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德杰
【摘要】近年來,探究式教學在高中語文中的應用更加廣泛,這種教學方式更加重視探究、合作以及自主,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掌握以及應用知識,增強實際問題解決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本文將從多個角度對探究式教學特征以及應用措施進行探討,希望為語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意義上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探究式教學;特征;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傳統的灌輸式教學由于忽視學生的主體性,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已很難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而探究式教學尤其強調了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強調了學生的主體性,在學生綜合能力以及素質培養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積極地響應了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要求,近年來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一、探究式教學的基本特征
探究式教學是一種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探究方法獲得真相以及原理的教學過程及模式,這種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開展獨立性的自主學習和探究活動,增強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在學習、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充分地交流思想、觀念,使教學活動更加豐富多彩。一般情況下,探究式教學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問題性
問題是這種教學模式的核心以及起點,通過合理地創設并提出難度適宜的問題,可以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以及積極性,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有效的指導,使學生經過探索實踐更好地解決問題,增強學生的問題處理能力。
(二)動態性
相比于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方式,探究式教學具有鮮明的特點,其更有效地發揮了教師對學生學習探究過程的引導作用,突出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夠加強師生間充分地交流溝通,使學生更加及時地發現問題,并以合理地措施進行解決。在教學中,教師是學生探索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能夠切實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對學生的行為進行有效的規范。而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自身對學習內容的獨特理解,從而得出相關的觀點以及結論。
(三)過程性
探究式教學更加重視學習過程,將學習視為實踐過程以及生活方式,更加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以及價值觀的形成。
二、高中語文探究式教學的具體措施
(一)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在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針對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個性特點,通過合理的問題的提出以及解決來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當學生不斷地遇到教師設置的問題時,通過探索、討論以及解決的過程可以極大地滿足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產生求知欲望和學習的動力。例如,在講解《最后一片葉子》(蘇教版)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老貝爾曼這一人物的性格特點進行簡要的分析,并向學生提出貝爾曼為何四十年都沒有創作出他理想中的那幅杰作這個問題,同時對學生進行適當地引導:“貝爾曼只是一個失敗的畫家,那么文章又為何對他有如此多的描述?尤其是文章反復提出那幅尚未創作的杰作其意圖如何?”通過這幾個問題的提出使學生的好奇心得以激發,為解開心中的疑問而不斷地進行探究,從而真正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領會這篇文章獨特的藝術魅力。
(二)通過分組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
隨著知識經濟的迅速發展,社會對高素質優秀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而教育正是為了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要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型優秀人才,就要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自主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加強學生自主能力的鍛煉。例如,在學習海倫·凱特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篇節選課文時,學生雖然可以理解一名盲人對光明的渴求,感受到情感的真實,卻可能并不了解這篇文章的歷史背景,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合理地分組,讓學生通過各種有效的措施搜集并整理相關的資料,并選派小組代表對這篇課文進行簡要的講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很大的增強,在了解了海倫的對生命的禮贊以及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后,學生可以通過對海倫·凱勒身殘志堅、不向命運低頭的精神的領悟更加地珍惜生命,找尋到精神的激勵。除此以外,學生還可以通過作者的其他作品,如《我的生活》《老師》等文章的拓展更好地理解本篇文章,使知識水平進一步的提升。在這種良性的競爭環境中,各組學生都能感受到一定的壓力,也會在集體榮譽感的激勵下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在搜集資料時更加積極認真,一方面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增強,另一方面也能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
(三)通過多媒體手段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語文課堂中,多媒體技術有了更加廣泛的應用,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以直觀具體的形象、圖形、視頻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結合教學內容,發揮各種多媒體技術的獨特作用,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更大的興趣,從而促進語文教學質量以及效果的增強。例如,在教授沈從文的《邊城》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播放有關湘西地區的美好風景以及賽龍舟等視頻,給學生展示故事展開的環境、當地的風土人情,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當地人善良淳樸的性格,感受主人公之間的美好愛情。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語文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不僅是素質教育以及推進新課改的需要,也是知識經濟時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客觀要求。為此,高中語文教師更應該積極地應用探究式教學,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探究精神以及實踐能力,為學生的思維發展創造廣闊的空間,不斷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素質,促進語文教學深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桂潔.淺議高中語文探究式教學[J].讀與寫,2014(7).
[2]余榮.高中語文探究式教學微探[J].新校園(上旬刊),2013(10).
[3]程曉燕.淺談高中語文探究式教學的研究[J].學周刊A版,2014(7).
(編輯:董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