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
摘要:民族文化是體現一個民族的發展歷程與發展程度的重要財富,它是民族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從這個角度來看,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顯得非常重要。在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的相關問題中,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本體論”問題是其中的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它主導著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的目的和方向。本文分析了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本體論”問題,并就如何保護與傳承民族文化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民族文化;文化保護;文化傳承;本體論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統一國家,在改革開放之后,各個民族地區的經濟都取得了很大的發展,然而經濟全球化也給我國的傳統文化帶來了很大的沖擊,許多民族,尤其是少數民族,其民族文化處在瀕臨消失的境地當中。而當地政府或民間組織所發起的拯救民族文化活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對于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根本目的卻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甚至可以說走進了一個誤區。基于這一點,筆者對此展開探討。
一、本體論概述
本體論是一個哲學的范疇,它所研究的是存在的本質。就目前的情況而言,世界上關于本體論的定義尚沒有得到統一,并且也沒有對它的應用領域加以規定。而實際上,本體論已經被廣泛應用于人工智能、計算機語言、數據庫理論等多個學科、多種領域當中,由此可見本體論的適用性極強[1]。
在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的研究領域,本體論同樣能夠得到應用。研究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本體論就是指研究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根本目的,研究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的存在的本質。當前的情形是,許多人,甚至是某些地方政府,對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根本目的存在認識上的誤區,要么認為它僅僅是一種服務于經濟發展的工作,要么認為它只是一種形式,并沒有很大的意義[2]。而在這種思想的主導下,“文化搭臺,經濟唱戲”這種觀點在社會中流行,并出現在了政府工作報告當中。除此之外,一些以保護、傳承民族文化為由頭的開發項目也興建起來,比如“民族村”、“民俗村”等,但是卻都陷入了無人問津的尷尬境地。造成這些現象的都不是偶然的原因,因為從根本上來看,關于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本體論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沒有樹立起“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本身就是根本性目的”這一“本體論”觀念。
二、“本體論”觀念下解決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問題的對策
在“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本身就是根本性目的”這一“本體論”觀念下,我們該如何做好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工作?下面,筆者以云南民族文化為例對這一問題提出幾點看法。
第一,明確民族文化的特色。只有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才不容易被其他民族文化所同化,才能獲得持久的生命力。因此,要想做好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工作,就要明確民族文化特色。歸結起來,云南民族文化具有三種特色。其一,民族數量多,文化豐富多彩。云南是我國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規模較大的民族數量在25個左右,而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人口數量較少的民族。在數量上所占的優勢使得云南民族文化豐富多彩。其二,云南民族文化兼容而開放。在漫長的歷史發展時期中,云南各個民族之前形成了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發展格局,兼容開放的特色非常鮮明,各個民族無論是從宏觀族群上劃分還是從語言系屬上劃分,都存在交集,民俗風情等都體現出相互滲透的痕跡[3]。其三,云南民族文化跨國、跨境的特色較為明顯。因為云南的地理位置處在邊境線旁邊,云南民族與東南亞的各個民族之間有著密切的往來,甚至是跨境而居,所以云南民族也受到了東南亞民族的影響,民族文化中融入了異國的文化因素。
第二,找到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中的問題。找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要想做好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工作,首先要明確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工作中的難題。云南民族具有代表性,其所面臨的問題也是我國其他民族所共同面臨的問題。其一,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受到了經濟全球化的沖擊。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影響不只是經濟方面,同時它還給我國的文化、價值觀等帶來極大的沖擊,云南民族文化在這個背景下也受到了一些影響,比如獨具特色的歌舞藝術和民俗活動逐漸消失、人們的價值觀發生很大的變化、傳統服飾淡出人們的視野,僅僅在節日上出現[4]。其二,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受到了旅游開發項目的影響。旅游業屬于我國的第三產業,是我國所積極倡導發展的經濟建設項目。然而在旅游業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外來文化也進入到當地的民族文化當中,同化了當地民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第三,政府發揮主導作用,積極開展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工作。回顧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政府對民族文化表現出了高度的重視,并在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方面做出了許多成績。云南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就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表現為設立云南省民族研究院等省級民族研究機構、完成大量的民族古籍的搶救、收集、整理等工作、建立非物質文虎異常四級保護名錄體系、為民族文化產業的發展創造機遇等。政府對云南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所做出的努力,可以作為一種成功的經驗應用到我國其他民族文化當中,從而讓政府在這個過程當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三、結語
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受各種原因的影響許多民族消失了,而隨民族消失的還有民族文化,一旦民族文化也消失,那么這個民族的存在痕跡也就沒有了。因此,我國要正面應對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工作中的問題,樹立正確的本體論思想,剔除其他無關因素,盡量以保護與傳承文化本身作為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工作的根本目的。
【參考文獻】
[1]黃震.關于東北少數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思考[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1(03)
[2]薛麗娥.多元推進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思考[J].貴州社會科學,2012(07)
[3]華紅蓮,潘玉君.文化生態視野下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J].云南電大學報,2012(04)
[4]唐踔.城鎮化背景下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研究綜述[J].教育文化論壇,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