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潔文
摘 要:一體化教學法是技工院校專業教學中探索創新的一種教學方法。全國很多大中專技校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這一教學探索,該校有幸被選為全國模具鉗加工一體化教學試點學校。該文結合該校開展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實踐,闡述了對一體化教學的認識,并結合該研究者自2012學年以來的試點教學工作經歷,在這里對模具鉗加工一體化教學進行分析。
關鍵詞:一體化教學 拓展訓練 教學布局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3(c)-0157-02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加工技術的迅速發展,社會及企業對技能人才的知識與技能結構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畢業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又要有很強的實際操作能力,既要能解決實際生產的問題又要有技術創新能力的人才。因此,為適應社會和企業用人的需求,結合該校開展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實踐,在教學準備、教學實施方面對模具鉗加工一體化教學進行如下分析。
1 教學準備
1.1 班級的甄選
通過前期對該校多個模具班進行多次問卷調查、老師和學生多番交流,最終選擇模具A班。之所以選擇這個班,基于以下幾點原因。
(1)該班絕大部分學生對模具鉗加工專業較感興趣。
(2)該班學生在素質、自控能力、學習積極性、團體協作方面較突出。
(3)該班絕大部分學生有一定的動手能力。
1.2 觀念的轉變
一體化教學要求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團體協助去完成制定計劃、搜集資料、實施方案、評價反饋等內容,對學生的自控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要求較高。現階段的大部分技校生是中考落榜,升高中無望或分流生。這些學生一方面好勝心強、好奇心強、熱情單純、思想開放,但另一方面厭學思想嚴重、勞動觀念較差、意志品質較差,普遍在素質、自控能力、學習積極性、團體協作方面較國外一體化開展成熟的地區差別還是很大的。因此,要保證教學順利開展,首要就是要使學生轉變與小學、初中不同學習方式的觀念。現階段要使學生實現接受教學方式的轉變,最有效的還是拓展訓練。
因此,在一體化教學開展之前,我們甄選出適合在校園進行的拓展項目,例如高空扔雞蛋、擁擠的公交車等。拓展訓練能讓學生認識自身潛能,增強自身信心、克服心理惰性,磨練戰勝困難的毅力、調適身心狀態,樂觀面對工作與生活的挑戰、認識群體的作用,增進對集體的參與意識和責任心、改善人際關系,學習關心和更融洽地與他人合作。這些都對一體化教學的成功開展起著重要的鋪墊作用,并且在日后的一體化教學中,有意識的穿插一些拓展活動,調節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參與到一體化學習當中。
1.3 一體化老師配置
一體化教學過程中,一個教師需要完成理論與實踐內容的全過程教學,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邊學習,邊操作。在操作練習中掌握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因此,在挑選一體化老師的時候,提出了以下幾個要求:
(1)有5年以上模具專業教學經驗。
(2)雙師型教師,其專業知識豐富、實踐動手能力較強。
2 教學實施
2.1 一體化教學布局
一體化教學中,學生不再像以往坐在固定座位上聽老師講課,學生記筆記,學生要在課堂上“動”起來。以學習性的工作任務為載體,實現在“做中學”,為學生完成實際性的工作任務奠定基礎。
該班采取小班教學,學生共30人。為了實現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完成接受任務、小組討論、評價反饋等多個項目,一體化課室分為信息檢索區、討論區、工具材料區、學習成果展示區、作品展示五大區域,在課室的布置方面作以下調整(如圖1所示)。
2.2 主要實訓場所、設備裝備配置
按照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教學的要求,圍繞滿足模具制造專業教學、培訓、技能鑒定、生產、技術服務的需要,主要設備裝備標準建議如下配置。
2.2.1 鉗工實訓場所
建議配備臺虎鉗30只、臺式鉆床8臺、鉗工操作臺2張、砂輪機4臺。
2.2.2 機加工實訓場所
建議配備普通車床10臺、立式升降臺銑床4臺、萬能銑床3臺、平面磨床1臺、數控車床4臺。
2.2.3 數控車削實訓場所
建議配備數控車床4臺、全功能數控車床1臺。
2.2.4 數控銑削、加工中心實訓場所
建議配備數控銑床4臺、加工中心2臺、對刀儀1臺。
2.2.5 電加工實訓場所
建議配備電火花線切割機床2臺、電火花成型加工機床1臺。
2.2.6 CAD/CAM實訓場所
建議配備計算機32臺、CAD軟件30節點、數控仿真加工軟件30節點、CAD/CAM軟件30節點、服務器1臺。
2.2.7 冷沖壓模具調試實訓場所
建議配備曲柄壓力機2臺、紅外線安全保護裝置2套、自動送料裝置1套。
2.2.8 氣動、液壓實訓場所
建議配備氣動傳動實驗臺1臺、液壓傳動實驗臺1臺、氣動液壓仿真軟件30節點。
2.2.9 模具拆裝實訓場所
建議配備鉗工操作臺20張、臺虎鉗30只、冷沖壓模具30套、注塑成型模具30付、臺式鉆床5臺、砂輪機6臺、研磨工具20套、搖臂鉆床1臺、合模機1臺。
2.2.10 注塑成型模具調試實訓場
建議配備注射成型機2臺、模具溫度控制器2臺、塑料干燥箱1臺、機械手2臺、塑料粉碎機1臺。
2.2.11 模具零件檢測實訓場所
建議配備三坐標測量儀1臺、光學投影測量儀2臺、萬能工具顯微鏡2臺。
2.3 一體化教學方法
一體化的課程是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就顯得格外重要。一體化教學可采取以下方法進行教學。
2.3.1 項目驅動教學法
教學過程中,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提高其職業技能。如機械設計基礎課程,以沖裁模具設計為項目,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己制訂設計方案,討論項目實施方案的可行性、結構的合理性,設計計算相關工程數據,畫出裝配圖與零件圖,標明技術要求,完成項目設計,并要求學生利用實習機會完成零件加工,以檢驗設計效果。這種以項目為導向,理論教學與技術應用相結合,綜合利用所學知識完成項目任務,讓學生有成就感,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2.3.2 基于工作過程教學法
為突出學生在校學習內容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采用基于實際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學方法。以《機械制圖》課程教學為例,采用模具工作零件的表達、活動鑲件零件的表達等工作中常見的工作任務為課題,教師根據工作過程調整教學內容,引導學生自己分析零件的表達,讓學生懂得需要做什么,怎樣做,需要具備哪些知識和技能,讓學生有針對性的學習,學以致用。
2.3.3 仿真教學法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教學軟件建立虛擬車間、虛擬工作項目,并通過“虛擬工位”操作來完成工作任務,營造仿真工作環境,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如《數控加工與編程》課程,利用FANUC0、SIMENS810D、華中世紀星等軟件,在虛擬環境下,模擬數控機床(數控車床、數控銑床或加工中心)仿真操作,完成零件編程與加工。
2.3.4 多媒體直觀演示教學法
利用多媒體設備將那些抽象的理論知識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出來,編制一些動畫,收集一些案例實物來豐富課程內容和表現形式,變黑板式教學為電化教學和實體化教學,使過去因沒有看到物體而抽象難學的內容變得具體、形象。比如《塑料模具設計》的滑塊機構,以前在課堂上講很多遍學生也很難理解,而經過改革后,將滑塊機構做成動畫,把常用的滑塊部件拍成照片播放給學生看,還做了滑塊教具,直接帶上講臺演示,使深奧的理論變得生動、易懂。
3 一體化教學的效果
經過兩年多的一體化教學,教學試點班學生在團隊意識、自信心方面得到了極大增強,對模具鉗加工專業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絕大部分同學積極參與到一體化教學當中。教學成果顯著,初級工鑒定考核一次通過率從85%提高到98%以上,中級工合格率從81%提高到95%以上。學生普遍在動手能力與創新思維方面要遠優勝于非一體化教學的學生,一體化教學試點工作在我校取得了初步成效。
技工院校是培養具有一定基礎理論知識和嫻熟操作技能的中、高級實用型人才的中等職業院校。而作為職業教育的一種教學模式,一體化教學是一項探索性和實踐性的工作,也是技工院校、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和方向,現階段一體化教學已得到該校全體老師的認可。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將再接再厲,努力探索最適合該校學生的一體化教學方式方法,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拓寬學生的就業面,促進學校的建設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S].教高〔2006〕16號.
[2] 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S].教高[2000]2號.
[3] 一體化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全國職業培訓教學工作指導委員會.
[4] 鉗工技能訓練.第四版[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