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威望
摘 要: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是統一的,本文探討了建設企業文化中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以及企業文化的建設問題。
關鍵詞:企業文化;思想政治工作;相輔相成
企業文化是企業獨特的并得到全體員工認同的價值觀念、思想理念和行為規范,是企業在經營發展中培育形成的群體意識,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企業的興旺和衰退。把企業文化建設納入宣傳思想工作的范疇,培育出具有工程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能增強企業凝聚力、向心力和市場競爭力,為企業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企業黨組織要努力促進政治文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充分發揮宣傳思想工作對企業文化建設的促進作用,塑造企業品牌,培育團隊精神,助推企業發展。
一、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的統一
企業文化是指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企業在生產經營和變革的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風、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的總稱。它包括價值觀念、行為規范、倫理道德、風俗習慣,規章制度、精神風貌等主要內容。作為一種文化思想,優秀的企業文化,會使企業職工感受到很深的歸屬感,并對其產生強大的凝聚力,使個體利用各種方式釋放出自身的能量,發揮聰明才智,為群體做出貢獻。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它是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科學發展觀”等重要思想教育人、說服人、轉變人,引導人的行為,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質。就其本質而言,都是做人的工作,其目的是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企業的一項系統工程,其培植、塑造和強化,需要通過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強和改進來保證。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既要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改革創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質量,以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的發展要求。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掌握科學的方法,既要有理論的灌輸,又要有形象的感染;既要有政策的疏導,又要有榜樣的示范;既要有知識的啟迪,又要有物質的激勵,才能拓寬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增強吸引力和凝聚力,形成有利于企業文化建設的政治思想環境。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以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激勵人為共同的出發點,都強調協調好企業內部的人際關系,重視培養人的集體意識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質,都主張通過改變企業中最活躍的成分“人”來達到改變企業物質產品、行為、制度和精神狀態的目的。
一個企業的發展壯大,既離不開自身的凝聚力、向心力,也離不開良好的對外形象。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外樹形像方面,要通過發展理念的確定、企業精神的樹立、優美環境的營造、員工行為的規范提高企業的知名度,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這是企業贏得更多市場份額,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必要條件。內聚人心方面,要針對職工為企業服務與為自己服務雙重價值并取、崇尚精神與崇尚物質并重、團隊精神與個人奮斗并存的特點,堅持把耐心教育與熱情服務結合起來,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形成“公司興我榮我富,公司衰我恥我窮”的利益共同體。當前,尤其需要向職工講清新的目標與任務、新的特點與難點、新的要求與責任,喚起迎戰新的考驗和挑戰的責任意識和拼搏意識。
二、建設企業文化與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1.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
隨著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完善,企業管理逐步向以人為本過渡,企業發展向國際先進水平邁進,經濟行政與思想政治工作在企業管理中已相互揉和在一起,互滲互用。一是深入基層,加強交流,解決其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提高對企業改革發展的認識,加強對企業經營理念和價值觀的認同。二是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向干部職工宣傳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就和面臨的問題,從容應對改制創新所帶來的挑戰和困難,把廣大干部職工的思想統一到企業發展上來,促進企業文化的建設。
2.完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企業從制造產品和提供服務的實踐、企業行為文化的具體表現中提煉出來的一系列制度的總和,比如企業領導制度、組織機構、管理制度、民主制度以及現場管理、生產服務標準、業務流程等,具有公認、權威和穩定等特點,對企業物質文化和行為文化起到評判和制約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企業各方面工作長期總結的產物,不是思想政治工作有能力包辦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可從保障企業改革發展穩定和社會、企業、員工三者和諧的角度,用敏銳的政治視角和大局意識對現行的規章制度進行審視,對制度體系提出科學合理性的建議,通過行之有效的工作,為優化現場制度的貫徹落實營造更好的內部環境。
3.加強現代人才價值觀的教育
隨著社會轉型,社會價值越來越多元化,價值觀念的激烈沖突和深刻變革是當代人類文明進程的突出表現。很多企業職工的人生價值觀出現了微妙變化,比如價值主體的自我化,價值取向的功利化,價值目標的短期化。對這些新的價值取向,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加強教育引導,堅持對現代人才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和正確價值觀教育。逐步建立一套價值沖突預警機制,緊跟時代脈搏,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對偏激思想主動進行調控,使現代人才的價值觀沿著正確方向發展。
4.打造優秀企業團隊
團隊指的是處于同一環境中,彼此能夠建立起共同的價值觀、志同道合的人生觀,容易形成坦誠溝通,共同激蕩創意,相互鼓勵及啟發事業的成就感的員工群體,這種群體具有較強的凝聚力,能夠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匯集起巨大的創造力量。在開展團隊學習的過程中,要充分運用現有的機構和組織形式,如“職代會”“QC小組”“青年文明號”“職工之家”等,將職工較好地吸引到企業的周圍;要在企業內部進行良好的溝通,構筑自上而下暢通的信息傳遞渠道,讓職工及時全面地了解企業的發展方向、政策制度、管理措施,形成“上下同欲”的理想氛圍。
5.促進企業道德建設
企業道德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代企業文化管理的核心內容之一。企業道德通過道德規范、道德教育、道德評價、道德行為等來調節企業內外的各種關系,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為企業形成寶貴的無形資產。需要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從各個方面進行長期、艱苦的努力才能見成效。企業可以利用報告、培訓、廣播、座談等典型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對員工進行企業道德的基本原理、基本規范、基本內容的宣傳教育,引導教育員工充分認識企業道德產生的必然性,充分認識企業道德對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性。
三、全方位建設企業文化
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活動載體的設計與運用。要舍得在文化設施、文化活動中投入,充分發揮載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要積極采取措施,比如舉辦各種培訓班,為員工提供精神食糧和知識保障。無形的文化待遇能促進員工自身的增值,會成為員工面向未來的資本。另外,員工相對合理的工資福利、自我實現的成就感、企業和社會所給予的尊重、榮譽等等,也能對員工起巨大的促進作用。
首先,應鼓勵廣大員工感受企業給員工帶來的益處,樹立企業文化是一種待遇的觀念;其次,有意識地設立企業文化獎,包括卓越員工、技術能手、企業功勛等獎項;再次,明確長短期的學習培訓、晉級、度假旅游是一種獎賞;另外,設立獎勵某種特別“概念”的機制等等。當然,要真正地量化分配無形的價值財富也許是一項非常困難的工作,就像把文化投資當成是待遇一樣,只要我們不怕困難,大膽嘗試,不斷創新,就能探索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
目前,長期形成的被動思想政治工作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發展和管理,表現出諸多不適應。最主要的就是缺乏企業個性色彩。而企業文化理論的引進,恰恰彌補了傳統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足,使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重新得到煥發。企業文化建設為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提供了路徑和平臺。總之,良好的企業文化的建設和形成能夠有效地幫助人們更新觀念,凝聚人心,推動企業不斷改革,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其申.淺談新形勢下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的關系[J].企業與經濟管理,2006,(12).
[2]林慶生.思想政治工作、企業文化建設要和經營管理緊密結合[J].江蘇紡織,2007,(2).
(作者單位:中煤礦山建設集團海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