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健美
(遵義醫學院藥學院,貴州 遵義 653000)
PBL結合病案討論式教學法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高健美
(遵義醫學院藥學院,貴州 遵義 653000)
目的 探討PBL結合病案討論式教學法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以我校2011級、2012級四年制藥學專業兩個本科班為研究對象,2011級(60人)為實驗組,2012級(58人)為對照組,實驗組采用PBL結合病案討論式教學法,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課程結束后,對兩組進行成績分析和問卷調查。結果 實驗組理論與技能考試成績及對教學法的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PBL結合病案討論式教學法優于傳統教學法,值得在藥學專業藥理學教學中推廣應用。
PBL教學法;病案討論式教學法;藥理學
PBL教學法是一種在教學過程中啟發學生回答一系列問題,并深刻理解問題實際意義的教學方法,被廣泛應用于高等教育教學領域,特別是專業課教學中[1,2]。病案討論式(CBS)教學法是以案例為引導,學生圍繞案例研究、討論,主動尋找解決方案的教學方法[3]。將PBL教學法與CBS教學法應用于藥理學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能動性,通過對臨床病案的討論、分析,將抽象概念具體化,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提升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藥理學是聯系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醫學與藥學的橋梁學科,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目前,醫學、藥學專業學生主要通過藥理學課程學習藥物治療基本理論。該課程與臨床聯系緊密,且概念抽象、藥名多、藥物別名多、藥物作用及其機制多、用途多、不良反應多,傳統教學法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教學效果不佳[4]。如何使學生掌握藥理學基本理論并幫助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基于此,我們對PBL與CBS教學法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初步探索,現報告如下。
選擇我校 2011級、2012級四年制藥學專業兩個本科班118名學生為研究對象,2011級(60人)為實驗組,2012級(58人)為對照組。兩組授課教師、年齡、性別、教材、教學大綱及學時數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均以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藥理學》(6版)為教材,現以“抗心絞痛藥”章節為例進行闡述。對照組采用傳統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法,實驗組采用PBL結合病案討論式教學法。選取案例為:患者,男性,64歲,工人。主訴:胸痛反復發作兩年,一小時前復發。現病史:高血壓史14年。兩年前開始,劇烈活動后感心前區疼痛,發病初期,停止活動、休息后胸痛可自行緩解,但發病一年后,需用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等藥物治療,胸痛才能緩解。今晨大便時,突發心前區劇烈疼痛伴胸悶、憋氣,胸痛向左肩背部及左上肢放射,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無明顯緩解。體格檢查:面色蒼白,面容痛苦,皮膚潮濕,呼吸急促;心率96次/分,血壓160/100mmHg,ECG提示ST段抬高。提前7天將此病案發放學生,將學生每 4~6人分為一組,要求以小組為單位查閱文獻、集中分析討論,并做好記錄。教師在此期間隨時監控并進行指導和啟發。課堂上每組選一名學生匯報發言,其他學生做補充,并回答其他小組的提問。匯報完畢后,再進行評價,最后由教師總結。
課程結束后,對兩組進行成績分析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本課程采用的教學法是否有利于調動學習積極性,是否有利于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溝通和團隊協作能力。要求學生以無記名方式填寫,統一發放問卷,統一收回,問卷有效率和回收率均為100.0%。
采用SPSS 10.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調查結果表明,實驗組考試成績及評價結果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 1、2。
表1 兩組期末理論考試和技能考試成績比較(±s,分)
組別 人數 理論考試成績 技能考試成績對照組 58 75.4±3.6 72.3±4.2實驗組 60 86.4±4.5 87.1±3.4

表2 兩組對各自教學方法的評價[n(%)]
目前,我國醫學教育正處于先進教育理念、現代醫學模式及現代化教學方法不斷挑戰傳統醫學教育模式的時期[5]。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PBL結合病案討論式教學法正是打破了傳統以教師為中心填鴨式教育為主的教學模式,是一種“授之以漁”的教學,對于藥理學這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非常適用。
在藥理學教學中我們得出結論,PBL結合病案討論式教學法要求教師熟練掌握藥理學及相關學科基礎知識,具有良好的組織能力,具有較高素質,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教師要精心準備與教學相關的問題和案例,病案設計要難易適中,通過經典案例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展開討論,并能夠聯系相關學科知識,真正做到溫故知新、舉一反三。在討論過程中,時常出現學生觀點沖突的情況,此時可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和評價,提高其團隊協作能力。教師通過示范、提示、鼓勵等方式引導學生解決問題,適時補充基礎知識,幫助學生理解和運用知識。
PBL結合病案討論式教學法強調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有利于增進師生互動,提高教學質量。臨床病例形象、直觀的特性,使抽象的藥理學理論具體化、生動化,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易于學生理解。學生通過查閱文獻、調查及分析,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PBL結合病案討論式教學法以經典臨床案例為基礎,以問題為切入點,在教師啟發下,學生互相學習、積極探索、有效溝通以更好地解決問題;在強調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臨床思維,提高其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6]。
在藥理學教學中運用PBL結合病案討論式教學法,提升了教師教學水平,實現了教學相長,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高。
[1]許莉,崔宏霞,孫超,等.PBL教學方法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08,5(27):94-95.
[2]王大文,戚昕,衣桂花.PBL教學法在醫學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2003,39(4):379-380.
[3]李婧.PBL與CBS相結合教學模式在心電圖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現代醫藥衛生,2009,25(23):3669-3670.
[4]龔其海,楊丹莉,石京山,等.《藥理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中國醫藥指南,2011,9(9):310-311.
[5]朱大喬,周秀華,劉燕燕,等.問題討論式教學在《內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5):370-371.
[6]王艷蘭.PBL教學法結合案例教學法在老年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14):135-136.
G424.1
B
1671-1246(2015)01-00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