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蓓?孫旭
摘 要:大學生法律素質培養應遵循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專業教育、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原則。通過重塑教育理念、強化教師素質及教學手段、加強校園互聯網管理等途徑培養大學生法律素質。
關鍵詞:大學生;法律素質;法制教育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奮斗目標?!狈ㄖ螄业淖罱K確立必須以健全的法律體系和具有良好法律素質的公民為前提和基礎。大學生作為特殊的法律主體之一,其法律素質水平的高低是全民法律素質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強大學生法律素質培育是當前高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1.大學生法律素質教育及構成要素
“法律素質”這一概念應從以下三個前提明晰:第一,法律素質是個體通過后天學習相關法律知識而獲得的一種特質和品性,因此法律素質不是個體先天具備的稟性;第二,法律素質的培育與提升與社會因素尤其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等因素密切聯系;第三,法律素質的高低最終通過個體在現實生活中運用法律解決特定法律問題而得以展現[1]。
綜上所述,法律素質是一個兼具了法律知識、法律情感和法律運用的綜合體。主要具備三個構成要素。
法律知識:是指法理學以及各部門法的主要原則、基本內容等方面,是一國公民所必須具備的法律知識。
法律意識:主要包含三個層面,即法律心理、法律觀念及法律信仰,三者之間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從而形成法律意識的有機整體。
法律能力:大學生法律能力是法律素質中最高層次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學習、掌握法律知識的能力,指大學生能夠形成依法依規辦事、遵紀守法的良好行為習慣。二是主動運用法律的能力。尤其是運用法律救濟權利的能力,使其能夠主動、積極通過行政復議、民事訴訟、行政訴訟等法律救濟途徑來保護大學生自己的權益[2]。
2.大學生法律素質培養的基本原則
大學生的法律素質是在高校中開展法律教育來獲得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1) 法制教育與德育教育相結合。法律和道德都是規范人們行為和調整社會關系的準則。我國高校在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及“兩課”工作的同時,應當將法制教育融入其中。一方面,僅僅強調道德是難以維護我國社會的穩定與和諧,道德離不了法律強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法律也不是萬能的,對大學生行為的調節仍然有其局限性,體現在對大學生意識形態范疇的影響與控制。因此,加強大學生法律素質培養應當將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從而貫徹“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兩者的結合。
(2) 法制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大學生法制教育應結合專業教育同步進行。一是專業課外法制教育,主要是通過法律基礎等公共課普及基本的法律知識,使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法學的基本觀點及我國憲法和基本法律的主要內容等。二是專業課內法制教育,即高??梢砸勒崭鲗I的實際情況和就業情況,加強與本專業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教學工作。
(3) 法制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在貫徹法制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的過程中,應當突出針對性。首次,密切聯系我國的具體國情和國家方針,如當前中國正在進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應加強與公平正義相關法律法規的教育。其次,密切聯系高校自身的實際,如當前高校都在加強依法治校、反腐倡廉,就應加強與依法治校、反腐倡廉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最后,密切聯系大學生自身實際問題,有針對性地增強其法治觀念,提高其法律素質與法學修養。
3.大學生法律素質培養途徑
(1)重塑大學生法律素質教育理念。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第一, 樹立大學生法治教育新理念,既向大學生灌輸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理念、培養大學生憲法法律至上信仰。第二,將大學生只注重學習本專業知識的學習觀念轉向專業知識學習與法律素質強化并重的學習觀念。大學生除了本專業學習外,還要加強通識法制教育在內的基礎學科文化知識,從而提高大學生的法律修養。
(2) 加強法制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強化教學手段。第一,發揮高校輔導員的積極作用,對高校輔導員進行法學教育培訓,有利于輔導員將法制教育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從而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法律素質。第二,拓寬法學教學思路,積極引進一批具有豐富法律實踐經驗的法律工作者走進校園。同時,加強法治教育的教學手段。第一,多種教學方式并存,由“填鴨式”教育模式向啟發式教育模式轉變。如,圖文并茂的多媒體教學、莊嚴肅穆的模擬法庭教學等多種教學形式來補充課堂授課教學的缺陷,增強法律教學的實效性。第二,重視課堂之外的教學效果,強調課堂外多交流、探討。
(3)加強校園互聯網管理。面對互聯網時代給大學生法律素質教育工作所帶來的機遇與負面影響,高校以及老師應當主動迎戰,努力占領互聯網法律素質教育的新陣地。如,高校可通過本校網站主動開展網上法律素質教育活動,也可利用互聯網展開法律知識的教學,優化教學方法,強化案例教學等多種教育方法以提高大學生法律素質。
參考文獻:
[1]曹 毅.論新形勢下加強大學生法律素質的培養[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3.
[2]劉 瑩,林伯海.當代大學生法律素質培養的三個維度[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07):52—54.
(作者單位:成都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