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鵬龍
(廣西醫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廣西 南寧 530021)
· 衛生服務 ·
青年流動人口衛生服務利用及其影響因素
高鵬龍
(廣西醫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廣西 南寧 530021)
[目的]調查青年流動人口衛生服務利用現狀及其滿意程度并分析其影響因素。[方法]采取分層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某市居住滿3個月但不足3年的975位15~24歲青年流動人口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青年流動人口的兩周患病率、兩周就診率、應就診而未就診率和年住院率分別為12.84%、7.45%、26.79%和2.06%,次均門診費用和人均住院費用分別為359.54元和4099.71元。[結論]青年流動人口的衛生服務利用不足,應提高該人群對公共衛生服務的認識,充分發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作用,改善他們的衛生服務利用情況。
青年流動人口;衛生服務;兩周患病率;住院率
第7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止2014年底中國人口數量約為13.61億,其中流動人口為2.45億,超過總人口的1/6,且流動人口中又以青年流動人口為主[1,2]。由于青年流動人口大多來自農村,文化程度較低,主要從事工作環境差、勞動強度大且收入較低的工作,導致他們根本無暇顧及個人健康,自我保健意識與衛生習慣均較差[3-5]。由于對衛生資源的利用意識嚴重不足,患病后往往不會想著及時就醫,不僅影響自身健康,而且還容易引起其他問題,如各種傳染病的爆發等[6,7]。本文通過了解青年流動人口衛生服務利用情況及其影響因素,以為相關部門促進青年流動人口衛生服務利用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為南寧市某區15~24歲的青年流動人口,數據來源于2014年10-12月進行現場數據收集,納入標準為在當地居住時間超過3個月,但不超過3年的流動人口,愿意并且能夠獨立完成問卷的填寫。
1.2 研究方法
按性別分為兩層,采用分層整群隨機抽樣的統計學方法,以青年流動人口聚集的地方為抽樣單位,抽取三類場所,分別為飲食服務業、建筑工地和工廠,然后從每類場所中抽取相應人數,發放問卷,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流動人口的基本情況、衛生保健服務利用情況、兩周患病率、就醫情況及住院服務利用情況等。由培訓合格的調查員統一發放問卷,匿名自填,當場收取問卷。
1.3 統計分析方法
應用 Epidata 3.0建立數據庫,并進行雙錄入核查;利用 SPSS 17.0 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分別采用卡方檢驗、t 檢驗,并進行單因素分析。
2.1 一般情況
南寧市某城區轄3個鎮及10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一百多萬,其中,常住人口75萬,流動人口30萬左右。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975份,最終得到有效問卷872份,有效回收率為89.44%。被調查對象中男性為442人(50.70% ),女性為430人(49.30%);20歲以上700人(80.30%),平均年齡(21.40±2.05)歲;文化程度以中專、初高中為主,約占80%,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0.90± 2.32) 年;月收入2000元以上約占68%,平均月收入(2229.14 ±747.31) 元,見表1。

表 1 被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2.2 健康情況
調查對象中40.1%的人覺得自己很健康,41.3%的人認為自己比較健康,13.2%的人認為自己健康狀況一般,僅有2.3%的人認為自己身體較差。
2.3 衛生保健服務利用現狀
2.3.1 預防保健服務與健康教育情況
最近1年得到過各類健康相關服務的人不到1/5(14.92%);430人(49.31%)最近1年進行過常規體檢;110人(12.61%)接受過預防接種服務,接受過健康教育的人占51.60%,其中通過用人單位組織接受健康教育途徑占了大部分(75.00%)。
2.3.2 醫療服務利用
被調查青年流動人口的兩周患病率為12.84% (112/872),比2013年我國第五次全國衛生服務調查的15~24 歲城市青年人口與農村青年人口的兩周患病率高[8]。有40.01%(35/872)的患病者當天就診,選擇在次日就診的占28.67%(25/872),選擇1周及以后就診的為13.76%(12/872),患病后未就診的占28.67%(25/872)。兩周患病就診率7.45%(65/872),略高于2013 年全國衛生服務調查城市與農村青年的兩周患病就診率。應就診未就診率為26.79%,明顯低于全國農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數據(見表2)。

表2 青年流動人口與全國農村人口健康狀況與衛生服務利用比較
從就診機構來看,選擇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診占40.55%,選擇在私立醫院/診所就診僅占20.06%。被調查對象中,最近一年因病(傷)被要求住院有22人,其中,盡快辦理了住院手續有15人,“拖了一段時間”才住院3人,年住院率僅為2.06%,均低于2013年全國衛生服務調查中15~24歲農村與城市青年人口的住院率。
2.3.3 衛生服務費用
通過對調查對象門診衛生費用進行分析,發現青年流動人口就診的住院間接費用、人均住院費用和次均門診費用分別為1087.07元、4099.71元和329.54元,通過與2013年全國衛生服務農村人口數據進行t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青年流動人口與全國農村人口衛生費用比較 元
2.3.4 衛生服務利用滿意情況
從總體滿意度來看,女性比男性滿意度高。調查對象對生殖健康服務、常規體檢服務、預防接種服務的滿意度較高,分別為67.08%、80.00%、9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調查對象認為預防接種服務“收費過高”、“服務態度不好”的占86.70%;認為生育健康服務“費用過高”、“服務態度欠佳”的占95.90%;常規體檢服務不滿意認為“收費過高”的占38.80%,“服務態度不好”、“進行很多不必要的檢查” 的占62.50%。
2.3.5 衛生服務利用影響因素分析
本次調查中的衛生服務利用是指利用常規體檢服務、健康服務、預防接種服務、住院服務和就診服務中的任意一項及以上。
通過性別、年齡、職業、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本地打工時間、兩周患病者、住院率、健康狀況自我評價等因素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發現:15~20歲組衛生服務利用率為52.17%,20~24歲組衛生服務利用率為60.1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92,P =0.019);在本地打工時間小于1年衛生服務利用率為55.31%,1年及以上者為63.9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47,P=0.016);兩周患病者衛生服務利用率為 82.21%,而未患病者衛生服務利用率較低為53.5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3.71,P<0.001)。
本次調查人群社會特征與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15~24歲人口特征基本一致。僅 2.30%的人認為自身健康狀況差,低于2013年國家第五次衛生服務調查中城市人口自評健康狀況差或很差3.59%的比例;兩周患病率為 12.84%,遠高于 《2010 中國衛生統計年鑒》中15~24 歲農村、城市青年的數據。這可能是因為與其他兩個群體相比,青年流動人口居住的是集體宿舍或者自己租房,居住地缺少基本衛生設施,衛生條件較差有關,也可能與其健康知識匱乏有關。
對衛生服務不滿意的青年流動人口主要來源于 “態度不好”和 “費用過高”兩個方面。流動人口獲取衛生服務要支付較高費用的原因是當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模式主要是以政府購買的方式來提供,部分資金來源于按戶籍人口數財政補貼,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給流動人口提供服務的地方政府的動力和資金不足[9-12]。針對這個問題,探索將流動人口納入補貼范圍,按地方常住人口數提供財政補貼,不失為一個較好的方法。
由于目前缺乏足夠的相關文獻,對青年流動人口衛生服務利用情況并不能進行非常全面的比較分析。從計劃免疫這一項來看,遠比戶籍人口計劃免疫接種率[13-15]來的低,顯示青年流動人口衛生服務利用率明顯偏低;并且存在性別和地域的明顯差異,可能與不同性別之間對待健康問題的觀念不同,以及有關地區間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有關。單因素分析發現年齡較大者,打工時間較長,已婚與兩周患病者對服務的利用更好,提示需要更全面、更詳細、更均衡地促進不同青年人群公共衛生服務利用。
總之,在促進青年流動人口衛生服務利用方面,一方面可以通過開展針對青年流動人口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鼓勵、引導其注重預防保健服務利用,提高青年流動人口的健康風險意識;另一方面,逐漸穩步提高青年流動人口的工資水平,引導流動人口對已有醫療保障的主動利用來不斷發展和完善針對流動人口醫療保障體系,使其有能力將衛生服務需求轉化為衛生服務利用;最后充分發揮社區衛生機構在衛生服務中的作用,讓更多的青年流動人口有效利用所在社區的醫療衛生資源,促進對衛生服務的利用。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4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1號)[R/OL].(2014-04-28).http: //www.stats.gov.cn/ tjgb/rkpcgb/qgrkpcgb/t20140428_402722232.htm.
[2]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告[R/OL].(2014-06-26).http://www.Chinapop.gov.cn/ xwzx/ zwyw/201406/t20140626_208390.htm.
[3] HU X,COOK S,SALAZAR M.Internal migration and health in China[J].Lancet,2008,372(9651):1717-1719.
[4] CHEN XG,LI XM,BONITA S,et al.Cigarette smoking among rural to urban migrants in Beijing,China[J].Preventive Med,2004,39(4):666-673.
[5] 簡新華,黃 錕.中國農民工最新情況調查報告[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7,(6):1-6.
[6] 李 晨,李曉松.我國流動人口衛生服務利用現狀及影響因素[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0,(6):422-424.
[7] 袁雁飛,紀 穎.某市15~24 歲青年流動人口衛生服務利用及其影響因素[J].北京大學學報,2010,10(1):1-2.
[8]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13 中國衛生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3.
[9] 陳金喜,夏挺松,胡曉霞,等.深圳市流動人口社區衛生服務利用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05,8(19):1638-1640.
[10] 黎楚湘,顧怡勤,黃偉棟,等.城市流動人口衛生服務利用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0,24(12):1-3.
[11] 盧新璞,吳 明.北京市外來農村流動人口家庭醫療支出的影響因素:Tobit 模型方法[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0,42 (5):565-569.
[12] 周蘇建.流動兒童計劃免疫管理現狀及對策探討[J].江蘇預防醫學,2008,19(1):24-25.
[13] 靳玉惠,王嘵萍.合肥市流動兒童免疫接種率現狀分析及管理措施探討[J].疾病監測,2007,22(11):752-753.
[14] 譚 瑩,潘燕群,唐燕芳.中山市小欖鎮兒童計劃免疫情況調查分析[J].華南預防醫學,2009,5(3):79-80.
[15] 周海清,高丹丹,常文虎,等.北京市某區流動人口衛生服務需求及利用的調查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2):373-376.
(本文編輯:閆云麗)
Young floating population health services utiliza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GAO Peng-long
(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Schoo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21, China)
ObjectiveInvestigates young floating population health services utilization and satisfaction,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MethodsTook stratified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method, collected 975 young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accepted whom lived in a city above three months but less than three years from 15 to 24 years old, accepted questionnaire survey.ResultsTheir two-week prevalence rate, two-week see doctors rate, no clinical visit rate and annual hospitalization rate respectively was 12.84%、7.45%、26.79% and 2.06%. Times the per capita costs of hospitalization and outpatient costs respectively was 359.54 and 4099.71 yuan.ConclusionsYoung floating population are in underutilization of health services, should be increased awareness of the public health service to this group, given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improved their utilization of health services.
young floating population, health services, two-week prevalence rate, hospitalization rate
R161.5;R195
A
1008-2800(2015)07-0416-03
2015-02-17
高鵬龍(1989-),男,福建泉州人,碩士,助教,主要從事醫學哲學與衛生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