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菊香
【摘 要】言語交際離不開言語情景,當學生沉浸在豐富的、持續不斷的外語環境中,才能讓學生耳濡目染地感覺外語的氣息,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英語;情境創設;優化教學
精心創設各種教學情境,進行課堂情境教學,可以讓學生置身于豐富的、強化的、持續不斷的情境中,這不僅降低了教學難度,也能有效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對教學內容記憶深刻。因此在小學英語教中,教師應結合教學需求,想方設法地為學生創設一個形象逼真、善于交際的語言環境,給學生提供思考的智力背景,激發他們的表達欲望,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
一、肢體語言,激活思維
小學生一般都比較愛玩、喜歡三五成群的嬉戲打鬧,又愛好模仿別人的動作、語言等。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的這些特點,運用肢體語言進行情境教學,運用豐富的肢體動作可以幫助教師把所要表達的內容充分、準確的形容出來,能把枯燥難懂的單詞用夸張、形象的肢體動作進行補充解釋,讓小學生不由自主的跟著模仿,使課堂氛圍輕松活潑,從而喜歡上英語課。
例如單詞“chicken”,教師可以用手臂示范小雞扇動翅膀的動作,同學們看著很有趣,紛紛學著做起來。同樣很多單詞都可以用手上動作表現出來,如單詞“goodbye”可以引導同學們做再見的手勢;再比如雙手合掌放于耳邊,閉上眼睛可以準確表達“go to sleep”這個詞組的意思,“have meals”可以演示成用手拿筷子,做吃飯狀,易于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加深學生對詞語的記憶,也能增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課堂教學變得生動、形象。
二、融入生活,學以致用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熟練運用英語的能力,引導學生將課堂所學的內容運用到日常實際生活的課外中去。例如用英語“Nice to see you!”愉快的與教師和同學們打招呼。教師要盡可能的創造學生進行語言實踐的機會,鼓勵學生大膽開口,勇于和他人用英語交流,在課堂上努力創建生活場景,千方百計給予學生鍛煉的機會。
以蘇教牛津版英語三年級上冊《This is my father》一課為例,為了讓學生對家庭成員的英語表示方法記憶深刻,筆者以一段生活化的口令再加以圖片來表示:最忙碌的是爸爸, Father,my father,This is my father;親愛的媽媽是mother,my mother,This is my mother;調皮的兄弟是brother, my brother,This is my brother;文靜的姐妹是sister,my sister,This is my sister。然后在Lets say環節,讓學生反復地模仿和練習“Hello! This is my …….”“ Nice to meet you.”的句型。
當然,教師也應指導學生注意英語發音時的升降調,對一些比較難以學習的地方可以多次重復,加上形象的肢體語言,可以頓時讓原本死氣沉沉的課堂變得靈動、鮮活起來。
三、巧借多媒體,再現實境
教師在英語課堂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情境教學,多媒體技術有著操作便利、視覺直觀的優勢,它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將圖像、影像、文字等直接展示在學生面前,把自然界中的聲、形、色等逼真的呈現在師生面前,最大程度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三年級第四單元story time教學版塊時,我在課前首先將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生日歌《happy birthday to you》,進行了改編:good morning to you,good morning to you,good morning ,dear father!good morning, dear mother!并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了真人演唱的歌曲,在輕松美妙的音樂中學生都跟著老師慢慢哼唱起來,也讓學生牢牢記住了本課課文中的重點詞匯father和mother。在接下來的環節,教師還可以結合magic eyes,通過聽聲音辨認人物,調動學生的聽覺感官,引出Mike,進行Mikes family教學的鋪墊。
可見,多媒體的引入可以大大擴展教學容量,為學生們開辟一個妙趣橫生的學習空間,使教學過程變得形象、生動,學習英語成為了一種樂趣。
四、游戲化教學,活躍氛圍
小學生是活潑好動的,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要講課的內容,設置一些能提起學生上課積極性的游戲環節,讓師生處于寓教于樂的環境中,使教學在輕松的氛圍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Look at me》一課時,為了讓學生能聽說、認讀人體各部位的名稱,筆者開展了如下游戲環節:
游戲一:依次出現小動物的身體各部分,如出現“鼻子”,伴隨著緊張的“嘀嘀”聲一隱一現,限學生在十妙內說出顯示部分的單詞名。
游戲二:This is my hand. Nice to meet you. (邊說邊與學生2拍手);This is my finger. Nice to meet you. (邊說邊與學生3打響指);This is my foot. Nice to meet you. (邊說邊與學生4跺腳)。
游戲三:把塑料拼圖打亂放在地上,請一位學生發指令,其余學生按指令跳到相應的拼圖上,看誰反應快。
雖是一個課堂小游戲,但有氛圍和互動,讓學生在寬松的教學情境中記住了新單詞、新句型,也培養了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
總之,不同的教學內容需要使用不一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實踐也證明,教師要因地制宜,根據教學的實際需求盡可能創造形式各樣的情境,讓學生學得輕松,教師教的自如,就一定可以取得教與學的最理想效果。
【參考文獻】
[1]吳衛衛.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創設教學情境[J].學生之友,2011,18:22
[2]李倩.談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情境教學[J].小學時代,2012,6:78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