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
【摘要】本文從中職學校英語教師出發,簡單闡述了如何利用心理學效應提高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心理效應 中職英語課堂
心理效應是社會生活當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某種人物或事物的行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產生相應變化的因果反應或連鎖反應。心理效應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如果我們在班級管理、教育教學中恰當運用心理效應,不僅能夠提高教育工作的藝術性,而且也會增強教育教學的效果。作為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師,我們更應該掌握與教育教學有關的心理效應,充分發揮心理效應的積極作用,克服消極影響,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實效。本文以中職英語課堂為依托,探索了幾個心理效應在英語教學中的合理運用,并以此來提升中職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利用首因效應,贏得學生的接納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第一印象有助于我們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如果你走進課堂的那一刻給學生留下的是邋遢、不負責任、瞧不起人等諸如此類的印象,就會給以后的教學道路上擲下絆腳石。
作為中職英語教師,我們同樣要贏得學生的接納,每次走進一個新的班級,我們都應該把自己的最佳狀態展現給學生,著裝整潔、精神飽滿、面帶笑容,并真誠地流露出對整個班級學生的喜愛之情。
二、普雷馬克原理,抑制課堂不良行為
在中職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和效果,除了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更要維持好課堂秩序。每個中職教師肯定都有過維持課堂秩序的痛苦經歷,試想如果連基本的正常教學秩序都不能保障,何談教學效率?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學生都無法管教,每個班級總是有那么幾個特別的“調皮學生”讓人苦惱不堪,俗活說“擒賊先擒王”,如果能“制服”這些學生,正常的課堂秩序就可以保證了。
普雷馬克原理就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利用頻率較高的活動強化頻率較低的活動,從而促進低頻活動的發生。簡單來說就是先讓學生做一些不太喜歡做的事情,然后就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了。
三、系列位置效應,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1.根據系列位置曲線的U型原理:在首位呈現的內容更容易被記住,中間的容易被忘記。研究結果表明,大腦對信息的保持率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開始階段是高效期,中介是低沉期,結尾是高效期。一節40分鐘的課,它的高效期絕對低于兩個20分鐘(共計40分鐘)的課,這就提示我們在課程進行到一半時適當短時間的休息一下,比如唱個英文歌、講個笑話、玩一個簡單的游戲等,都能幫助學生最大程度地利用課堂時間吸收消化學習到的知識。
2.教師應該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充分利用高效期。第一個高效期是在每節課的開始,要利用復習舊的知識將學生的注意力轉入課堂,或者創設一定的情景引入新課內容,為本節課的學習打下基礎。一定要避免把這段時間浪費在點名、整頓紀律或收發作業等與本節課無關的活動上。第二個高效期是在整節課即將結束時,這時一定要對新知識進行總結,這樣不但能讓學生記得更牢,而且是促進領悟和理解意義的重要時機。而在低沉期可以讓學生通過練習對新知識進行鞏固和強化,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進行進一步加工和重組。
四、遺忘曲線,鞏固教學效果
1.當天要求學生完成書面的作業鞏固所學知識。
2.利用第二天晨讀時間朗讀英語單詞及課文。再過一周后重新復習這些知識。對于每個學生,也可根據自己的時間情況,做到及時復習,對知識的學習不能從零開始。
五、避免超限效應,保持學習興趣
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在聽了牧師的演講,從起初準備捐錢到不但沒有捐錢反而從盤子里偷了兩元錢,這種超限效應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在教育中,對學生的批評表揚都不能過多,所謂過猶不及就是這個道理。
那么,在課堂上或聽講座時我們是不是有這樣的經歷?當你聽到一個感興趣的話題時,你可能期望主講人通過三個方面來闡述這個問題,而不是六個更不是十個,如果你聽到他說“針對這個問題,我有七點要講”,頓時你就會失去聽下去的興趣。同樣,如果一節課我們教授學生10個單詞,他們會努力去掌握,如果是30個單詞,學生恐怕連試圖記憶的興趣也沒有了。所以第一,每節課的內容不能太多,要適量;第二,按時下課,拖堂會引起學生的反感;第三,布置作業不能太多,如果超過學生可接受的限度,不僅達不到高效,而且會適得其反。
六、互悅機制,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時刻在向學生“兜售”自己的知識,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而對于問題學生的教育和教學就是一種說服,說服他們課堂要聽講,說服他們要按時完成作業、說服他們不能違反課堂紀律等。只是向他們提出良好的建議還是遠遠不夠的,首先必須讓他們喜歡你,否則,你的意圖就會遭遇失敗。”對教師而言,在課堂中如果學生不喜歡你,你也討厭學生,那教學就無任何效率可言。
要相信“你喜歡他,他就喜歡你”,這個互悅機制對學生而言 ,如果喜歡一位老師,老師也喜歡他,他就會喜歡老師所教的學科和知識;對教師而言,我們應當看到學生的閃光點,避免相互討厭的惡性循環,努力去喜歡一個學生,他也一定會喜歡你所教授的知識。整個班級如果都在這種互悅機制下,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隨之產生,課堂教學的高效也能實現。
參考文獻: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章兼中.外語教育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