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花++劉正安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教育也需要不斷地變革。在新的社會環(huán)境下,新課程的改革也在緊跟時代步伐,在改革中努力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思想政治課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有其固有的規(guī)律和特點,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活動總是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下進行,提高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研究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活動目前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使思想政治課更具現(xiàn)實價值。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首先要了解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現(xiàn)狀,其次,闡述新課程對高中政治教學有效性的要求,最后反思進而提出了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學策略。
關鍵詞:教學現(xiàn)狀;教學策略;有效性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直接影響新課程改革的成效,思想政治課堂展開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新課程改革能否有效開展下去。隨著高考制度的改革,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面臨著機遇和挑戰(zhàn)。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有效性的研究是課程改革的基礎和歸宿。目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質量的提高成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 高中思想政治課的現(xiàn)狀
(1)課程本身受到忽視:高中思想政治的價值與功能得不到老師學生的整體認同。由于高考政治課在高考考試中所占得分值比較小,在老師和學生心目中地位顯得無足輕重。雖然學生對政治課的智力功能和培養(yǎng)能力的價值認識比較明顯,但是德育功能尚未得到學生的整體認同。老師的教和學生學只是為了高考的需要,只要考到所需要的分數(shù)其它都不重要。單從高中課程所占課時的比例來看,思想政治課的課時比起語文數(shù)學以及其它課程來說,可謂是少得可憐。(2)教學的指揮棒仍然沒有完全改變:當前雖然新課程的改革如火如荼的進行,但是新課程理念的貫徹仍然過于形式化,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目前老師和學生仍然只關心考試分數(shù),在課堂上還是會沿襲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師仍然是課堂的傳授者。即使老師去尋求新的教學理念,也是為了完成任務只求數(shù)量而忽視了課堂的質量。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歸根結底還是受中國的應試教育的影響,高考的指揮棒預示著只要把老師教授的知識死記硬背記下來就行了,其它根本不去考慮。所以許多教師為了高考仍然只注重灌輸,不注重與學生的參與反饋,學生的主體性仍然得不到重視。(3)教學方式仍然老套,教學情境缺乏生活氣息: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化改進了高中課程的教學設備和教學內容等,但是隨著教學裝備的升級和教材內容的更新,教學中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及態(tài)度等。但是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的仍然沿襲原來的方式,大部分教師還是因循守舊,創(chuàng)新思維的不到發(fā)展。所以思想政治學科的教學方式需要很長的一段路去嘗試,去改變。
二、高中思想政治課有效性的要求
(1)新課改的要求:新課改需要先進的教學理念,且要通過先進的教學方式、方法體現(xiàn)出來,而教學理念轉變本身也要教育教學方式轉變中進行,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因此,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必須改革高中政治課教學方式和方法,而要改革政治課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就必須徹底打破封閉、單項、機械、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需要面向全體的學生,做到以人為本,培養(yǎng)學生全面素質,進行研究性學習,培養(yǎng)實用型的人才。為了滿足新課改的要求,高中政治老師需要做出及時合理的課程方案,跟上時代的步伐,以滿足社會人才的需求。考慮到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直接和人才的培養(yǎng)相匹配,為此必須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教學能力,另一個是學生借助于自己的探求,培養(yǎng)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自己的知識最大程度的發(fā)揮效力。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情操的地地方,是進行德育培養(yǎng)的重要陣地,需要高中思想政治老師轉變觀念,以及學生轉變態(tài)度,都避免出現(xiàn)形式化現(xiàn)象,提高老師教學以及學生學習的有效性。[1] (2)理論意義要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高中思想政治課的任務是適應新時代的要求,根據(jù)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觀點,以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生動活潑地講授馬克思主義有關道德,品德,心理,法律,社會發(fā)展,經(jīng)濟,哲學,價值觀,人生觀,有效地提高參加各種社會實踐的能力,自覺地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成為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質的一代新公民”。[2]當前,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主要途徑是完善教學有效性的相關理論。理論的完善不僅能夠提升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亦有助于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漸由教學專制走向教學民主,實現(xiàn)教學過程的雙向互動,由課本走向經(jīng)驗,我們所倡導的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的改革才能變成現(xiàn)實。(3)現(xiàn)實意義的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性的研究推動了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可以提高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質量和學科地位;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研究有助于提升教師的自身素質。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決定了教師是新課程中教學改革的中堅力量和主力軍,教師通過教學研究提升其自身的業(yè)務能力和理論水平,成為現(xiàn)代教育所需要的研究型、專家型教師;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性的研究可以促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推動現(xiàn)代化教育的發(fā)展;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性的研究可以豐富理論和實踐結合的內涵,推動了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整體發(fā)展。
三、高中思想政治課有效性策略
(1)國家應增加思想政治課的高考分值,增強其學科的權威性: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措施,思想政治教育是屬于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如果國家加大其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關注力度,對思想政治課的態(tài)度也像英語語文課那樣對待,相信高中思想政治課很快會走出困境。(2)營造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上來,注重課堂師生互動:課堂氣氛對于教學效果有著很大的影響,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讓人喜出望外;死氣沉沉的教學課堂讓人郁悶難受。好的授課開端能夠較好地激活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師生互動性,課堂互動是一個雙向的過程,這樣一個雙向互動的實現(xiàn)需要互動雙方有一個平等民主關系的存在。只有在開放自由的環(huán)境下,才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發(fā)揮教師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與此同時,還必須建立起教學互動的操作機制,為形成互動創(chuàng)造條件。(3)教師應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和自身魅力:思想政治課教師與其它學科教師區(qū)別之一在于,思想政治課教師時刻扮演著道德榜樣的角色,給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教育學生做人的道理。一般來說,學生對思想政治教師有著一種特殊的信任感和依賴感,經(jīng)常把教師看成是自己政治方向的導師,德行上榜樣,生活上的好軍師。增強高中思想政治課最基本的條件之一就是教師所具備的道德素質和自身魅力。要想學生有興趣上思想政治課,首先老師一定要有吸引學生的內在東西,使得學生積極主動進入課堂,自身的人格魅力會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4)要貼近實際,與時俱進:與時俱進、富有濃厚的時代氣息是高中政治教學的顯著特點之一,新課改指出,高中政治教學要“與社會、生活更貼近”,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應注重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和社會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改變以往固守課本的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有效結合現(xiàn)實案例提高思想政治教學的時代感。把握時代脈搏,使政治課永遠充滿濃郁的時代氣息,政治課是一門時代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脫離時代的政治課除了一味的說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氣的一潭死水,時事政治教育可以水乳交融地“化”時政知識于政治課的基本觀點和原理之中,把兩者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由于高中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階段,三觀又決定著學生的品德的行成,有可能決定學生今后的發(fā)展道路。因此,除了政治類的時事外,教師在實際授課中還應該積極引用近一階段發(fā)生的熱點道德事件,來詮釋社會正能量。使學生在現(xiàn)實感強烈的學習中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最終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5)創(chuàng)設意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教學本身就是一門藝術,教師就扮演著藝術家的角色。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加主動的學習,教師創(chuàng)設各種條件和設置情境以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關注學生的內心需求、情感需求,契合學生學習的潛在意識和動機,滿足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實現(xiàn)他們在個人成長中正確價值觀的形成。思想政治教學在激發(fā)學生學習、捕捉學生學習動機、引導學生自覺主動的關心現(xiàn)有的社會問題。脫離時代的政治課除了一味的說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氣的一潭死水,時事政治教育可以水乳交融地“化”時政知識于政治課的基本觀點和原理之中,把兩者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6)以人為本設計教學活動因材施教是教學的重要原則和方法,根據(jù)學生認知水平的不同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思想政治教學與其他教學相同,亦要了解學生的學習風格以及相關的實際情況,以學生為本進行教學活動,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高中思想政治教師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彌補學生的不足,發(fā)揮他們的長處,樹立他們在學習上的自信心。(7)國家應加大支持力度,增強課程的話語權:高中思想政治課不僅擔任傳播知識的角色,更重要地是要真正承擔起育人的角色,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真正得到精神的洗禮,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國家應該在設施,人力,資金等方面加大對其的投資力度,讓高中思想政治課真正的流光溢彩。(8)在課堂上,提高角色的轉化度:讓高中思想政治課真正成為學生的主陣地,當人置于某種角色時,本來應該這樣的事情,卻變成了“不這樣不行”,給人帶來很大的精神壓力。為了讓別人認可自己所擔當?shù)慕巧擞袝r會超越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甚至變成另外一種人格,可以說人會積極采取一些行為使自己更加適合當前的角色或地位。要使高中思想政治課真正發(fā)揮應有的價值,有必要采取角色轉換的方法,讓學生來實踐課堂,提升自己,不斷地提高思想政治課的實效性。
總結:政治課教學是一個非常緊湊的學科,具有科學性和實踐性。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需要非常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不斷地努力,不斷地研究鉆研。基于新課改的教育背景,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需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突破,突破原來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自愿去學習,把枯燥無味的課堂變得生動活潑。
參考文獻:
[1] 楊友梅.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 現(xiàn)代閱讀 ,2013,(第1期).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實驗)[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
[3] 舒清. 高中政治高效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