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斌
?
大學生人際交往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文|侯斌
目前大學生需要針對的一個關鍵性問題就是創建良好的人際關系。該文從心理學的視角分析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功能,探尋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針對各種問題,從學校和大學生自身兩方面提出對策,有助于當代大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人際交往,提高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適應大學生活。

自我意識太強。不可以對別人進行進一步地了解,不可以以他人作為視角思考和理解問題;因為經濟基礎存在差異性,一些學生的層次感出現;缺少分享的意識,體現出獨占的思想;存在人性與霸氣的個性,不寬容他人。
封閉自我。交際的范圍較窄,無論是由小學升中學,還是由中學升大學,由于某種原因,僅僅限制于跟本校、本級、本班的人交往,性格比較內向,不懂得跟別人交往的技巧,僅僅是一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從而不重視提高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
猜疑太多。總是太多地揣摩他人的話語,懷疑的地方比較多,可能一直在想是不是在評價我;不可以跟他人全身心地投入交往中,表面上看似有不少的朋友,可總是認為別人未能夠真心地對我好,一直認為人心難測等,因此對他人會有一定的顧忌。
情緒化嚴重。自我調節與控制能力缺乏的一種體現就是情緒化,這在人際交往中體現為欠缺和稚嫩。一部分學生在發脾氣的時候常常對其他的同學構成傷害,從而使彼此之間的隔閡加深。
自卑感較強。在人際交往當中,一些學生比較困難。像是感覺自己長相差、沒有口才、學習不理想,也不幽默;一部分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比較差,常常感覺到總是不如別人,在大學階段感受到一種失落;一部分學生由于自身家庭的經濟基礎比較差而出現封閉、憂慮、自卑的心理。
技巧與經驗不足。語言技巧缺失,不可以委婉地說“不”,導致難以有效地處理問題;說話缺少考慮,常常導致一些誤會;不懂得結合對象與環境的改變選用表達的禮節與形式等。
以學校作為視角
將交際的教學理念融合在各個專業的教學當中。借助一些專門性的培訓或者是德育課程,實現對學生人際交往方法與技巧的培養。根據一些專業課程,像是組織行為學等對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進行模擬,尤其是注重學生協作意識的提高。
注重培養學生的情商。實踐表明,“智商高”以及“學習優秀”的學生不一定在將來的工作當中被提拔或者是重用。而那一部分“高情商”的學生常常可以迅速地獲得同事以及領導的肯定。倘若智商和情商有非常高,那么他就可以變得更加游刃有余。因此在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上,教師應當注重學生情商水平的提高。
在培養學生人際交往方面,教師應當體現自身的重要價值。教學就好比是一門藝術,因此要求進行創造;教學是一門科學,因此要求探究;教學也使一種事業,因此要求獻身。教學需要有效地統一這三者。教師應當對學生以后的發展與進步負責人,以及對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負責任。不管是任課教師,還是班主任教師,不管是從事教學的教師還是學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者,都需要這樣。
有效地體現德育課的功能,發揮教學主渠道的作用。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德育課的教師務必清楚人際交往的重大意義以及需要堅持的一些原則,像是互利互助的原則、待人寬容的原則、尊重和平等的原則、誠實守信的原則,與此同時,也應當注重交往的方法與技巧:一是注重自身得體的舉止;二是注重應用藝術性的語言。
以大學生自身作為視角
積極主動。每一名大學生隱藏的內心世界恰恰是他人想要探究的秘密。通常而言,只有積極主動地暴露自己,才可以跟別人實現融合。像是在你對他人友好、接納、支持的時候,別人也會這么做。懂得跟別人交流和溝通或者是共同娛樂,可以實現情感與思想上的統一。
真摯待人,平等相處。真摯待人,平等相處是大學生進行人際交往的前提條件和基礎,大學生間有著一定的差異性,然而大學生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平等,不鄙視弱者也不迎合強者。無論是從生活上,還是從學習上,都應當互相幫助,一起解決問題。并且,誠懇的態度與真摯地贊賞都可以增強互相之間的信任和了解。
端正態度,謹慎謙虛。想要做到這一點,最為根本的在于合理地認知自己的以往,忘掉曾經的陰影或者是成就,以大學的生活當作新的立足點,對周圍的事與人持冷靜的態度,確保理智與平和的情緒,對人謙虛。
互助合作,公平競爭。在一樣的環境當中生活,少不了互相之間的合作。你需要熱情地接待舍友親人的來訪;自己聽音樂的時候盡量調小聲音或者是戴上耳機;在別人睡覺的時候,盡可能地不說話。在進行競爭的時候,提倡公平性,不但競爭,而且也互相合作。
換位思考和互相融合。在生活實際當中,往往因為一些原因而難以更好地對別人理解。然而,在你以別人作為視角思考問題的時候,往往就可以對他人的一言一行進行了解,從而能夠比較自然地理解別人,縮小跟別人心理上的距離。并且,所有的個人都具備根據自身愿望生活以及保留自身建議的權利,互相之間需要靠自身的觀念使別人受到影響,并非強制性地使他人改變。倘若能夠做到時刻理解和尊重他人,不苛求他人,那么就能夠使誤會減少,進而實現心理上的融合。
總之,作為一名在校的大學生來講,務必時常地對自身的行為活動進行反思,懂得歸納與發現自身在人際交往當中面臨的不足和缺陷,并且應當學習人際關系處理好的同學,從而在潛移默化當中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當然,這個過程是長時間的,并非一蹴而就。大學生只有不斷地總結,才可以完善自我和走向成熟。
(作者單位:曲阜遠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