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燕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教育局
小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培養
楊軍燕
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教育局
小學語文教學往往注重對課文內容和情感內涵的理解,而忽略了語言文字的運用練習。事實上,為了體現課標要求,語文教學中要把語文學科的工具性作用發揮出來,語言文字的運用教學必不可少。因此,要想方設法提高小學生語文應用能力。
興趣是一種無形的動力,當兒童對積累語言文字產生興趣時,才會全身心地投入,而且記憶深刻。為了激發兒童對積累語言文字的興趣,我積極鼓勵孩子們做好充分的預習,在學習生字之前,先通過翻閱工具書,或請教別人,積累生詞;到正式學習的時候,開展比一比,誰積累得多,予以獎勵。只有弄懂了意思的詞匯,孩子們才能記住。其次,我也經常找些有意思的圖片,讓孩子們自由競說,凡是用的好詞或好句,寫到自己積累本上,孩子們興致很高昂。這樣既激發了興趣,又豐富了詞匯。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索取,孩子們的積累終將枯竭,興趣也將慢慢消退。所以教師要引領孩子開闊視野,拓展識文學字、豐富內心情感體驗的空間,這樣兒童的詞匯量才會大大豐富。
我們在教給學生識字方法的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逐漸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適合自己的方法識字,逐步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并把識字的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識字帶來的樂趣。根據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語文教學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來進行,比如歸類識字法,編故事識字法,猜字謎識字法,近、反義詞識字法,編順口溜、口訣、兒歌識字法;多媒體演示識字法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自學生字,讓學生觀察生字,看字形、記字音;在猜字謎識字法中,我把生字編成謎語,讓學生在猜字謎中學習生字,既識記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義,同時鍛煉了思維能力、語言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一舉多得。如“六十天──朋”“一口咬斷牛尾巴──告”。這樣孩子們不但對識字感興趣了,還學會了怎樣積累。因我校的學生大多是外來工子弟,家長都很忙,沒時間帶孩子外出,或及時給予生活感受的指引,學生的生活除了學校就是家,孩子對大自然、社會接觸得太少,活動也太少。有的是少數民族,沒有語言環境,所以他們的生活單調、感受不多、情感不豐富,再加上有的學生年齡小,書讀得少,因此他們的“心理詞典”所儲存的“詞條”就少得很,這就影響到他們理解能力的發展和良好情感的形成。基于各方面的條件限制和安全考慮,讓學生外出多見識大自然和社會生活是不可能的,但可以通過讀書彌補這方面的不足,以此來豐富學生的情感和閱歷,提高對語言的駕馭能力。但還是要指導學生用好積累的工具,掌握積累的方法,在積累的過程中,指導學法要加強梳理,每隔一個階段進行一次“盤點”,邊學習、邊溫習,并且將所學內容條理化,歸類存檔。還要通過展示平臺來激發積累的興趣,如定時舉辦成語大賽、故事大賽等來促進積累的積極性,并初步通過展示來進行語言的運用。
聽、說、讀、寫能力是四個相輔相成的能力,聽懂、說好是理解的基礎,更是低段學生讀寫的基礎。只有理解了文本,才能在此基礎上進行說和寫的操作。因為正確的朗讀有助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如在課堂的最開始階段,我設置了這樣的環節:挑你最喜歡的句子,美美地讀給同桌聽,并且說說看你感受到了什么?在教學“別有風趣”一句時設置的環節:再仔細讀讀,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能不能把這么美的景色帶給大家?帶著不斷變化的畫面,帶著勃勃生機再來讀讀這個句子。你能不能夸夸鄉下人家的瓜架?可愛多了,語氣多自豪啊,誰也想來試試。在教學“門前”“屋后”方位詞時,能夠指導學生“真是言之有序,誰給我們讀讀這個句子。”在教學花兒依著時令順序開放時,指導學生“能不能依著時令讀讀。”在這一環節中,尤其出彩的是能夠指導學生把逗號讀好了,就能讀出“依著時令、順序開放。”給予學生朗讀指導,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在教學“雨后春筍”畫面的時候,能夠指導學生抓出“探出頭來”讀讀這個句子。朗讀能力的指導,能夠為學生的理解和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培養打好支架,讓聽說讀寫能力相輔相成地增進。
文本的核心就是語言,語文學習的核心就是語言學習,因此在閱讀教學中,依托文本加強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訓練,學生的成長很大程度上受到環境的影響,優化閱讀環境,讓生活彌漫書香氣息是我們做教師的追求。我在教學中努力為孩子創造一個優良的閱讀環境,帶領學生敲響讀書之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要想理解文章內容,掌握其寫作宗旨,必須多讀,通過讀來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而語言的積累主要靠平時的多讀、熟讀背誦,別無它法。從閱讀吸收是表達的基礎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是口語能力,還是作文水平的提高,都離不開基礎語言的積累。語文課教學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而且還要教給學生學法。使他們明確知識的積累不是靠老師硬“灌輸”來的,而是靠自己理解和吸收得來的,這就需要多讀,變他人的知識為自己的財富。為了讓孩子們愛上閱讀,我們班級制定了“摘取閱讀之星”,評“讀書好少年”等活動。這樣不但讓學生愛上閱讀,還可以從讀書中學會語言的運用,更增添了讀書的興趣。
書是無聲的,但是書是有生命的,只有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讓閱讀成為心靈的對話,通過文字讓眼前變成一片遼闊而絢麗的世界,讓他從文字中尋找快樂。
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并非僅僅局限于課堂,還應該貫徹在日常的生活中。但是課堂是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主渠道。它關系到學生的讀寫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發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將其作為重點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