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校外實訓教學是奶源專業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教學過程的開放性和技能型,體現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特征。實習、實訓的效果不僅直接影響整個教學質量,而且還影響到專業技能的培養以及學生將來的就業情況。
關鍵詞:校外實訓;教學改革;探討
我院人才培養方案要求以強化學生的技能為核心目標,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的理論知識,如果不在實踐教學中加以驗證、鞏固,就很難能被學生真正掌握,更談不上應用及創新,因此校外實訓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經過多年來的教學經驗總結如下:
1 校外實訓教學理念的創新
奶源專業的學生面對的崗位是牧場管理員、乳品化驗員、乳品生產操作工、奶牛飼養管理技術員、奶牛疫病防治技術員、飼料化驗員等,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除了應具備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外,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實踐操作技能。如:奶牛疾病防治員需要掌握的技能有體溫的測量方法、消毒的方法、手術的方法、縫合的方法等。飼料化驗員需要掌握的技能有飼料中蛋白質、脂肪、鈣、磷等營養物質的測定等。我們針對這一需要,在教學計劃中安排校外實訓計劃,讓學生直接到企業,適應企業的環境,與企業的工作人員一起吃住,加強與企業的交流與溝通,使學生綜合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與鍛煉。同時在技能上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使奶源專業的學生就業率達95%以上,且招聘企業越來越多。
2 校外實訓計劃的準備
2.1 按教學計劃安排
在三年的教學當中,我們的校外實訓計劃安排如下:第一學期安排一周的到乳品企業和牧場的認識實習,第二學期有四周的到乳品企業的實習,第三學期安排一周的牧場實習,第四學期安排二周的牧場實習,第六學期頂崗實習。
2.2 編寫計劃書
編寫校外實訓大綱、實習計劃書、任務書和指導書、說課活動等以提高學生的職業目標為理念。
3 校外實訓保障和實施
3.1 校企合作
本專業目前已與伊利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蒙牛乳業集團股份公司、鄂爾多斯騎士牧場有限責任公司、開元乳業有限責任公司、鄂爾多斯市迦南美地農牧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家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并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校企雙方在人才培養、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科研等方面開展合作,建立了穩定的實習基地,能滿足學生專業實習和頂崗實習的需要。
3.2 校外實習動員
在每次專業實習過程中,我們都要做一個實習動員,希望學生能夠按照老師的要求和分組進行,熟悉自己所在實習單位所有人員的整體的工作流程,甚至具體每個職位的工作細節。通過對單位里的每個職位的工作特性的觀察、總結和對比,能夠對自己將來就業時的角色定位有一個更加切合實際的把握。在實習的過程中能夠嚴格遵守實習單位的規章制度,比如能夠在參與到不同部門或不同職位的工作中去,接觸到更多不同性質的工作等。多給學生嘗試失敗的機會。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的實際操作能力遠遠不能和各位前輩相提并論。但是我們還是很渴望能夠有機會運用我們積累的理論知識、能夠有機會鍛煉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去切實的體會一下現實社會。即使是失敗,但是加上老師的指導,那就是我們最大的收獲。請前輩們多給我們失敗的機會!
3.3注重人才培養質量
根據對學生的校外實訓的跟蹤調查,實訓單位反饋意見,企業訂單等有目的地培養,讓上崗學生能完全勝任崗位工作。
3.4 建立奶源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
每年至少要召開一次專題研討會,就專業設置、校外實訓、校企合作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構建課程體系,達成意向性訂單培養,為教師下企業鍛煉創造條件;利用頂崗實習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通過畢業生跟蹤反饋,及時了解企業對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通過電話采訪,召開座談會,實地走訪等形式對畢業生進行跟蹤調查。有利于校外實訓教學更好地開展。
4 實習總結
將實習中遇到的問題重新整理、歸納,幫助學生積累經驗,有利于專業素質的提高。另外可以為教師們的科研材料方面奠定基礎。高度重視校外實訓,加強企業合作力度,增加實訓經費,強化指導教師崗前培訓,聘請企業專家來校指導教學,對優秀畢業生進行長期跟蹤培養,培養品牌專業,讓校企合作能夠可持續發展。
5 思考和建議
奶源業投資起點低,創業相對簡單,有利于學生實現創業夢想,我們應該把握校外實訓這一特點,在日常教學、校外實訓中融入創業項目開發、創業方法指導;隨著畜禽產品的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奶源行業從業人員的地位逐漸提高,奶源專業也趨于熱門,我們應該抓住這一機會,增加專業競爭力;奶牛行業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新興行業,發展歷程短,但發展潛力大,可以作為奶源專業吸引城市生源的一個突破口,從而擴大專業規模。
參考文獻:
[1]徐禮豐.職業技術院校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的思考[J].科技資訊,2006(36).
[2]李棟學.工學結合的動因分析及其有效實施[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29).
[3]秦艷霞.淺談高職教育中學生校外實習教育管理體系的構建[J].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03).
[4]閔杰,朱敏.基于ISO9000的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J].科技信息,2006(06).
[5]孫麗榮,黨軍.在校外企業進行生產實習教學的研究[J]. 煤炭技術,2006(03).
[6]李漢斌.職業院校“工學交替”辦學模式初探[J].職業技術教育,2006(01).
作者簡介:
劉愛霞(1973.12—),女,內蒙古包頭市人,講師,大學本科學歷,單位: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畜牧獸醫,奶源專業。
(作者單位: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