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 要:新常態是一種新型的詞匯,是對我國現階段社會發展現狀的一種概括。所謂的"新常態"就是一種打破舊制的不同于以往的發展狀態。包括社會發展中經濟、政治、文化以及社會和生態等不同的領域。我國進入到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新階段。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也應該隨之改變,采用新策略和新方法,實現資本和價值的最大化。本文中,筆者主要對新常態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新策略進行闡述和分析,希望能夠給相關的工作人員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新常態;企業管理;人力資源;新策略
所謂的人力資源就是在企業發展的工程中,工作人員投入的體力、腦力以及心力,人力資源管理是管理學的重要構成部分,主要對人力資源的生產、開發以及利用等進行研究,最終以實現人力資源的固話,管理以及協調為目的。人力資源管理的實施主要是在市場經濟發展的狀態下進行的一種管理方式。企業在不同的發展時期,所進行的人力資源管理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進而保持活力。
一、轉變觀念,創造新型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從傳統的企業管理工作中可以看出,管理的主要對象是事。在發展的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努力去適應事,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個人服從集體。因此,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就無法充分應用工作人員的個人專長,往往忽視工作人員的興趣和愛好。但是,隨著社會的高效發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也應該有所改變。實現以人文本的管理原則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要在尊重工作人員的基礎上,適當地轉變傳統的管理觀念。工作人員的福利待遇和工作效率之間應該成正比,企業要給工作人員創造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發展平臺,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這樣才能夠使得員工全力以赴地投身到工作中。另外,企業還需要改變管理方式,加強考核力度,創新管理方式。
二、擴展人力資本,重視培訓管理,提升人力資源素質
從這一點上看,企業所擁有的不僅僅是人力資源,還是物質資源和財力資源。這三者在實際的應用中應該相互結合。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得以高效運行的重要影響因素就是擴展人力資本。企業要加強對人力資源的培訓管理力度,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可以借鑒國外的管理模式,不斷對培訓的內容進行改進和完善,無論是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還是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等,都應該符合企業發展的需要,進而提升人力資源的整體素質。這種人力資源管理方式才能夠符合新常態下社會發展的需要。企業的發展要求各種不同的人才,其中以綜合型人才為主,另外,人力資源的素質也是企業考慮的重點。
對于不同類型的組織來說,人才的競爭直接關系到組織的競爭形勢,這也是社會發展新常態下,人們接受的一種相對比較普遍的現實。在組織之間,對人才的競爭有明確的定義,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往往會根據字母或者是符號的形式來進行人才的分類。在不同的領域之間要采取不同的人才培養方式,員工的培訓工作要做到經常化和規范化。企業的培訓人員可以根據企業的發展需要以及社會發展的形式來對員工進行實時培訓,使得人力資源的素質要符合我國社會發展的需要。雖然在培訓中會受到傳統經濟以及培訓方案的影響,但是企業的管理應該盡量克服這些方面的內容,提升培訓的效率。
三、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的經濟效益相結合,建立有效機制
現如今,企業的薪酬制度比較單一,以至于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受到嚴重的限制,久而久之就會造成人力資源流失的現象,企業的發展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因此,企業在進行人資資源管理的過程中,要盡量強化激勵政策,構建相對多元化的分配體系。在薪酬分配上要針對員工自身的技術水平和操作水平,建立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為了實現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高效性還應該將獎懲制度進行貫徹和落實。這樣才能夠在留住人才的基礎上發揮企業的優勢作用,給工作人員創造更加穩定的發展空間。另外,企業的發展模式本身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自由行,可以采用股份制的形式來保留人才。總之,在實際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需要將管理方式和內容和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結合。
四、建立科學有效的人力資源配置機制,發揮人力資源的價值
企業在選拔和任用人才時要根據自身發展的特點來進行,人力資源的配置工作至關重要,需要打破人資身份、界限以及各種差異來進行對人力資源市場進行配置。企業對于經營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比較缺乏,需要對競聘上崗制度進行優化配置。具體來說就是將不同的人力資源配置到不同的工作崗位中,讓人力資源發揮自身的優勢作用,為企業的發展貢獻自身的力量。從企業人力資源的配置工作上可以看出,主要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第一,要根據能力定位的要求來實現人員的配置,不管啟用新人,實現能力定崗,進而創造新的增長點,這也是現代企業發展中所采用的重要思路。
第二,要根據結構觀點來配置人才,這樣可以使得工作人員配置更具合理化和規范化。同時也應該考慮個人因素,取長補短。
第三,流動的觀點,即發展繼承原則和交流原則,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的配置要適當進行交流,兼顧發展和繼承。
五、關心員工,注重人際氛圍的和諧
熱愛自己的員工是經營者之本。一個優秀的企業家,只有做到了讓職工們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和具備了充足的自信之后,才有可能與職工們產生內心的共鳴,事業才能發展。理解是人天生就具有的一種欲望,人一旦得到理解,就會感到莫大的欣慰,更會不惜付出各種代價。人最大的愿望是自己能得到真誠的關心和重視,如果企業家能真誠關心員工,便可以達到使員工愿為自己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效果。關心員工要從兩方面人手,一是關心員工的家庭,一是關心員工本身。同時在管理過程中,要尊重員工的需要。
六、總結
總之在新常態的大背景下,現代管理理念和實務在不斷發展,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發生了轉變,既要采取資源管理創新的手段,還需要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這樣才能夠促進社會主義社會的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慧.淺談培訓與開發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科學之友,2012(05).
[2]蔣文艷,周穎.論培訓與開發系統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地位[J].中國市場,2012(40).
[3]白汗增.淺談企業職工培訓與人力資源開發[J].企業研究,2012(16).
[4]王利紅.我國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探討[J].經濟視角(下),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