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譯允
【摘要】本文主要內容是運用中國和外國流行歌曲成功的創作案例進行分析,分別細致的分析每個案例,來充分證明,在傳統文化素材里流行音樂的創作中不僅融合了傳統文化的元素的精華,還經行了新得創作,體現了傳統文化元素與流行音樂創作新思維的融合
【關鍵詞】傳統文化;流行音樂;創新;融合
前言
我們的生活在不斷的進步,現代化、信息化是當代時代的標志。新的材料,新的技術不斷地涌現讓我們目不暇接;這在很大程度上給創新文化藝術帶了新的挑戰,在此局面下,我們應該怎樣認識傳統音樂文化與流行音樂創作的關系問題,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因此,文本在中外流行音樂創作成功的案例經行分析,分析傳統音樂元素在流行音樂創作中融合與創新,探討傳統文化的精髓體會融合和創作的新音樂新理念。
一、中國近代流行歌曲與傳統文化
在社會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人們創造了燦爛文化與藝術。而歌唱藝術則是人們最為古老的藝術之一;從古老的敦煌巖畫,到歌劇《絲路花雨》;工業革命后的老式唱片到高科技下的電子音樂;初期的流行歌曲的低聲和現在流行歌壇群星薈萃絢麗多姿。這一切都在表明,人們從遠古時期走來的同時,創作藝術也在不斷的進步發展;而這些在歷史的路程中又從來沒有離開過傳統文化。傳統文化造就了今天,今天的成就則是以后的傳統文化。優秀的傳統文化一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水源。所以,人們在享受著現代文化的同時則應該更加珍惜傳統文化,但是當代青年對傳統文化了解很淺薄。在改革開放以后,鄧麗君演唱的《我只在乎你》《夜來香》等等,徐曉鳳演唱的《明月千里寄相思》等歌曲傳入大陸的時后,很多人并不知道這些歌原來是老上海灘的流行老歌。
其實,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流行音樂就已傳播到海內外,現今的馬來西亞的巫啟賢、華怡保;潘秀瓊、孫燕姿、黃鶯鶯;這些歌手都演唱過這時段的歌曲。直到現在我們也可以在很多影視作品中聽到這一時期的經典歌曲。在其中我們不難發覺,所謂的流行歌曲的創作基本建立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例如流行音樂奠基人黎錦暉所說:“將古今中外名家詩詞、西洋詩歌、民間小調、土風歌曲,以及南洋一帶的西洋小曲、愛情歌,一股腦搬來作為我的素材。”所以中國早期流行歌曲的主要特征:是“中國流行歌曲為世界流行音樂的漢化版,它直接或間接的與國際接軌,不僅保持自己民族音樂文化的傳統本色,而且巧妙地與外來文化相結合。
十九世紀中期一首范煙橋詞、陳歌辛曲的《夜上海》成了大上海的標志性音樂。其中《夜上海》的歌詞體現了夜總會的燈紅酒綠中,還有主人公內心的獨白表現在其復雜、無奈、苦悶、彷徨與覺醒的內心活動。《夜上海》的歌詞也是仿造了了宋詞、元曲的句式結構而寫出的,充分表現了舊上海舞女對待生活的無奈和醒悟。因此在九十年代末香港“長城影片公司”把《夜上海》搬上了大熒幕。由此能發現歌曲的經典。
二、近代流行歌詞與傳統文化的融合和創新
改革開放后期,流行歌曲有著多鐘形態,例如:中國民歌融入到歐美的爵士音樂中所以《中國民謠爵士》就這樣創造出來。而且慢慢的具有“民族化”創新的作品涌現出來,例如:《花好月圓》《人面桃花》《濤聲依舊》等等此類歌曲。因為傳統文化與時代文化的融合恰到好處,在那段時間深受大眾歡迎。例如:洛兵作的《人面桃花》歌詞與《題都城南莊》的詩句相似。還有歌曲《東方女孩》的歌詞,也是仿的《詩經·碩人》,以及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賦》等,陳小奇的《白云深處》的歌詞來自杜牧的詩《山行》;《濤聲依舊》來自張繼的詩《楓橋夜泊》,《香格里拉》《暗香》《盼春謠》和《走西口》的主題歌曲,這些歌曲都是和傳統文化元素有著很緊密的聯系。所以在中國近八十多年的流行音樂與其的歌詞創作,都有著強烈的民族意識,同時具備包納世界文化元素的胸襟,這是一個時代進入世界文化的前提準備。國際中有很多大型的演唱歌曲比賽中,很少是只有一種類型的音樂獲得獎項。相反,那些將傳統文化與民族特點融合在一起的作品的獨特性的音樂創作,更加輕而易舉的引起評委們的關注。因此沒有單一的傳統文化,只有創通文化與現代融合,才可以真正的做到創新。
三、傳統文化元素與流行歌曲創作的融合與創新
傳統文化和流行音樂創作的融合主要在于一個字“新”。這種創新在于其創作即是從傳統中引來,但并不是簡單的重復、復制、位移的變異,而是從傳統文化元素中提取一些文化精髓,用現代的創新意識來表現并進行再創造。因此創造出來的新作品,不僅留下了傳統藝術的韻味,而且非常具有當代的時代特性以及新的流行藝術形象。
在1986 年,第一屆歌星演唱會獲得很大的成功。一首《讓世界充滿愛》此歌曲流行全國。從此流行音樂創作群逐漸崛起,流行歌星群正在聚集,流行音樂開始進入多元化的探索期。當崔健的《一無所有》發出一聲巨大的怒吼后這首歌曲,成為了大陸具有標志性的搖滾音樂代表作,而且喊唱成為了一種風靡全國的演唱方式。甚至有的歌曲還把有些歌曲搖滾化。例如:《黃土高坡》的歌詞“不管是東南風,還是西北風,都是我的歌。”的演唱,慢慢演變成了具有搖滾風的歌唱形式。還有《信天游》《少年壯志不言愁》《中華贊美詩》《酒神曲》等等歌曲開始在全國流行起來。這一類的歌曲采取了陜北民間音樂的特點,更融合了北方民間音樂元素,成為了一種新類型的城市民歌。而且這類歌曲比較明顯的融合了歐美搖滾元素,也融合了中國北方音樂的元素;此類歌曲內容都比較有批判意義,風格瀟灑不羈,有著強烈的釋放感;這一類歌曲的歌詞和歌曲形態都是現代創新意識的體現。巧妙的進行第二次創造,這一類歌曲不僅保留這傳統文化的意境,而且還具有鮮明的跨時代的音樂特點和新型的音樂藝術形象。運用釋放的喊唱方式來表達歌曲的效果,備受廣大聽眾歡迎,傳唱持久。《海闊天空》獲得第十六屆十大中文金曲獎。此歌曲走過了十幾年風雨,但《海闊天空》仍然具有Beyond樂隊精神,《海闊天空》的歌詞,不僅具有歌者對歌夢想的不懈追求。而且歌詞中的那句“多少次迎著冷眼與嘲笑,從沒有放棄過心中的理想。”正是Beyond樂隊經歷歌曲創作中所受的非。但也是這樣Beyond樂隊才能成為前衛樂隊,而且幾十年魅力不減。正象歌詞中唱的那樣:“海闊你與我,可會變多少次迎著冷眼與嘲笑, 從沒有放棄過心中的理想。”也正是這樣,Beyond因為有這樣的信念所以Beyond 樂隊在傳統文化元素基礎上再次創作出了,具有當代有信念鼓勵追夢人的音樂。無論是從精神思想還是精神層面他們都是走在音樂創作的最前沿,是他們的創新給了我們追求和創新的精神理念奮發圖強的精神力量,他們創作出了讓人銘記于心的感人作品,這些作品是最有價值讓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四、結論
從以上的歌曲分析來看現代的流行音樂承載著當今生活的種種思想,以最典型的、最直接的、最快捷的創作方式映射著人們的現實生活,人們運用高科技的傳媒技術,來叫醒并激發出人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當今流行音樂創作是現在文化進步的標志,人們把大量的信息載入音樂中,并用單純的、個性的詞語將音符和文字音樂化,強烈號召人們用一種精神來創造新氛圍。當今社會的主要潮流是中外的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及創新,在我們這個多元化和一體化并存的社會中,不僅要有民族本土傳統文化的特征而且也要有現代音樂創作的先驅思想。因為只有這樣當流行音樂創造者才能不斷的創新,發展,因為有碰撞才會有新的元素。才能站在時代的高臺上,由此豐厚文化底蘊,借鑒各種元素,使傳統元素和流行音樂進行融合并且創新。在繼承傳統文化元素的基礎上,發展先進的流行音樂文化,從而來創新音樂藝術形式,促進中國音樂藝術的傳播發展。
參考文獻
[1]陶辛.流行音樂手冊[M].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
[2]于今.狂歡季節[M].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
[3]金兆君.光天化日下的流行[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
[4]付林.中國流行音樂二十年[M].中國文聯出版社,2003.
[5]付林.西方流行音樂簡史[M].中國文聯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