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珺
摘要:在高職鋼琴教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對于鋼琴手指觸鍵的基本概念,一些教師和學生的觀念是錯誤的,也說明教學中對基本概念的教育重視不夠。本文論述了鋼琴教學中手指功能訓練的正確概念、原理和目的,旨在減少有關謬論的流傳。
關鍵詞:鋼琴教學 觸鍵 手指功能 原理
一、問題的提出
筆者在高職鋼琴教學過程中,常常聽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論,如:“彈鋼琴手指必須樹立著擊鍵”,“必須用力去點擊琴鍵”等等。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一年級學生中調查,回答選項題“演奏鋼琴中你認為手指如何擊鍵才是正確的:1.指尖樹立著擊鍵;2.可以隨意擊鍵;3.根據需要表達的音樂形象擊鍵。”40份有效問卷中選擇1和2的24人,占比60%,說明持有錯誤概念的人有很多。以關鍵詞“鋼琴教學、手指、功能訓練”在中國知網文獻數據庫搜尋的結果,按主題詞排序前16篇文獻中有4篇期刊文獻閱讀點擊率較高。閱讀全文發(fā)現沒有一篇論及正確手指訓練的概念和原理。由此認為我們在高職鋼琴教學中對 “手指如何觸鍵及其作用”等最基本觀念的講解是非常忽視的,有必要加以重視和研討。
二、鋼琴教學中正確手指觸鍵的觀念
趙曉生在《鋼琴演奏之道》之《琴訣篇》中描述:“琴者一器,聲色無窮。指觸變動,纖毫之功,疾落緩按,輕點重沉,深擊浮摸,迥然不同。平指淺吸,虛音朦朧,迅發(fā)奮起,金石錚錐。柔力綿綿,詠歌融融。” 這一論述充分指出,鋼琴演奏中手指觸鍵的方式是豐富多彩的,可以是指尖樹立的點擊,也可以是指腹觸鍵;可以有重重的深擊,也可有綿柔的撫摸。手指如何擊鍵完全是根據鋼琴曲所要表現的“音樂形象”為主導。
鋼琴曲是以音樂形象來反映人們的情感和對現實世界的感知,其思想內涵和情感意象是豐富多彩的,需要豐富的彈奏技巧去演繹作品的內涵。單一的擊鍵觀念都是錯誤和僵化的觀念,表達不同音樂形象需要采用不同的手指擊鍵技巧和彈奏方式。
三、鋼琴教學中手指功能訓練的原理和目的
鋼琴被譽為樂器之王,在所有的樂器中它的音域最廣,幾乎涵蓋了一個大型樂隊中從低音提琴到短笛的全部音樂。鋼琴的音樂功能最全,可以創(chuàng)造和表現出各種音樂形象。高超的鋼琴演奏者無異于在操控一個大型樂隊。
鋼琴教學中最基礎最重要的基本技能是手指彈奏掌控鍵盤的能力,這是一切鋼琴彈奏技巧的基礎。正如法國鋼琴家瑪格麗特朗所說:“五個手指的機械訓練對我是一把打開一切技巧之門的鑰匙”,因此了解和遵循手指功能訓練的原理是鋼琴學習者唯一的必經之路。
(一)鋼琴手指基本功的概念
鋼琴手指基本功指的概念是:手指在彈奏鋼琴鍵時應該達到的機能狀態(tài)和作用效果。例如手指在琴鍵上站立的的基本功,就是要求手指在擊鍵那一刻“要穩(wěn)定地站在琴鍵上”,具有穩(wěn)定性和固著性,沒有搖擺、滑動或是拖拉的感覺。鋼琴教學中“手指能在琴鍵上站立”的要求,往往被一知半解的人誤解為“彈鋼琴手指必須樹立著擊鍵”。而“穩(wěn)定地牢固地擊鍵”要求也會被誤解成“必須用力去點擊琴鍵”。教師在講解基本概念時一定要充分詮釋和示范,以免謬論流傳。
手指基本功按學習的順序來說主要有:手指站立、手指走動、手指跑動和跳動。基本功打牢固后再開始逐步練習音階、琶音及和弦。具備了一定的手指功能和技巧才能演奏出音符清晰、均勻、流暢的樂句,繼而才能將音樂作品的風格、情感等特征準確的表現出來。
(二)鋼琴手指基本功的訓練原理
手指觸鍵基本功每一項內容都是后一項技能的基礎,在沒有打牢固基礎時不要急于進行后一項的訓練。手指演奏鋼琴并不是與生俱來的手指功能,而是需要慢慢學習逐步鍛煉而獲得的一種機能,這種機能的獲得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和不間斷的練習才能建立的。猶如嬰兒從爬行開始,學習坐起、站立、走路、跑動、跳動的肢體功能,都是隨著嬰兒身體機能慢慢發(fā)育而逐步獲得的。作為高職學生手指雖然已發(fā)育成熟,具備了一定的獨立能力,使學習鋼琴演奏有可能“速成”,然而手指基本功能的訓練依然必須按照人體機能發(fā)展規(guī)律來進行教學和訓練。如果嬰兒還不會站立就要他學習走路,這是荒唐可笑的事。但是在鋼琴教學中有些教師就會犯這樣的錯誤,在學生沒有獲得基礎功能的情況下就開始練習后一步的技能,布置練習曲時容易疏忽學生的個體差異情況,統(tǒng)一練習規(guī)定的曲目。這些情況都會導致基礎達不到要求的學生無所適從,從而形成學習的遲滯和學生手指機能的紊亂。
(三)手指基本功訓練的目的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流傳千古,一個砍柴的樵夫鐘子期能夠聽懂彈琴者俞伯牙通過琴聲表達的情懷,那是因為琴聲的豐富多彩能夠創(chuàng)造出不同音樂形象,準確抒發(fā)出人們心中情感的內涵,可以直接觸動人們心靈的訴說。
音樂形象的創(chuàng)造是靠各種音樂元素和演奏技巧綜合形成的,然而一切音樂技巧都是建立在高超的手指基本功能技巧基礎之上的。僅僅手指觸鍵的方法就有觸鍵的弧度、高度、力度、速度、深度和觸鍵角度的變化,不同觸鍵技巧形成的音色特點不同。從用指尖觸鍵到用指面部位觸鍵,每一變化層次都可以產生細微的音色變化。手指越立起,音色越明亮。而指面越平坦聲音越柔潤,實際演奏中要隨著樂曲表達的需要而變通。
如果學琴者手指觸鍵的技巧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就不可能掌控鋼琴鍵盤,也不可能演繹出豐富的音色效果,即使是對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感內涵充分理解和共鳴,也找不到適合的演奏方法創(chuàng)造準確的音樂形象來詮釋作品。我們重視和強調手指基本功能訓練的正確觀念,也是為了教學者和學琴者都要遵循科學的規(guī)律,通過自覺的學習和訓練,最終從必然王國到達自由王國的境界。
參考文獻:
[1]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9.
[2]高陽.鋼琴教學中手指能力的訓練[J].戲劇之家,2012,(08).
[3]趙俏.淺析鋼琴教學中手指能力的訓練[J].黃河之聲,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