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開放式實驗的實現(xiàn)能夠轉變學生學習觀念,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進而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及實踐能力得到有效強化。但是開放式實驗室的實現(xiàn)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需要從管理抓起。本文在分析開放式實驗室管理模式構建遇到的難點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對開放式實驗室管理模式建設新思路進行探究,希望以此為開放式實驗室管理的強化提供有效憑據(jù)。
【關鍵詞】開放式實驗室;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能力
0.引言
在教學工作中,開放實驗室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其一,能夠為學生營造優(yōu)良的實驗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操作實驗的積極性[1]。其二,能夠使實驗室資源的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其三,能夠減輕教師工作負擔,以引導者的角色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等。要想使實驗室得到全面開放,便需要對管理模式加以完善。目前,開放式實驗室管理模式在構建過程中還存在一些較為明顯的問題,如資金問題及制度設置問題等。鑒于此,本文對“開放式實驗室管理模式”進行分析與探究具有較為深遠的意義。
1.開放式實驗室管理模式構建遇到的難點問題
1.1管理理念未能得到及時轉變
目前,高校實驗室管理還適用老一套的管理方法,實驗課程的開設主要表現(xiàn)為對實驗加以驗證,大大阻礙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及個性發(fā)展。實驗室管理工作者在管理理念上較為陳舊,不能與時俱進,缺乏對開放式實驗室管理的認識,也不能結合實驗教學實際情況制定并落實有針對性的管理策略??傊?,在管理理念未能得到及時轉變的情況下,便會使開放式實驗室管理模式的構建受到極大的阻礙。
1.2投入資金不足
開放式實驗室的構建包括了諸多內容,如實驗內容、實驗項目、實驗設備等等一系列的開放均始于開放式實驗室的構建內容[2]。因此,在完善這項工作過程中,便需要投入充裕的資金,這樣才能夠為開放式實驗室管理模式的完善提供保障依據(jù)。但是由于校方還沒有對開放式實驗室管理模式的建設給予足夠重視,在申報資金方面程序較多,難度較大,一下子也不可能投入充足的資金,這樣便使得開放式實驗室管理模式的構建受到極大的阻礙。并且,由于資金投入不足,還會使人力資源整合發(fā)生問題,進而使教學隊伍建設工作的完善受到阻礙。
1.3制度不夠完善
“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貫穿學校領導層到教師到學生,即為學校領導層對教師實施的管理,教師對學生實施的管理,均為“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3]。在這樣的等級模式下,學校領導層作出的計劃、政策便是一種制度,但是制度對教師與學生而言是不公平的。該項制度還會使開放式實驗室管理的發(fā)展受到極大的阻礙。顯然,要想使開放式實驗室管理模式得到有效強化,完善制度是迫在眉睫的一項工作。
2.開放式實驗室管理模式建設新思路
2.1對實驗室管理系統(tǒng)加以構建,實現(xiàn)開放式及信息化
開放式實驗室要想得到有效實現(xiàn),對實驗室科學管理進行強化顯得尤為重要。在對實驗室管理系統(tǒng)進行構建過程中,主要需要實現(xiàn)開放式與信息化?;趯嶒炇夜芾硐到y(tǒng)當中,需對儀器設備及相關耗材構建一個數(shù)據(jù)庫,對該數(shù)據(jù)庫進行定期檢查,對庫內情況加以了解,并做好維修保養(yǎng)方面的工作。這樣,便能夠為實驗室技術人員的科學管理提供保障依據(jù),進而使實驗器材的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其次,需對用戶管理進行強化,在實驗室管理系統(tǒng)登錄上,管理者、教師及學生三方均需要擁有各自的登入帳號與密碼。通過該系統(tǒng),教師可以將科研課題信息拿出來分享,對學生的實驗申請實現(xiàn)在線審核,對學生提交的實驗方案進行評估并作出指導。學生需以管理系統(tǒng)為渠道,對所需的學習資料進行下載,同時以自身具體狀況為依據(jù),自主對實驗項目及指導教師加以選取。
2.2努力提升教師整體素質,同時使科研課題實現(xiàn)共享
在實驗教學中,有兩大主體,其一為學生,其二為教師。與此同時,教師也是教學工作的引導者。因此,要想使開放式實驗教學得到有效強化,提升教師整體素質便顯得極為重要。在提升教師整體素質過程中,不僅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強化,還需要主動實踐能力的提升,使實驗室教師懂理論、懂技術,需針對教師進行明確分工,做好科研項目的申請、研發(fā)等工作,同時做好完善的研發(fā)計劃,對科研課題的進展進行統(tǒng)籌,以此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驗開發(fā)提供技術基礎。實驗室管理人員需針對實驗室相關設施設備展開強化管理,做好日常維修保養(yǎng)工作。基于開放式實驗室管理系統(tǒng)當中,教師可在其中對科研課題加以共享,對學術交流進行強化,拓展合作機制,以此使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進一步為優(yōu)越的科研成果的獲取提供保障依據(jù)。
2.3對實驗室管理制度加以完善
實驗室開放之后,學生進入實驗室的時間及空間便會大大拓寬,同時實驗項目及內容也會增多,這樣一來一些實驗設施設備的應用便會大大增強。顯然,這將使實驗室的管理復雜程度增大。因此,制定完善的實驗室管理制度便顯得極為重要[4]。筆者認為,需針對學生及教師制定實驗室相關遵循準則,并制定實驗室安全衛(wèi)生制度以及相關設施設備的管理制度。上述制度在優(yōu)化制定的前提條件下,需充分投入應用,以此使開放性實驗室的管理得到有效強化,進一步為實驗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依據(jù)。除此之外,建議增加激勵制度及評價考核制度,主要針對實驗室日常工作人員及管理人員制定,并加以落實,使實驗室相關工作人員端正工作態(tài)度,激發(fā)工作熱情,為開放式實驗室的發(fā)展提供保障依據(jù)。
3.結語
通過本文探究,認識到開放式實驗室管理模式在構建過程中還存在一些難點問題。因此,融入先進思想,對開放式實驗室管理模式建設加以強化便顯得極為重要。例如對實驗室管理系統(tǒng)加以構建,實現(xiàn)開放式及信息化;努力提升教師整體素質,并使科研課題實現(xiàn)共享;對實驗室管理制度加以完善等。相信做好以上這些,開放式實驗室管理模式建設工作將能夠得到有效強化,進一步為實驗室開放的實現(xiàn)奠定尤為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梁燕.開放式實驗室管理模式探索[J].考試周刊,2011,30:211-212.
[2]張妮.焦哲.廖文波.建立開放式實驗室管理模式的思考與探索[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14,03:114-116.
[3]袁以明.連升炯.開放式實驗室信息化管理模式改革與實踐研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11:80-81.
[4]田朝霞.開放式實驗室管理系統(tǒng)在護理實驗室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2,01:13-15.
作者簡介:
胡成祥,(1981-12-14),男,河北省石家莊市人。實驗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實驗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