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
【摘 ? ?要】新課程標準要求下,初中英語的閱讀教學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仍然存在著教學效率低的問題,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效率,就應該針對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水平。
【關鍵詞】初中英語 ?閱讀教學 ?問題 ?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8.119
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在具體的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仍然存在著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從英語閱讀詞匯的積累、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到課外英語閱讀的補充等方面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著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同時也影響著學生對英語課程學習興趣的培養。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些問題也將成為新課標順利開展實施的隱患性因素。
一、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學效率低下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結果,而是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下的產物,因此,在新課程標準實施的今天,它們也成為短時間內很難被改善的一部分不利因素。具體來說,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三方面,即英語詞匯教學方式缺乏新意、課堂教學缺少互動、學生課外閱讀數量不足。
首先,教師的英語詞匯教學無新意。詞匯量的積累是學生進行英語閱讀的前提和基礎,學生掌握越多的詞匯對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答題正確率越有幫助。然而,在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一般按照“播放錄音——學生跟讀——教師跟讀——學生識記——單詞聽寫”的模式展開對英語詞匯的教授。學生在識記單詞的過程中往往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教師缺乏相應的記憶技巧的指導,學生記憶詞匯的效率不高,趣味性不強。同時,死記硬背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在短時間對單詞有印象,但時間一長,學生的記憶就會變得模糊。因此,教師應該教授學生靈活的記憶技巧。
其次,教師在教學中缺乏互動環節的涉及。初中英語新課標對英語閱讀教學做出了分級定位的要求,指出初中階段要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長時間的學習,最終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英語的能力。受傳統的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目標的影響,教師的課堂教學往往采取知識灌輸型的方式,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滿堂灌的方式忽略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剝奪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教師的授課內容有可能是學生已經掌握了的知識,這樣就容易造成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之間的分離,同時也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和教學效率的低下。
除此之外,教師對學生的課外閱讀缺乏重視。教師為了達到課程標準所要求的教學目標,往往重視對英語課本單詞的教授,而忽略學生平時的課外英語閱讀的訓練。初中英語新課標在要求學生掌握一定數量的課內單詞以外,也對學生的課外詞匯有所要求。并且,在初中英語的考試中也會出現一些學生不熟悉的大綱以外的詞匯。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應對策略
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自主學習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甚至會阻礙整個新課標教育理念的實施,教師要想改善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低效率現狀,就要從改善自我做起,先改變自我觀念,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體現,加強對學生的基本知識的訓練和指導。同時要學習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也要豐富教學內容,為提高教學效率創造良好的基礎性條件。
首先,教師要有的放矢,引導學生巧記單詞。教師在教授學生單詞時,可以采取適當的單詞記憶法,包括詞根記憶法,單詞時態變化法等。如在教授單詞“do”時,教師可以將與“do”相關的詞性變化系統化展現給學生,具體而言,“do”的過去式是“did”,其一般現在時是“does”其現在進行時是“be doing”形式,其將來時態是“will do”的形式。同時,學生在掌握了基本的時態格式之后才能夠做到融會貫通,在遇到其他動詞時也能夠列舉出與之相關的時態變化,如“go”這一單詞可以衍生出“went”、“be going”、“will go”等變化形式。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特殊的詞需要就行特殊的變化,如“dance”的現在進行時“dancing”是去“e”加“ing”,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以總結,幫助學生建立體系的學習知識。
其次,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實現課堂的多維互動。新課標要求教師的課堂授課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為此,教師要改變傳統課堂上“自說自話”的授課方式,采取靈活的授課手段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如,在學習與“holiday”話題相關的單元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英語對話短文的學習中讓學生分飾角色,按照課本的對話內容進行對話表演,或者是讓學生即興發揮運用自己已有的英語知識自編對話,這種以學生未參與主體的授課方式,能夠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加強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教師通過設置問題情境的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和對話,并在溝通中,了解學生的日常喜好、學習習慣、學習困惑等相關方面。
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補充教學內容,豐富學生的閱讀經驗。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質量,僅僅憑借英語課本短文的學習還是不夠的,學生還需要進行大量的閱讀訓練。學生通過對英語課本短文的學習,掌握了基本的英語詞匯、語法的知識,了解一部分閱讀題型的做題技巧,拓展課外閱讀能夠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同時能夠增加學生的詞匯量,并且,長期的英語閱讀訓練會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語感。為此,教師首先要提高自己閱讀材料、搜集材料的能力,并且提高自己接受新知識的能力。教師可以學習利用互聯網技術,對所學單元內容相關的文章進行網上檢索,最終經過細致的篩選,提煉出不同水平、不同難度的閱讀材料,以適應不同英語閱讀水平的學生進行閱讀訓練。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訂閱一部分英語閱讀讀物,如適合初中生閱讀的英語報,以及英語雜志、簡單英語故事集等。這樣,學生在閱讀的學習中不僅能夠實現興趣閱讀,而且能夠培養自己的英語閱讀學習的良好習慣。從學生的長遠發展來看,對學生興趣閱讀的培養能夠為學生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英語閱讀教學在新課標要求的引導下將實現一個嶄新的進步和發展,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阻礙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不利因素,積極應對新課改的挑戰,創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使英語課堂的教學更具人性化。這樣,學生在新的教學理念的引導下,實現自我“閱讀”到“悅讀”的轉變,最終達到英語學習和精神享受的雙層體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