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在發展規過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和道德規范,這些無形的因素可以影響社會成員的思想和行動,讓社會成員做到既不損害他人,也不損害自己。這些社會成員中,自然也包括高職學生。當前,心理疏導方法,早已成為了高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種補充。為此,文章主要闡述心理疏導方法對高職學生思政工作的發揮作用。
【關鍵詞】心理疏導方法;高職學生思政工作;作用
1.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從某種角度上看,是一種價值觀教育,在當前的中國,高職教育于普通教育的區別在于比較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操作能力,所以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學校會特別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進而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表現的有些懈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內容中的不部分,它的添入,使得高職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更加明顯。以下就來闡述,心理疏導方法對高職學生思政工作作用的發揮。
2.高職學生心理特點
情緒是人的一種反應,對客觀事物及人的需要之間的反映。在實際過程中,情緒主要受客觀事物挑起,若沒了客觀事物,人是不會產生情緒的。當客觀事物和情景狀況與個體的需要、愿望契合時,就能使個體產生積極的情緒。而當客觀事物與情景狀況不能滿足個體需要使,個體就會產生消極情緒。高職學生的年齡在18~22歲之間,而年輕人也自然有年輕人的脾氣,多半也會有焦慮和封閉癥狀等情緒的出現。這些現象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情緒不穩定,容易激動,并且激動起來非常強烈,容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情緒內隱性與外顯性并存。一方面,高職學生的思維非常敏捷,反應能力強,并且在受到刺激時,往往不會控制,行諸詞色。另一方面,高職學生在社會意識與自我意識的發展過程中,會將自己的視線轉向自我,進而將自己的內心的想法封閉起來,不向他人吐露。一旦得不到理解,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孤獨感。
皮亞杰的認知理論對青少年的心理狀態做了闡述,它認為青少年的思維正由具體運算轉化成形式運算。在此過程中,青少年開始意識到自己思維不夠開闊,進而開始從自己的經歷中將概念提煉出來。
3. 心理疏導方法對高職學生思政工作的發揮作用
3.1充實思想政治工作內容
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將心理學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補充內容,以便讓思想政治工作內容更加充實,這些內容可以有:人本主義心理學知識。人本主義心理學知識的運用可以讓學生更客觀的認識到自己。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可以運用一些對生命意義認知的方法來讓學生開竅,讓學生重新認識到自己,讓自己有一個正確的信念;行為主義心理學知識。在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運用行為主義心理學知識,可以讓學生的思想與行為根據社會的變化而變化,根據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合理情緒治療理論。合理情緒理論中的三個特征:絕對化、過分概括化、糟糕至極,可以讓學生學會判斷自己的觀念是否具有合理性,并讓他們學會對這些觀念進行辯證,進而使自己的思想觀念變得合理正確。
3.2改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心理學健康教育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與“以人為本”的觀念相契合,進而為政治教育手段的多元化提供了支持。心理疏導能指導思想只要做好以下幾種工作:尊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是尊重,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根基。也思想教育工作者只有尊重學生,承認學生,才能讓學生將自己的心門打開,才能使教育達到效果;講理。總的來說,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核心就是“講理”,“講理”是心理教育的橋梁,是說清事實,讓學生認識到得與失,找出差距的方向和措施。“說理”不是單向的,而是在說的過程中,還要看學生的反應,傾聽學生的想法。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盲目揣度學生想法,造成矛盾加劇的情況出現;激勵。在實際過程中,激勵高職院校常用的一種方式,其真正的目的就是將學生內在的潛力激發出來。用榮譽、鼓勵等手段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進而使自己的道德境界達到最高。
3.3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實效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主要表現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實現其預設目標的程度,其思想觀念可以深刻而持久的影響人們的判斷力、選擇、理解,以及思想意識等等。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運用心理疏導方法,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主要表現在: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提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個性教育功能提高、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功能得到實現。
3.4有利于輔導員開展心理教育工作
將心理疏導方法運用到思想教育工作中,將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開,關于這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輔導員的身份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條件。輔導員在班級中是主要角色,需要關心學生成長問題的是教師。就是由于輔導員這種特殊身份,使得他在學生的心理,地位比教師的要高,所以也更有利于工作的開展;輔導員的工作性質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質不相一致。在現實中,輔導員是道德教育工作者,其工作是一種精神勞動,內容主要為以心育人、以人育人,以及以素質育人,它與開發心理潛能教育的性質是一樣的;輔導員具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間和時間優勢。在實際過程中,輔導員會比其他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接觸學生、了解學生,并且更容易與學生交流思想,交流情感。在思想政治中運用心理疏導方法,可以讓輔導員更容易掌握好學生的個性、能力和交際圈。并且在了解之后,能更好理解學生的想法,從而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開展教育;輔導員可以更好的引導學生克服負面情緒。學生在與輔導員進行接觸的過程中,輔導員最先需要了解的是學生的情緒。所以,在教育過程中運用心理疏導方法,將有利于輔導員了解學生,幫助學生學會轉移情緒,進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效果更加顯著。
4.結論
在高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入心理學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充實思想政治工作內容、改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實效。這些益處,均有利于學生提高自身修養,提高道德水平,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
參考文獻:
[1]王海彪.淺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導的重要性[J].現代企業教育.2014(24):270.
[2]王鑫,李秀芳.論心理疏導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價值蘊涵[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02):72-75.
[3]毛琪,李思聰.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8(04):17-19.
[4]王永智.堅持以人為本 做好新時期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思想教育研究.2004(1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