硬件的成本會下降20%到30%。在這一前提下,如果價格沒有相應的下降,則證明現有的定價機制存在問題。價格戰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形成一個健康的市場定價模式,最終讓利于用戶。
3 應對價格戰
作為云計算服務的行業巨頭,這些公司擁有絕對的低價格優勢,因此若是與他們強行進行競價,最終只能給自己帶來經濟損失。國內云服務提供商的競價策略,應依據企業自身發展狀況而定,而政府也應出臺相應的政策措施給予支持。
3.1 產品差異化競爭戰略
產品差異化是指企業在向顧客提供有價值的商品或勞務時所創造的獨特的、區別于他人的屬性,這種屬性可表現在生產工藝、產品包裝、市場定位及目標消費者群等諸方面。通過實施產品差異化戰略,可以吸引特定群體的顧客,或使顧客對該企業的產品產生特殊偏好,從而累積具有高忠誠度的顧客群體。顧客對該企業的忠誠度越高,對價格變動的敏感度就越低,從而可以分散價格戰對企業的沖擊。
3.2 聯合策略
對于規模較小的云服務商來說,價格戰的沖擊是致命的。因此,可以與行業領軍企業謀求合作以保全自身。2013年12月18日,亞馬遜公有云服務AWS(Amazon Web Services)宣布即將在中國落地,并在發布會上透露將引入云果信息、竹云科技、奔步科技、云絡科技、日立咨詢(中國)、東軟集團等本土合作伙伴,為中國的用戶打造更為個性化的服務。這一合作可以說是雙贏的。國內企業要通過與行業巨頭的合作,爭取技術上的進步與盈利上的穩定,從而謀求更長遠的發展。
3.3 宏觀環境:政府重點扶持相關企業
我國公共云服務市場目前尚處于產業初期階段,而國際市場上基礎雄厚的云服務提供商大打價格戰勢必會對我國國內的相關企業造成較大的打擊。國內的互聯網三巨頭阿里巴巴、騰訊、百度都分別有自己的云服務且發展的較為不錯,同時國內UCloud、青云等IaaS初創企業也有較好的發展前景。此時政府應發揮作用,大力扶持該類企業,通過稅收優惠等手段給予更多政策上的幫扶,減小其在國際競爭者的價格戰中受到的沖擊,從而得到持續的發展。
4 結語
日益猛烈的云計算價格戰對于國內的云計算服務提供商來說,是挑戰更是機遇。我國的云計算服務企業剛剛起步,擁有廣闊的前景與巨大的潛力。要想比肩谷歌、亞馬遜、微軟等大企業,就要積極應對每一輪競價,根據自身的發展狀況合理選擇策略。規模較大的企業應選擇產品差異化策略,尋求差異化競爭;而規模較小的企業應選擇聯合策略,尋求合作,避免陷入價格混戰帶來的盈利困境,謀求長期穩健的發展。政府則應通過政策優惠創造適宜相關企業發展的環境。通過各方努力的結合,共同應對云計算價格戰,使我國云計算服務邁上新一級臺階。
參考文獻
[1] 杜建耀.價格戰的效應和企業的應對策略研究[J].經濟問題,2005(1):40-42.
[2] 北京商報記者張緒旺.云計算競爭難逃價格戰套路[N].北京商報,2014-04-02C02.
[3] 周文紅.云計算產業鏈及電信運營商延伸策略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2.
[4]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云計算白皮書(2014年)[EB/OL].2014-5.http://data.catr.cn/bps/201405/t20140512_1017474.htm.
[5] 工業和信息化部政策和法規司.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EB/OL].2009-02-05.http://www.miit.gov.cn/
n11293472/n11294912/n11296257/
11937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