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鑒林
摘 要:我國信息化建設速度不斷加快,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以及經濟發展的需求,我國中小學也開始普及信息技術課程。多年來,我國在信息技術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績,但是隨著形勢的改變和發展,信息技術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也更加凸顯,本文以高中信息技術為例,對其信息技術課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體對策。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問題;對策
1.高中信息化技術課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信息化建設內容單一,過于陳舊。目前,我國高中院校在學生管理方面,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課程內容不夠豐富,形式千篇一律,無法凸顯學校特色,信息化技術課程與傳統課程相比,是比較新型的課程形式,由于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國高中信息化課程的開展有聲有色,但是正是因為信息技術過新,我國在這方面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方面依舊比較欠缺,過于單一和陳舊的教學方法,非常不利于教學目的的實現。
(2)學校對于信息化技術重視程度不高。在我國很多學校中存在過于重視傳統課程教學,從而對信息技術課程不夠重視的問題。可以說信息化技術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是社會上各個領域急需的技能之一,但是我國高中學校中領導過于重視文化課程,使得信息化技術課程教師缺乏積極性,久而久之,教師對于自身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也更加單薄,教學效果自然不夠明顯。
(3)缺乏必要的軟硬件設施。高中信息化技術課程得以開展的前提與基礎是必須擁有信息化建設所需的硬件設備和專業軟件。目前,許多高中學校缺乏信息化設施,沒有專門接受數字化文檔的計算機管理設備和網絡服務器,成為了制約高中信息化建設的“瓶頸”。所以,必要的信息化硬件設施是加快高等學校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在信息化管理軟件使用方面,許多高中管理機構沒有認識到如何實現信息化建設,沒有建立信息管理系統、信息數據庫,僅僅是擺設幾臺電腦,認為這樣就可以算是信息化。
(4)信息化技術教師素質偏低。在高中信息化建設中,人是最關鍵的因素,信息化的實現和管理都離不開人,各種信息技術的傳授都需要教師的科學講解才能發揮作用。
2.解決我國高中信息技術課問題的對策
(1)為了能夠更好地開展我國高中信息技術教育,學校相關的管理部門要強化管理力度,同時對于相關教師應該進行必要的指導和培訓,并及時與他們進行溝通,并制訂合理的配置方案。這樣才能做到學校領導與教師相互配合,才能夠更好地推動計算機課程的開展。信息技術離不開網絡,假如一個學校信息不能共享,那么就談不上校園網、教育信息化了,而教師們也需要使用計算機上網查找教學資源。學校應該做的工作是加強對計算機的管理、注意網絡安全,確保整個網絡正常高效運行,而不是對網絡進行控制。
(2)解決的對策是從教學方式方法入手。首先,教師課程的設置和內容的選擇,必須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明確教學目標,因此要從整體進行,同時兼顧個體差異。其次,教師要從教材實際情況出發,確保學生能夠高效率地接受知識。最后,教師還應該從教學目標和內容出發,科學地采取教學方法,與教學實際相結合。這樣能夠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教學積極性。教師還應遵循相關技術規則,充分利用網上共享資源,避免低水平重復開發。
(3)加強教師培訓,不斷提高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水平,提高自身素質。從現階段我國學校信息技術課程的情況來看,很多教師缺乏專業化的訓練。學校要將這個問題重視起來,定期組織教師參加相關的培訓活動,不斷進修和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計劃和開展持續可行的教師培訓活動,鼓勵教師進行進修和學習,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素質和專業技能。這樣才能夠勝任多變的信息教育崗位,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形勢下,市場對于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實用型人才,我國在中小學科學中,逐漸添加了信息技術課程。經過多年來的努力,我國在這個領域取得了不少成績,但是這與實際的要求相比,還遠遠不夠,教師素質不高,學校設備不夠,對于信息建設不夠重視的問題依舊存在,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我國信息教育的開展,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從這些問題出發,有針對性地制訂管理與教學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文章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針對對策,希望能夠為我國教育事業進一步盡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談恩兵.基于有效視角的高中信息技術合作學習分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0(02).
[2]劉國凱.如何上好高中信息技術課[J].硅谷,2010(06).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五十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