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芳
如何提高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是一個簡單、現實的問題、但也是一個復雜、難以回答的問題。對于這個問題最忠實也簡單的回答是:“多說”。然而如何多說呢?事實上,在《英語新課程標準》中,對學生“說”的技能培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英語學習中,口語表達能力應該是重中之重。英語學習是語言的學習,學習語言為的是交流與表達,因此在小學基礎教育階段,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應作為教學的重點之一。
實踐表明,作為一種教學策略,復述能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所謂復述就是指學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運用自己的語言,有重點、有條理地將文章內容敘述出來。它是一種集理解、記憶、歸納和表達于一體的學習活動。是將知識化為能力的有效途徑。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采用下列幾種有效地復述策略。
一、空缺式復述法
空缺式復述法大多用于句子中,在運用過程中,句子的結構和重要的語言點并沒有變化,只是對某些信息進行替換,降低了英語學習的難度,使學習者一目了然,減少了記憶的負擔。而作為英語教師,應事先把復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把學習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空缺式復述就是為學生搭建一個框架,學生借助框架進行語言學習。比如在學習Its time…句型是,可以讓學生在橫線上補充時間點,以及該時間點的行為,形成下列句子:“Its …. Its time to…. Its time for…. ”
二、任務布置法
任務型語言教學的核心理念是學習者用語言做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自然習得語言。就英語而言,任務指有利于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各種語言實踐活動。任務型英語教學就是以具體的任務為載體,以完成任務為動力,把知識和技能融為一體,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活動中自然地使用英語,在使用英語做事的過程中發展和完善自己的語言能力。特別是在閱讀教學的While-reading環節中,我們完全可以設計相應的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應用本課的目的語,由任務引導學生自主表達,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在學習5AUnit2 A new house的A板塊中,老師可以準備一張臥室的背景圖和若干張室內物品圖,要求學生完成布置Yang Ling臥室這一任務時,先互相提問Yang Ling的臥室內有什么,主動調動語言資源,運用目的語與小組成員交流,獲取所需信息。然后在小組反饋的介紹Yang Ling的臥室環節中培養了學生整理信息、轉述信息的能力。在整個任務活動中,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主動提問了解信息、獲取信息、轉述信息,學生語言學習的過程趨向自動化和主動化,學生也愈能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口語表達能力獲得了提高。
三、排比句教學法
我們在平時的上課中,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單詞、句型已經多遍領讀,學生也已經進行了長時間的自助互助學習,但是在展示時,學生仍然會出現表達不流暢的現象。如何能快速,及時、有效地改變這種狀況呢?排比句教學法也許能使這一現象得到改觀。比如:T: I'd like some pies for dinner.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S1: I'd like some pies and orange juice.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S2:I'd like some pies, orange juice and rice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像這樣設計的小步子循環式語言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體驗和初步建構以及運用新知識的機會。
復述迫使學生們掌握課文新學的詞匯和習語,同時又調動了他們原有的語言知識,對新舊語言材料的融合和再創造又提高了他們言語能力,促進了口語能力的形成,從而為交際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基礎。復述為學生們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激發起小學生好勝的心理,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學習英語的熱情高漲。通過不間斷的復述實踐,他們漸漸喜歡上這個舞臺。毋庸置疑,復述策略,是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環節,在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