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燕
《英語課程標準》對初中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求學生能根據圖畫或文字所提供的信息,圍繞文章的話題或主題,綜合運用已學語言知識寫出文章。但是,現在的初中生英語寫作能力卻不容樂觀,主要問題是教師的寫作教學模式陳舊,對學生的寫作能力缺乏有效的訓練。因此,教師要科學有效地幫助學生突破寫作難點,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寫作策略,讓學生成為寫作的主體,從而有效提高英語寫作教學質量。
初中英語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受到聽、說、讀、寫的全面訓練,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形成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要培養學生這種綜合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重要手段。
那么,如何將寫作訓練與學生的真情實感、興趣和需要聯系起來?如何有目的、有計劃地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掌握英語寫作的策略和技能呢?這確實是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本文將結合上述問題談談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對策。
一、輸出前的輸入
1.通過聽力促進寫作
寫作是日積月累的過程,學生要寫作必須要掌握一定量的詞匯,因此,要加強單詞、詞組、句子和段落的聽寫,在聽的基礎上設計有關聽與寫結合的練習,如:聽寫填空、正誤判斷并糾錯、聽后筆述句子、根據所聽內容概要寫作、模仿寫作等。聽寫結合既能練聽又能練寫,一方面檢查聽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練寫的準確和速度,鞏固所學內容,強化寫作能力。
2.通過口語促進寫作
學生口語句型結構和表達方式往往是他們學習寫作的基礎,這強調了寫作水平與口頭表達能力間的聯系。教師在教寫作的同時,必須幫助學生提高和豐富口頭表達技能,因為口語中常包含許多書面語的結構。教師可采用以下方式將口頭表達與寫作結合起來。
通過師生間的交談、小組討論等形式幫助學生確定寫作框架,并豐富寫作內容。例如,在教學教材Go for it, Book7 Unit8 When is your birthday?后,要求學生寫“My birthday party”這一與課文話題有關的作文題。寫作前教師可采取以下步驟幫助學生挖掘題材:
①師生間的交談。
教師可提出諸如what、where、when、 how、why等形式的問題,促進學生思考,幫助其打開頭腦中的材料庫。
②小組交流。
以四人一組交流,每個學生都說說“My birthday party”,然后選出最好的一個上講臺前交流。
③學生根據提綱和小組交流情況進行擴展寫作。
3.通過閱讀促進寫作
從輸入輸出的角度來看,閱讀是語言輸入,是寫的充分鋪墊和必經之路,而寫是讀的思維后果,是對獲取的語言信息進行整理組織和實際運用的過程。有學者認為,閱讀的內容和方法直接影響寫作水平的提高。從閱讀到寫作不是簡單地將輸入的材料拿來就用,而是經過大腦的處理,產生從閱讀到寫作的轉移。
二、利用反饋與評價,促進英語寫作教學
反饋與評價在英語寫作教學中能使學生和教師了解教與學的情況,從而促使教師改進教學的方式和進程。學生完成作文后,可通過以下方式反饋和評價:
1.學生自我評價
葉圣陶先生說:“改的優先權應屬于作文的本,所以我想作文教學應著重培養學生自己作文的能力?!睂W生完成作文后,教師要激勵學生自我反饋和自我評價,教師首先給出一個評價標準,如:篇章結構是否清晰、時態語法是否準確、詞語運用是否無誤等,學生根據評價意見對自己作文進行第一修改,并給出評價。
2.學生相互之間反饋與評價
傳統的作文評價是以教師為主,評價的權利在教師手中,教師是權威,學生的任務是寫作文,教師的任務是批作文。新課程要求學生參與到學習的評價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參與作文的全過程。學生通過互評互改,使習作的一個個字眼、一句句話語進入閱讀視線,不僅實現了習作被人閱讀的實用價值,也使讀者與作者產生共鳴,形成學生間的交流局面,從而在閱讀、交流中學會鑒賞,取長補短,培養了作文評改能力,提高了寫作水平。
3.師生間反饋與評價
教師的評價是反映學生在寫作上的不足,為學生指出改進的策略和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使他們不斷得到激勵,從而產生并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激發其進一步寫作的動力。教師針對不同層面、不同基礎學生各選一至兩篇習作,利用實物投影儀,把學生作文呈現出來,師生一起來評改。這樣,每個層面的學生都可找到自己的參照文,在這樣的評價活動中,學生既聽又動腦,培養了評判能力,也訓練了思維。學生在經過評價及修訂后,教師就以多種形式進行成果展示,如:班級墻報展示、文章裝訂成冊等,使學生獲得成就感,促進其寫作的興趣,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初中英語教學是英語教學的基礎,而寫作訓練又是英語教學的重頭戲和難關。學生過了寫作關,學習的能力和興趣就會水漲船高。所以英語教師在寫作教學上要多動腦筋,創造性地利用課本和其它教學資源,有效地結合聽、說、讀的訓練,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寫作策略,讓學生成為寫作的主體,從而有效提高英語寫作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