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峻青
上海民航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校”)是民航類的專業學校,為民航培養具備較高的英語水平的空乘、空勤人員。因此公共英語和專業英語課程在我校教學課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我校的學生對待英語的學習態度以及他們的學習結果存在著巨大的差別。一部分學生今后工作中崗位所接觸的技術指導說明全都由英文編寫,如果沒有較好的英語水平,無法進行操作,所以對這部分學生來說英語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是筆者發現部分學生對英語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學習熱情,甚至有些倦怠。那么,既然每個學生都有學習動機,怎樣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
1.與家庭合作
筆者認為學校應重視開展家校合作的實踐工作,合作模式要同時兼顧“以教師為本”和“以家長為本”。父母受教育情況不理想,知識層面較低,便很難參與到孩子的學業指導中,哈卡等人在研究中發現,來自低下階層的父母與教師交往時缺乏自信,甚至逃避某些與教師會面的機會。所以老師們會感受到:越是父母學歷低,與學校老師的交流頻率也越低。這實質上是一種教育的“排拒機制”:即條件不足的家長,無法參與子女的教育,因為學校的一些無形界別,把他們排拒于外。 這種制度上隱藏的排拒機制,使一般人接受了條件欠佳的家長必定參與較少,他們的子女成績亦必然較差的現狀。因此學校要對此類群體的父母進行充分溝通,有些社會層次較低的父母雖然擁有非常有限的教育和文化資源,但并非對參與子女教育有著消極的態度,所以站在教育者的角度上,就應當對這些父母進行鼓勵,提供更多的學習活動機會,讓父母更多地參與進來。
2.教師的人格魅力
在學生還沒有對某種學習產生內部學習動機之前,教師不應是消極地等待,而應積極利用學生原有的學習動機,因勢利導地使之遷移到新的學習活動中去。英語課堂表現欠佳或者成績不佳的學生并不意味著他們在其他學科或者其他方面就低人一等。英語教師要善于發現這些學生的優點,事實上,各個班級都有他們自己的特色和優點,比方說,機務班級的男生大都喜歡歷史、軍事;空乘班的女生都愛化妝、愛時尚,喜愛歐美影片,那么找出這些現有動機與將要形成的學習動機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然后導向新的學習。英語教師有必要靈活地使用教材,在內容的選擇上要盡量地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現有的知識水平,避免引起學生的枯燥、厭煩感。材料的呈現方式的不同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的內部動機,如電影、錄像、游戲和模擬。從另外一方面講,學生對“喜愛英語教師”的感受是十分明顯的。有些學生甚至會把對英語教師的好惡遷移到課程上來。
研究發現若教師的某些方面與學生的價值觀有矛盾,便會產生排斥、不親近、不信任的情感。但若教師對學生懷有深厚的感情,與他們平等、友好交往,師生心理距離會不斷縮短,學生學習就有安定感,愿意接受老師的指導并努力學習。筆者發現我校有些教師雖然有著多年的教學經驗,但是外表過于隨意邋遢,學生對其情感反應是比較疏遠的,因此,英語教師自身要建立一種積極健康的形象,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一個開朗樂觀的教師能夠將他的快樂帶到課堂,無形中傳遞給他的學生,他的英語課堂也將會變得生機勃勃的,學生也會激發出健康的情感,產生積極的學習動機和興趣。
3.英語教師隊伍的建設培養
由上文所述可見,一個教師本身的角色和能力在學生的學習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英語教師只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提高自身的英語教學水平,才能夠促進學生的英語方面的發展。身為一個站在一線的英語教師,筆者認為學校應更多地為英語教師提供專業培訓的機會。學校應開展聯絡一些機場的管理人員,為更多的英語教師,尤其是一些英語專業出身的教師提供一些實踐的機會,讓他們能夠有機會去機場的一些基層崗位進行培訓,吸收大量的一手行業信息和專業知識。
我校剛剛從一個中等專業學校升格為高等職業學校,這對我校師生來說既是個機遇,更是個挑戰。在學校升格之后,原本中專學校的教師在承擔日常學業之外,面臨的更多的是學歷和科研上的挑戰。學校應與更多的重點大學建立聯系,鼓勵青年教師報考研究生及博士生,到名牌大學進行理論學習,按照專業及課程要求進行知識的更新與深化,并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另外,作為轉型中的教師,要能夠開展教育科學研究活動,一改以往教學經驗的重復和惰性,開始留心和收集教與學的實踐材料和數據,開始學會動腦思考,善于發現值得研究的“問題”,成為一個既能教學,又能做科研的教師。學校對于教師的英語教學課題研究也需給予一定獎勵,在我校教師的認識和轉變的過程中給予信心和鼓勵。
參考文獻:
[1]何瑞珠.家長參與子女的教育: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的闡釋[J].教育學報,1999(02).
[2]莫 雷.教育心理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上海民航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