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祥 梁勝敏 潘曉
【摘 要】互聯網絡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就像一把雙刃劍,為了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隨著Emal、MSN、QQ和博客等網絡工具的不斷應用,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深刻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應用這些網絡工具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自2009年以來,微博這種網上交流工具正如QQ樣,越來越多地走進了大學生的生活,微博以其豐富多樣的內容、便捷的交流渠道受到了當代大學生的普遍歡迎和青睞。
【關鍵詞】微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自微博推出以來,微博的一些特點非常符合大學生的習慣和生活的步伐。特別是在90名大學生,他們有獨特的時尚個性,毫無疑問成為使用微博的主體力量,推動了微博的影響不能忽視。微博正好也滿足他們這樣的要求,滿足當代大學生個性發展和豐富的生活。因為他們沒有社會各方的壓力,沒有固定的愛好,充足的時間和充裕的物質條件使他們的大學生活節奏相對穩定,可以使用微博更多的心情和狀態。
一、微博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影響的實證分析
1.當代大學生使用微博的基本情況
微博作為一個新時代的產物,具備與博客、QQ、BBS等以往傳播手段的不同特點和功能。它的出現非常受大學生們的青睞。根據調查顯示,91.7%的大學生注冊微博,3.1%的學生說他們已經注冊了微博。這意味著在大學生微博影響力正在逐步擴大。為大學生注冊微博調查顯示,大學生使用微博的時間超過1年的71.6%,6 - 12個月為17%,1 - 6個月的11.4%。這個課件,因為大多數學生更微博使用時間的增長,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使用微博。27.3%選擇了轉發評論,27.3%選擇了原始,這表明大學生參與微博非常高,微博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與別人交流的新方式,學生可以自由地表達,暢所欲言,它可以提高大學生與他人交往。有43.2%的人選擇了旁觀者,這部分學生沒有轉發評論和原始的交換學生參與度很高,但他們也證明了旁觀者的微博內容在一個微妙的影響。
2.微博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
中共中央、國務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要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等形成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姥姥把握網絡思想政治的主動權。”這充分表明了我們黨和政府對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關心和重視。在網絡時代,加強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基礎工程、社會工程,是關廣大青年學生的健康成長,事關國家和民族的前途與命運,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二、對思想政治教育者帶來工作機遇
1.對大學生自身的積極影響傳播正能量的重要媒介
校園微博紅傳播正能量。微博憑借自身的力量受大學生的青睞,對當代大學生的另一重要途徑傳播正能量。調查顯示,新浪、網易、搜狐等知名門嘴打開國內高校官方微博超過一百。此外,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包括大學輔導員,開設了自己的微博上,許多大學生的關注和好評。在自己的微博發布一些積極的紅色信息,有效指導微博熱難題相關討論,牢牢把握網絡輿論的概念。而大學生通過關注學校和老師的微博,可以及時了解學校官方和權威人士的問題和建議,幫助他們正確識別網絡信息,查看問題更理性的態度。微博也是一個重要的平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在大學生活中,似乎有一個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天然屏障,學生的心理自衛,往往不愿意與思想教育老師徹底的心,這也使得堅硬的心,在教師和學生成為知心朋友。但是老師通過微博和瑣碎的生活,社會熱點、軼事等問題與學生平等的交流,學生認真傾聽,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解決學生的問題在現實生活中,為了獲得更多的支持和信任的學生。特別是條件下的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便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過微博提供了一個開放互動的平臺,并實現與大學生的交互在任何時間和及時指導,可以更有效地發揮作用的疏浚,指導和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同時,老師也可以通過微博的個人生活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看到三英尺的平臺在老師的“面子”,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實現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還可以幫助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為思想政治教育培養情感的基礎。
2.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
互聯網的發展增加了方便獲得信息和及時性,網絡是大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讓微博的出現也為我們提供了新的快捷方式,成為大學生獲取各種各樣的信息,了解世界的一個主要方法。由于使用微博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教育者和受教育可以通過移動電話、網絡、視頻、語音、文字交流,比一個QQ群更方便和高效的交流平臺。教育者發布一條微博,受關注學生會同步接收,簡單,快速。
3.豐富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傾向于權威,傳統渠道,而微博內容來源既有權威和正統的渠道,又有非權威來源,非正統的渠道,其信息資源極為豐富,更新速度快。不管是思政教育者,還是大學生都可以打開微博主頁詳細的了解新聞,關注社會熱點,獲取信息,公眾輿論,掌握動態,這使得大學生,提高信息的及時性,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擴大學生的知識,增加知識的擁有教育工作者教育,可以更好地和學生討論夜總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4.完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長期以來,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堅持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向大學生灌輸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是目前的教育發揮其優勢的同時,也在存在一些局限性,容易產生消極心態大學生的和逆反心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時性。傳統的課堂教育引用了后來博客,校園BBS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上已經很不上時代的發展。微博的出現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新的方向。微博強大的技術功能和特點滿足了大學生展示示獨立個性、抒發個人情感和個體自主發展的需要,那些受到普遍關注的校園和社會熱點同題,大學生們非常樂于在微 發表自己的觀點、意見,進行交流、討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關注”、“跟隨”自己教育對象的微博,了解其即時狀態,把握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心理需求,并根據每個受教育者的具體情況制定教育計劃、選擇教育內容,從而實現因材施教,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有效性。
三、結束語
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不斷地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才能更好將微博這個新載體運用于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當中。只有通過建立一個政府加強監管、學校重視教育和引導、大學生自覺自律的多覆蓋面、廣深度、信息承載量多、富有中國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才能更好的依托微博這個新媒體交流平臺,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對象之間的雙向互動,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促進大學生的成長、學習和成才。
參考文獻:
[1]中國青年報,民調:94.3%青年表示微博已改變自己的生活[N].中國青年報,2010-08-24
[2]趙迎歡,吳峰等.“當代大學生特點及環境影響”研究報告[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1):108~110
[3]黎小紅.微博如何應用與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新浪微博為例[J].南方論刊,2012(04)
[4]方宏建,杜亮.以微博為載體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1):53-54
注:本論文系2014年廣西高等學校科研項目《微博視野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課題編號為:LX201435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