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源虎 劉娜
摘 要:執行這一概念引入我國后,迅速得到企業界和理論界的高度重視。理論界和企業界對執行問題作了深入的分析,希望研究能夠實現本土化。隨著研究的深入,研究者發現,高層管理者作為組織的橋梁,作為管理者和執行者的合體,是組織信息順暢、戰略落地的重要實踐者,是組織執行力能否有效發揮和提高的關鍵。因此,中層執行力問題成為企業界和理論界深入研究執行力的一個熱點和焦點問題,中層執行力能否有效發揮,不僅決定一個管理階層的執行效果,甚至決定一個組織的執行力水平,決定一個組織的生存和持續發展能力。通過對黑龍江省鴻安集團高層管理者執行力進行研究。在對執行力相關理論闡述的基礎上,通過分析黑龍江省鴻安集團高層領導者執行力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找出黑龍江省鴻安集團高層領導者執行力存在運營服務不夠細化、激勵政策不健全、工作流程缺乏科學性等問題。提出提升黑龍江省鴻安集團高層領導者執行力的策略。
關鍵詞:鴻安集團;高層管理;執行力
中圖分類號:F272.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10-0004-02
一、基本理論
(一)執行的概念
要理解執行力的概念,首先要理解執行的概念。執行是一套系統化的流程,它包括對方法和目標的嚴密討論、質疑、堅持不懈地跟進,以及責任的具體落實;包括對企業所面臨的商業環境做出假設、對組織的能力進行評估、將戰略與運營及實施戰略的相關人員的結合、對這些人員及其所在的部門進行協調、將獎勵與產出的結合;此外,它還包括一些隨著環境變化而不斷變革前提假設和提高公司執行能力以適應野心勃勃的戰略挑戰的機制。總而言之,執行是一種暴露現實并根據現實采取行動的系統化的方式。執行的核心在于三個核心流程:人員流程、戰略流程和運營流程。這三個流程彼此應緊密聯結,而非各唱各的調。人事流程的重要性尤優于策略與營運流程,因為企業的成功與能培育出多少A級人才,并讓他們合作無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企業領導人須全心投入此三項核心流程,不可假手他人。執行是戰略不是戰術,執行不是思考得來的而是操作得來的,執行中最重要的不是硬件而是軟件。
(二)執行力的概念
通俗的說,“執行力”是“執行并完成任務的能力”,而對企業而言,執行力就是企業落實戰略,實現經營目標的能力。企業執行力,是指企業的各個管理層次、各個經營單位、各個崗位的員工貫徹執行經營者制定的戰略決策、方針政策、制度措施、方案計劃和實現企業經營戰略目標的能力。
二、黑龍江省鴻安集團高層領導者執行力存在問題分析
(一)缺少科學的監督考核機制
黑龍江省鴻安集團每月都有自己的執行力考核,并把考核的系數納入到當月績效中,但是單單有考核還是不夠的,缺乏科學的監督機制。每月的執行力考核更多變成了憑主管一時的感覺和偏好,以致影響到了員工的工作熱情,更別對員工產生激勵作用了。首先是業務人員的考評。業務人員的考評需要各個事業部內勤首先進行打分,因為內勤是和業務員接觸最多,也是最了解他們工作情況的人員。但是由于內勤繁重的工作量,他們打分時可能會存在應付情況和攙雜個人感情因素。
(二)激勵政策不健全
激勵政策不能長期貫徹,往往只是一時興起,制定一條獎勵措施,獎勵在實施過程中又制定了很多限制條件,致使員工的積極性大大削減,嚴重者甚至對這項獎勵失去信心。例如,在保險公估行業,從業人員都需要考取公估證,持證上崗,但是由于我國公估行業發展的時間較短,因此還未全部持證上崗,但是黑龍江省鴻安集團為了督促業務人員提高業務能力,公布了公估證持證獎勵計劃。但是獎金需要分三次發放,并且幾乎是每年發放一次。由于公估行業特殊的行業性質,公估人員的流動性很大,所以很多公估人員在沒有收到獎勵前就已換工作,造成了大家的考取公估證的積極性下降。長此以往,公估證的持證率不僅沒有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證,還在員工中造成了信譽危機。
(三)工作流程缺乏科學性
工作流程缺乏科學性主要體現在工作流程中的關卡過于繁多。原本處理一個文件只需要十分鐘的時間,但耽擱在中間環節的時間卻能多達兩三天。且中間流程中的批示人員過多,往往很多不必要的事情,也要總裁批示。以請假流程為例,員工需要請假時,需要登錄公司的OA系統的請假流程,不按此規定的視為曠工。而一個流程的設置最少也要四個人的同意,但是并不是每個人每天都坐在電腦前等候審核這些表單,所以流程當中的延誤現象嚴重。
(四)團隊意識薄弱
團隊意識的體現很不明顯,主要是人心有些渙散,大家都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高層管理者的基本職責就是帶領其團隊成員共同奮戰,共同完成本部門的戰略目標,而不是單槍匹馬的去完成。并且,作為一名企業的高層管理者,與各個部門進行溝通協調是十分常見和必要的,但是有的高層管理者本位思想比較嚴重,部門保護主義較強,缺乏團隊合作意識。因為公估行業的特殊性,公估人員的工作地點幾乎都是在事故現場,所以大家的溝通很少。因為夜班公估人員和白班公估人員很難聚到一起共同開展交流活動,所以即使公司想讓大家增強溝通,提高團隊意識,也很難有機會把所有工作人員聚在一起。
三、提升黑龍江省鴻安集團高層領導者執行力的策略
(一)提高領導者自身素質
提高領導者自身素質是提升其執行力必不可少的,也是首要的。具體來說,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培養:堅持是一種意志,一種精神,世上許許多多勝敗之差就在于是否堅持不懈地去做,堅持是一件容易的事,堅持也是一件很難的事,許多事情,長期堅持了,結果自然就出來了,對于領導者來說,堅持不懈是其戰略能否執行到位,企業能否發展的軟要素。黑龍江省鴻安集團的高層領導在其前身面臨倒閉的艱難環境中,正是靠這種堅持到底的精神支撐他們,向困難挑戰,說服員工,不斷推行新的政策。培養堅持不懈的意志,首先要忍耐挫折和壓力,在艱苦或不利的情況下,克服外部和自身的困難,堅持自己的目標和觀點,堅持自己的工作。其次,在工作中能夠保持良好的體能和穩定的情緒狀態。最后,當自己處于巨大的壓力下或產生可能會影響工作的消極情緒時,能夠運用某些方式消除壓力或消極情緒,避免自己的悲觀失望情緒影響他人。企業活動是復雜多變的,因此,管理工作需要不斷創新,沒有創新力的企業是無法生存的,企業高層領導者必須根據形勢,善于提出新問題、開拓新領域,否則,無法跟上變化的步伐。
(二)注重培養高層管理者執行力
高層管理者既是執行者,又是領導者。他們的作用發揮得好,是高層領導聯系基層的一座橋梁,發揮得不好,是橫在高層與基層之間的一堵墻。企業最高領導層對各種方案的認可,需要得到中層的嚴格執行和組織實施。如果企業全體中層隊伍的執行力很弱,與戰略方案無法相匹配,那么企業的各種方案是無法實施成功的。基于高層管理者在企業中所處的位置及所發揮的作用,在提高高層管理者執行力上,企業高層領導應注意適當授權。
(三)學會培訓和激勵下屬員工
“對企業和員工的了解是執行力的前提,員工是執行力的基礎,只有對自己的企業和員工有徹底完全的了解,才能架設起員工提升執行力的橋梁”,IBM總裁郭士納說。作為強執行力的企業的領導人,必須了解自己的員工,這并不是說知道企業有多少員工,而是指企業領導者必須清楚企業在從事什么,企業的員工在做什么。執行型的領導者會以不同的方式和員工接觸,只有這樣,才能了解到真實的信息,密切上下級關系,做好員工的培訓和激勵工作,最終搞好企業。我們可以在黑龍江省鴻安集團的案例分析中充分體會到這一點。
(四)提高監控能力
黑龍江省鴻安集團無論在品控方面,還是在銷售方面,以及其他日常工作中,時時、處處都有規章制度來規范各項工作的執行。一個運行健康的企業,必須有完善的監控體系,一項好的計劃的實施,同樣需要企業領導者的跟進,定個制度不是萬事大吉,完全靠下屬和員工自我約束、自我管理是不行的。
(五)建立有效的信息溝通系統
企業主要領導在執行中,與下屬及員工的溝通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各種形式的溝通把任務傳達下去,又通過溝通接受計劃實施中的反饋信息,企業戰略在不斷的溝通中得以實現。所以,領導者能否將目標貫徹到底,取決于溝通是否順暢。那些執行力不強的企業領導者在信息溝通中經常存在以下兩個問題:(1)不能將原始信息完整地傳達給員工,為了節省時間,他們常常是將特定的信息傳達給特定的部門,這樣,每個部門都不能了解信息的全貌,阻礙了彼此之間的協調。(2)傳統的多層級的從上至下的信息傳達造成信息溝通的失真及損耗,結果導致信息到達最終執行層時已經不能起到輔助實施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美]艾瑞斯·亞羅.決不找借口[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3.
[2] 曹慧.職業經理人十萬個怎么辦:如何提升執行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3] 曹彥博,孫立明,丁浩,譯.韋爾奇自傳[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4] 常樺.領導力[M].延吉:延邊人民出版社,2008.
[5] [美]保羅·托馬斯,大衛·伯恩.執行力[M].北京:長安出版社,2013.
[責任編輯 吳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