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榮麗
[摘 要] 當今世界包括中國共同面臨著就業的嚴峻挑戰,黑龍江省亦不例外。就業壓力在黑龍江省主要表現為高校畢業生規模持續增加、就業質量低下和存在就業困難群體等方面。就業公共服務具有公共產品的性質,政府在就業公共服務方面應當履行主體責任。黑龍江省在政府就業公共服務建設方面應加大資金投入、建構多元化職業培訓體系、完善就業援助制度和提高工作專業化水平。
[關鍵詞] 黑龍江省;就業;公共服務;研究
[中圖分類號] F272.92 [文獻標識碼] B
眾所周知,就業既經濟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社會、政治問題。對每一個國家和地區來說,實現充分就業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之一。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說,就業是永恒的課題,牽動著千家萬戶的生活,任何時候都要抓好;強調要抓好就業這個民生之本。同時,就業問題也是整個世界共同面對的一個挑戰。國際勞工組織在《2014年勞動世界報告》中指出,2013年失業人口約2億人,2019年將達到2.13億人。其中青年失業問題尤為突出,2013年全球15至24歲之間的青年失業人數達7450萬人,失業率高達13.1%。鑒于就業問題的重要性,我們有必要對黑龍江省的就業狀況進行了解,并針對就業公共服務建設提出建議與對策,以期能對黑龍江省就業問題的解決提供些許作用。
一、黑龍江省就業現狀
根據黑龍江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黑龍江省就業總量持續增加,就業人員總量2012年為2027.8萬人,比1978年的1006.9萬人增加了大概1020.9萬人,平均每年增加約30.03萬人,增長率達到2.1%左右。尤其近五年以來,就業總量更是不斷創歷史新高,已于2012年突破2000萬大關。如果從城鎮和鄉村兩個部分看,城鎮就業人員的增長要落后于鄉村的增長速度。如城鎮就業人員由1978年的584.0萬人上升至2012年的1039.3萬人,年均增長率為1.7%;鄉村就業人員由1978年的422.9萬人上升至2012年的988.5萬人,增加了565.6萬人,年均增長2.5%,這充分表明鄉村就業總量增長明顯快于全省就業總量增長,而且也快于城鎮就業的增長。黑龍江省2014年黑龍江經濟發展與就業增長關系分析,黑龍江省統計局]從就業總量的增長看,黑龍江省就業問題已經取得了巨大進展,但全面地分析,黑龍江省就業形式仍然嚴峻。黑龍江省作為我國的老工業基地,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勞動力市場的發育亦相對滯后,“十二五”期間勞動力供求總量壓力與結構性矛盾突出。具體表現為:一是城鎮需就業的勞動力年均160萬人,而每年能提供的就業機會僅由80萬個左右,缺口為80萬人左右。二是崗位需求與勞動者技能不匹配,導致企業“招工難”與勞動者“就業難”問題并存;三是高校畢業生就業、農業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和失業人員再就業等矛盾多重擠壓,“十二五”時期黑龍江省就業任務依然繁重,形勢不容樂觀。
(一)高校畢業生規模持續增加
今年來,全國范圍內的大中專院校畢業生規模繼續維持在歷史高位,同時與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及部隊復轉軍人等疊加,導致就業供需矛盾凸顯。繼2013年成為“史上大學生最難就業季”后,2014年成為大學生的“更難就業季”。原因是2014年大學畢業生為727萬人,比2013年的699萬人,增加28萬人。而預計201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將達到749萬人,比2014年再增加22萬人,大學生就業面臨新的挑戰。與高校畢業生人數不斷增加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國家調控經濟增長速度,追求經濟發展質量的前提下,導致就業市場提供的崗位再減少。據相關資料顯示,2011-2013年青年失業率高于城鎮全口徑失業率,聘用高校畢業生的企業2013年第一季度比2011年同期下降20多個百分點。黑龍江省現有普通高校80所,研究生培養單位26個。2014年全省共有普通高校畢業生20.41萬人,比上年增加2966人。加上往屆未就業的畢業生,初步估計畢業生需安置總量近25萬人。
(二)就業質量不容樂觀
目前,就業的方式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傳統就業方式不再是人們的就業的最終選擇,多種多樣的靈活就業方式為解決就業難發揮了突出作用。但是豐富多樣的靈活就業方式中包含著諸多的新鮮元素,這就決定了靈活就業方式的特點之一就是不確定性。帶來的后果就是雖然靈活就業群體數量龐大,但總體而言,就業穩定性較差。這樣的就業方式往往表現為進入容易,但極易退出,多次進入,多次退出,這種極不穩定的就業往往與不斷失業并存。
(三)就業困難群體的存在。就業困難群體主要是指有一定的就業能力、就業愿望迫切,但由于職業技能差、文化水平低和其他客觀原因,難以通過市場機制或其他途徑實現就業的困難人群。這一群體,易于在求職和就業中遭遇挫折,有的雖然勉強就業,但仍屬于臨時就業或彈性就業,就業質量低下,工資收入低,穩定性差。年齡較大、文化程度偏低、專業技能較差、身體狀況欠佳。從城鎮就業困難群體的具體身份看,包括失業人員、下崗人員以及其他無業人員。當前,隨著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將不可避免地帶來部分行業、企業的崗位流失,將產生大量新的結構性失業人員。如何盡可能穩定就業、減少失業,幫助他們就業,盡量減少就業困難群體的規模,也是我們就業促進工作中要高度重視內容。
針對并不樂觀的就業狀況,伴隨著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的迫切需求,對就業問題的關注與解決必然成為熱點和重點的社會問題。因此如何能更好地滿足勞動者充分就業的需求和體面就業的愿望,就被凸顯出來。而公共就業服務是開展就業工作的重要基礎,此時政府部門能否提供良好的就業公共服務,就顯得格外重要。
二、完善黑龍江省就業公共服務建設的建議
就業公共服務是以政府為主導的,社會各方力量參與,通過就業服務機構實施的幫助勞動者獲得就業崗位、提升就業能力,幫助用人單位尋找合格勞動力的一系列服務性工作的總稱。其內容包括:提供就業信息服務、提供就業咨詢服務、就業指導服務、職業介紹服務、就業培訓、就業委托服務和就業管理服務等。一般認為就業公共服務具有公共產品的性質,因此,政府在就業公共服務方面應當履行主體責任。我們據此對黑龍江省就業公共服務建設提出一些思考,以期能對黑龍江省就業工作有所幫助。endprint
(一)加大對就業公共服務建設的資金投入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足夠資金投入,就業公共服務必然難以真正開展和落到實處。就當下實踐來看,就業公共服務在我國仍屬于在蓬勃成長中的事物,我們在不斷嘗試積累經驗教訓同時,還需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實踐經驗教訓,這沒有財政的支持是不可能實現的。目前,雖然是多方力量共同參與,但政府作為主導,其財政投入在一段時間內會成為就業公共服務順利開展的保障基礎。政府提供的就業公共服務內容是豐富多樣的,一方面,從促進經濟發展和保持社會穩定方面來說,屬于政府滿足社會公共需要必須提供的服務;另一方面,個人通過就業公共服務,實現就業,或者通過培訓,個人就業競爭力得到提升,會增加個人福利。其中每一種服務的具體實施都需要資金的支撐,所以,政府要解決就業問題就必須加大財政支持的力度,尤其在就業形式嚴峻的當下。
(二)多元化職業培訓體系的構建
就業公共服務不僅是要幫助勞動力和用人單位有效對接,更重要的是給予勞動力一種能力,一種能夠就業的能力。這種就業能力需要政府通過多元化的職業培訓體系獲得。現在的職業培訓主要是通過職業技術學校、社會職業培訓機構和某些中介服務機構來實施,機構數量少,培訓內容較單一。因此政府一是擴充職業培訓載體的機構數量;二是轉變職業培訓的觀念。職業培訓并不是一定要培養勞動力能夠謀生或者提升謀生能力的某種具體的技藝、技術,可以通過職業培訓,要勞動者轉變就業觀念,尋求多種可能的就業方式,拓展勞動力就業途徑,比較而言,后者可能更具有現實的意義。在日新月異的現代世界,傳統就業方式不斷被突破,勞動者的思想觀念必須加以轉變,否則在傳統就業方式下,就業困境是難以擺脫的。
(三)完善就業援助制度
黑龍江省針對就業困難群體實施的就業援助制度已經取得了成效,如“彩虹工程”為高校畢業生開發公益性崗位1500個;“愛心工程”為殘疾人開發公益性崗位8634個,并且針對殘疾人這個特殊群體,實施了“因人設崗”原則和實行不定時或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創新了就業援助工作的理念,拓寬了就業援助的路子。但黑龍江省的就業援助工作還存在很多問題,如就業援助資金嚴重不足,公益性崗位開發不夠,就業援助效率低下等等問題。因此我們要加大對就業援助的專項資金支持,多方拓展公益性崗位等。
(四)提高就業公共服務工作的專業化水平
就業公共服務的工作質量與其工作人員的素質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必須重視對就業服務人員的教育培訓和管理,提高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改進工作作風,提升服務水平。建議采取分級培訓的方式,對公共就業服務人員進行培訓,進一步規范公共就業服務流程、服務程序、服務標準,明確服務內容和崗位職責。
綜上,雖然黑龍江省就業公共服務建設與面臨的就業形式仍存在不小差距。但我們可以通過理論與實踐層面完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以此促進就業問題的解決,為實現穩定就業局勢與充分就業的目標做出努力。
[參 考 文 獻]
[1]信長星.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J].行政管理改革,2014(11)
[2]陳建剛.完善我國就業公共服務體系的幾點建議[J].中國行政管理,2005(5)
[3]張忠慧,蔡程.黑龍江省就業公共服務體系運行狀況分析[J].商,2013(1)
[責任編輯:王鳳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