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香
【摘 要】地理學科內容豐富,涉及人類社會、自然環境及其相互關系的方方面面,如何在初學地理學科的中學階段讓同學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地理老師需要一直努力的方向,因此老師要使地理學科的趣味性淋漓盡致的得到發揮,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地理。
【關鍵詞】中學地理 趣味性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7.011
地理知識繁多使得學生在學習中遇到比較多的困難和經常解決不了問題,久而久之便產生了厭學情緒,導致學科成績不理想。如何讓學生們在輕松地氛圍中學習地理知識,認識到地理學科的重要性和有趣性,打消地理學習枯燥無味的消極影響,這就需要老師積極發現地理與生活之間存在的聯系,使地理生活化。經過自身的教學實踐,本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結合熱門旅游景區,增強學生的求知欲
地理包含各個地方的人文知識、地理地貌特點和氣候特征等。當今社會旅游是熱潮,旅游就是到當地參觀其風土人情等,所以,在講授我國不同地區的地理知識時,老師可以用旅游勝地來進行課程引入,增加學生的興趣。
在講熱帶雨林的相關知識時,老師可以引入典型地區西雙版納,正是因為這里神奇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來旅游,比如原始森林公園,是西雙版納最大的綜合性生態旅游景點之一,公園融會了獨特的原始森林自然風光和迷人的民族風情。還有傣族園、熱帶花卉園等景觀以及傣族的潑水節。長江中下游六省一市的旅游資源也很豐富,像古城南京的中山陵、烏衣巷、總統府舊址等等,還有杭州的西湖等等。用這些迷人的旅游景色來吸引學生,增強他們的求知欲,為以后的旅游實踐做好知識儲備。在欣賞美景的過程中,老師可以穿插地理知識,讓學生在輕松、積極的氛圍中將知識記于心中。
二、融入歌曲教學,將學生帶入美的課堂
我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人們在土地上生存勞作,感受大自然的力量與恩賜,所以人們創作了許多與家鄉有關的歌曲,來歌頌祖國、歌頌家鄉。在這些歌曲里面當然也會包含豐富的地理知識與常識,值得老師從中篩選和課堂知識相關的歌曲,達到活躍課堂氛圍的目的。
在地里課堂上,可以適當引入《青藏高原》、《珠穆朗瑪》、《回到拉薩》、《黃土高坡》、《山路十八彎》、《我的中國心》、《人說山西好風光》等這些歌曲,不僅調解了課堂氣氛,還將知識簡單化,從而引起學生的興趣。
《青藏高原》中:“我看見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 一座座山川相連,呀啦索,那可是青藏高原是誰日夜遙望著藍天,是誰渴望永久的夢幻,難道說還有贊美的歌,還是那仿佛不能改變的莊嚴。”青藏高原實際上是由一系列高大山脈組成的高山“大本營”,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極”之稱,而且光照條件好。這些特征在歌詞中都有所體現,“山川”、“藍天”,老師可以以此為切入點帶領學生進入青藏高原的課程講解。還有《黃土高坡》中“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照著我的窯洞……還有身邊這條黃河……四季風從坡上刮過……”其中也把黃土高原的特征體現出來:西北風、窯洞、黃河流經、溫帶季風氣候等等。教師可以利用歌詞進行教學,使學生更好的掌握黃土高原的地理知識。
這些歌唱民族自然風情的歌曲蘊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而且朗朗上口、氣勢雄偉,學生們容易接受和傳唱,在歌曲的熏陶下更容易的將知識牢記。
三、巧用“之最”創建比賽,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
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大國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而且我國地形復雜,有許多可以在世界上“稱霸”的自然景觀。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瑰寶數不勝數,老師可以利用“世界之最”來舉行一場知識競賽,制定嚴格的比賽制度,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
例如中國之最:最大的湖泊(咸)——青海湖,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最熱的地方——吐魯番盆地,最大的島嶼——臺灣島,中國最大的平原——東北平原,中國最高的盆地——柴達木盆地,等等。“世界之最”: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37.6千克/立方米),亞洲(中國);世界最長的運河——京杭運河(長1801千米),亞洲(中國);世界最長的河流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長504.6千米),亞洲(中國)等等。老師可以讓學生們在課下自己搜集有關知識,然后進行知識競賽,并設立名次,頒發獎狀和獎品。
通過地理知識競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在比賽過程中發現自然地理的博大精深,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敬畏,使學生愿意主動的靠近自然、親近自然、熱愛自然,從而對地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四、多媒體演示及攝影作品展示,豐富課堂內容
在中學的地理課本中,會涉及到各個階梯的劃分和特征,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中國大陸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們感受大自然的變遷和力量。地理也會有世界氣候的劃分,老師可以用多媒體小動畫演示氣候的形成及變化,對比相同時間內世界上不同半球或者國家氣候的差異,讓同學們更直觀的了解地中海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等典型氣候的特征。山峰的形成、河流的流動都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出來,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使畫面更加真切,讓知識也跟著動起來。還有很多攝影師拍攝經典的自然景觀,也可以拿給學生欣賞,增加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與向往。
五、將地理生活化,拉近知識與生活的距離
地理與旅游相結合是把地理和生活熱點聯系起來,還有很多地理內容都是可以聯系生活。中學地理包含行政區域的劃分、地形、河流、氣候和重要的地區等,在講這些知識時,老師要找到知識與生活的聯系點,引導學生思考現實生活中自己所在地屬于的行政區域是哪里,有哪些河流,是什么氣候等等。
比如在講南部沿海四省一區和香港、澳門這部分內容時,會學到一些熱帶水果,那么老師就可以讓學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吃到的水果有哪些是熱帶水果,像香蕉、柑橘、菠蘿、芒果、荔枝、龍眼等,再由水果的生長環境進一步引出當地的氣候特征、地形等內容。在水果的吸引下,學生們會漸漸關心水果的生長環境,由此也會學習到一系列關于地理的知識。
只有讓同學們真正認識到自然地理的有趣性和豐富性,才會激起學生的求知欲與探究欲,使學生們自覺地投入到學習地理知識的世界中。老師要把地理知識用特殊的方式展示出來,打破傳統枯燥的課堂授課。老師可以嘗試著把地理知識與歌曲、旅游熱點、知識競賽以及其他與生活息息相關點聯系起來進行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發現地理的趣味,可以更快樂的投入地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