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文國 馬蘇常 邵娟

摘 要:針對技校本科生源現狀,該文對《機械制造工程原理》課程在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學生教學進行探索。建立了行為導向法教學模式,提出了針對行為導向法的教材,實驗實訓條件,教師能力,教學文件以及考核評價方式等幾方面改革的方案。通過行為導向法教學來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以實現與專業技術崗位零距離接軌。
關鍵詞:行為導向法 機械專業教學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3(c)-0165-01
《機械制造工程原理課程》主要包括金屬切削理論、機床與刀具、機床夾具、機械加工質量和機械加工工藝等內容組成,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向學生灌輸大量的理論知識,強調課程內容的理論性和全面性。學生雖然能夠逐步學習到完整的課程內容,但對的專業技術崗位要求來說卻是零散的知識,課堂教學強調以教師為核心,重理論,輕實踐,學生學習后崗位適應能力差。因此對《機械制造工程原理》課程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1 項目式行為導向教學法
行為導向,即以完成加工實例和案例為教學核心方法,包含課堂、視頻、實際操作等多種教學手段,以崗位要求為導向,以培養學生崗位適應性為核心的教學模式。該文以該校技校本科生源的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技校本科生源是從各地中專技校選拔出來的優秀學生,培養目標定位為高技能人才,他們理論知識水平偏低,但動手能力強。《機械制造工程原理》是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核心專業課程,采用行為導向教學法提高技校本科生源學生的綜合能力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2 行為導向教學法實施步驟
進行《機械制造工程原理課程》行為導向式教學目的是考慮如何使教學滿足高技能崗位所需要的職業能力,即學生學完課程所有內容后應當對機械制造基本理論具有深刻的了解,形成一個理論知識和技能的綜合能力。該課程行為導向法,即通過一個機械加工實例項目-企業的機械零件的加工工藝設計-而進行的綜合教學改革探索。具體思路如圖1所示。
2.1 項目確定及分析
通過企業調研和專家論證,設計出優質的教學加工實例項目,把以理論知識學習為目標的教學模式轉向以完成加工任務為主的教學模式。由教師布置任務,學生分組,并對各個加工實例項目進行講解,提出加工零件的加工精度和技術要求,并指導學生對加工要求的分析。
2.2 制定機械加工工藝方案
學生根據《機械制造工程原理》課程內容,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基于金屬切削原理、機床、刀具、夾具以及加工工藝的理論知識的學習,通過對零件結構尺寸、加工精度、表面要求等內容展開研討和論證。確定加工工藝流程、產品材料、加工機床、刀具和檢具等關鍵內容,學生小組以團隊的形式制定出機械加工工藝方案,并進行方案優化。
2.3 項目實施
學生根據已確定的加工工藝方案,根據毛坯的材料、加工要求等購買合適的加工刀具;編制加工程序;進入實驗實訓室選定恰當的機械加工設備開展各工序加工、裝配;完成過程中需要查閱資料和質量檢測。
2.4 總結與改進
完成教學實例后學生進行自我總結,找出存在問題并提出下一步改進建議。教師對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和考核。
3 行為導向法在《機械制造工程原理》中的教學探索
3.1 教材及指導書的選用
組織適合項目式教學的配套教材是開展行為導向法教學的關鍵,目前與行為導向法相配套的教材較少。該校也通過行為導向法教學實踐,編寫了應用于行為導向法教學的《機械制造工程原理》理論教材、實驗和實訓指導書。教材中選取實踐中優質教學加工實例為基本內容。《機械制造工程原理》課程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專業課,這也要求行為導向法教學模式需要有效地建立課堂與企業的聯系,使學生的學習更具針對性和實用性。
3.2 教學條件的建設
建設《機械制造工程原理》課程行為導向法教學一體化教室,加大機械加工、測試實驗室、實訓中心的建設力度,營造良好的實驗實訓教學環境,才能為行為導向法教學提供好的條件。把理論教學搬到實驗實訓室去,并配合使用各種機械掛圖、模型、實物等教具,結合視頻等先進教學手段進行教學。
3.3 師資隊伍的提高
“以加工實例為主線、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向導”為特征的行為導向法教學模式對教師提出了高的要求,教師要完成角色轉換,從講臺上講授、灌輸轉變為引導、輔助和評判者。《機械制造工程原理》課程要求教師既有扎實的專業技術理論知識,又有實際操作技能,這是實施行為導向法教學成敗的關鍵。
3.4 教學文件的改革
對現行機械制造工程原理教學計劃、大綱進行重新撰寫。通過對行為導向法教學的總體把握;從實際出發,根據學校技校本科生源、教材、教學場地及教學設備現狀,制訂出項目式教學的教學方案。
3.5 學習效果的考核探索
考試考核是教學環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摒棄傳統的采用試卷來評價教學效果的方法,在教學實踐中采用了理論與技能考核相結合的綜合考核方法。
4 結語
行為導向法教學法的靈魂在于師生共同完成項目。實踐證明,在行為導向法教學法的具體實踐中,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但實施項目式課程教學模式是一項綜合性的教改工程,需要領導的重視和支持,并要得到參與教師的理解和達成共識,必須經過教務、實驗實訓、實習和專業教研室等部門的協作,理論、實驗、實訓和實習教師的團結努力,才可能順利實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羅祥云.行為導向在機械制造工藝與裝備教學中的應用[J].職教論壇,2005(11):40-41.
[2] 張建中,彭雪鵬.行為導向教學法在機械制造課程設計中的應用[J].遼寧高職學報,2008(10):14-15.
[3] 靳和平,和建華.機械制造課程設計中應用行為導向教學法研究[J].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14(1):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