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棟 唐婷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職學生的特點和現有班級管理的不足之處,結合實踐,提出并完成“一目三核四翼”為特色的高度參與式民主管理模式,對調整高職院校班級管理模式、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班級管理 一目三核四翼 高度參與
【課題項目】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材料工程技術專業(航空復合材料方向)重點專業建設項目。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7-0182-02
班級是有一定人數規模的學生集體,是學校根據一定的任務、按照一定的制度形式組織起來的有目標、有計劃地執行管理、教育職能的最小單元[1]。既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基層組織單位,又是學生生活及開展活動的集體單位,也是學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單位。
做好高職學生的管理,達到學生充分成長成才的目的,要以班級管理為切入點。本文通過對高職學生特點和目前班級培養模式的不足之處進行分析,以班級培養模式為切入點,建立學生為主體的積極參與班級模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2]。
1.高職學生的特點[3]
1.1自我中心意識強,集體主義思想淡薄
目前在校的高職學生都是獨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識強,集體主義思想淡薄。多數學生在榮譽利益面前很少能夠站在整個班級全局的高度來全面考慮問題,更多的是站在自身角度來考慮,只要榮譽利益與自己擦肩而過,就不能正確對待,心中頓生不滿情緒,有的甚至以小動作加以發泄。
1.2是非觀念淡薄的學生多
高職學生是非觀念淡薄是高職學生的一大特點。部分學生常常有這樣一種消極的想法:只要是不關自己的事情或與自己關系不大的事情就不要去說、更不要去管,否則就會得罪人甚至惹出麻煩。這種思想的流行,會使班級正義得不到伸張,良好秩序得不到維持,同學們賴以生存的健康土壤得不到培育,最終影響到良好班級風氣的形成。
1.3積極追求全面發展自我的學生少
多數高職學生都認為自己是高考的失敗者,缺乏對“高職學生”、“高職院校”、“技術技能人才”等這些概念內涵的認識,對“新”的學習生活仍舊沒有信心、動力與追求。從表觀上看仍然有不少同學在忙忙碌碌,卻沒有科學規劃自己高職三年的發展,不能有的放矢,既不認真學習專業知識,也不積極主動投入各種有益的社會活動,認為只要將就能夠混畢業拿文憑就萬事大吉。
1.4 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高漲
雖然大多數高職學生學習動力表現不夠好,但他們在參與活動時,積極性高,行動迅速,表現出了很強的組織能力。這是實施班級管理的重要基礎,也是做好高職班級管理的重要支柱。
2.“一目三核四翼”高度參與式民主管理模式的建立
“一目三核四翼”班級管理模式中(圖1 ),“四翼”是指班級管理過程中采用的四個極點,即目標發展、自主管理、制度保證、活動載體,構成促進學生民主管理、自我實現的遞進循環;“三核”是指班級以班主任、輔導員、班導師為核心,起指導作用;“一目”既指狹義上班級目標的實現,也指學生成長成才這個最終目的。此模式宗旨是為高職大學生的健康全面成長服務,也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
3.學生參與管理模式的具體實施
3.1 班級目標的建立
在建立班級管理目標時,要考慮到其層次性和遞進性。根據高職學生培養規律,我們設定班級一年級的目標是“形成專業意識,打好專業基礎”;二年級的目標是“鞏固專業思想、培養專業能力”;三年級的目標是“樹立職業理想,具備職業技能”。這個目標體系的設定是以形成專業特色為主線,以形成集體意識為核心,促進學生素質整體提高。
3.2班級制度的創建
班級管理需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故師生需不斷修訂各項規章制度。在規范制定時,要注意體現“以人為本”、“公平理論”,采用正激勵的方式。例如針對拾金不昧、特別貢獻等精神,要格外強調除予表揚,同時給予以量化加分和家校互通榮譽公示,如此以期實現班集體“血液白凈化”。總之,在硬管理中也要有“溫度”,要盡以守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進取心和競爭意識。
3.3班干部的選拔
在班級管理中設置不同的管理職位,可通過毛遂自薦、民主競選等方式選拔,確立自主管理的核心主體。其次,對于班干部的培養需注意方法,給予信任,扶著優秀班干部成為班級管理的中堅力量。最后,在選擇班干部時注意男女比例及成員宿舍分布問題。
班團主要干部實行任期制(一年),其他班團干部實行輪崗制。班級主要管理者班長及團支書的任期滿后,通過民主選舉,使更多的人能承擔這樣的工作,得到鍛煉;在班級管理中采用輪崗制,規定班級管理團隊的管理時限,可以讓更多的同學能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形成人人參與管理,人人為大家服務的良好體制。
3.4 監督體制的建立
以宿舍為單位,選舉形成廣泛的班級事務監督委員會,班團干部不得參加。班委會、團支部要定期向監督委員會匯報班級活動組織情況、班費支出等事項;如遇重大事項必須與班主任及班級監督委員會定期溝通。
3.5加強宿舍建設
構建以宿舍為班級基本管理單元的班級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實踐中,可設舍長1人,副舍長1人,采取任命與選舉相結合、以宿舍選舉為主的方式來確定團隊的領導者。同時,建立宿舍的規章制度,形成寢室團隊建設的制度保障。
4.教師高度參與的形式與內容
4.1 班主任與輔導員的結合
輔導員或班主任不能僅僅作為“管教者”,更重要的職責是對學生進行指導,通過對班集體的管理來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幫助他們形成崇高職業理想。在這種模式的實質是輔導員或班主任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由被動接受管教變成主動參與管理。由此使老師與學生之間形成一種相互影響的管理關系網絡,達到“綱舉目張”的效果。
4.2班導師體制的建立
聘任學科帶頭人或資深專業老師作為班級導師,對班級進行一對一的幫扶。班級導師針對學生所學開展專業文化教育,同時對班級的工作進行針對性指導,將對學生的專業學習、能力培養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4.3專業社團的利用
專業應成立由不同年級學生組成的專業社團。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科技之春等活動,將專業社團打造成大學生創新、創業、創效的“練兵場”,既為學生提供一種全方位培養團隊協作精神的環境氛圍,又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熱情,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拓寬學生學習領域,為提高專業文化知識打下堅實基礎。
5.總結
本文結合高職學生特點及班級管理現狀,在構建高度參與式班級管理模式的理論基礎上,通過具體實踐操作驗證了其效果,力圖擴展高職班級管理理論并改進高職班級管理現狀。關于這一命題還有許多方面值得我們思考,希望一紙陋言能引起大家對高職班級管理的進一步重視和研究熱情,為學生提供一個生活學習的良好土壤,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聯合編寫.教育學基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239.
[2]陳紅.高職院校“四位一體”班級管理模式的構建[J].黑龍江教育學院院報,2012,31(4):24-25.
[3]張帥奇,洪福林.加強大學生自我管理教育的多途徑分析[J].教育教學淪壇,20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