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陽
摘要:隨著新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傳統的電視新聞報道受到嚴重沖擊,電視新聞報道面臨著巨大挑戰,如何在新媒體語境下提高電視新聞報道的關注度已成為電視新聞媒體面對的問題。通過了解新媒體語境下電視新聞報道面臨的挑戰,進一步分析電視新聞報道在新媒體語境下的生存和發展策略。
關鍵詞:電視;新聞報道;新媒體語境;策略
一、新媒體語境對電視新聞報道的沖擊
(一)信息來源的多樣化帶來內容生產的整合
所謂內容生產的整合,指的是兩層意思:一是指的是信息內容在生產過程中的整合,二是信息來源的整合?;ヂ摼W未得到普及時,信息的來源比較單一,信源被傳媒機構壟斷著。但在互聯網出現后,打破傳統的局面,實現了信息來源的多元化。媒體內部不同部門在信息加工過程中的資源整合便是信息內容在生產過程中的整合中的主要表現。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電視新聞報道不再采用部門條塊分割的形式,而是整個新聞報道受編輯部的統領,統一策劃選題、調度,在頻道內共享欄目里的所有新聞素材,如此以來,采編播得到了有機的統一。一方面,信息很大一部分來源于傳統意義上的受眾;另一方面,信息共享可以在不同形態的媒體之間得到實現。
(二)網絡和數字技術帶來傳播平臺的多元化
網絡和數字技術的迅速發展打破了電視新聞報道的傳播輸出模式,使電視新聞報道能在各種不同的終端設備上進行傳播?,F有的傳播平臺有電腦、數字電視、手機、車載電視等。越來越多的新傳播平臺將會隨著媒介技術的發展而出現。
電視新聞報道因傳播平臺的多元化開辟了更多傳播渠道,擁有了新動力,拓寬了新業務。觀眾能夠在多種終端設備隨地、隨時的選擇喜歡觀看的電視新聞報道,觀眾的選擇更具能動性和自主性,能隨時重播、暫停,觀看結束與觀看過程中能夠進行有效的互動與反饋,能夠根據自我喜好關注相應的電視新聞報道,不再受傳統觀看電視新聞報道的模式的限制,如此以來,電視新聞報道的傳播效率更高、傳播速度更快、傳播面更廣。
(三)受眾身份的轉向帶來信息傳播模式的改變
現今我國受眾媒介素養處在迅速提升期,受眾對信息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并開始積極地尋求信息。隨著大眾媒介素養的提髙,在新媒體語境下,受眾開始主動地變身為“傳播者”,利用新媒體語境爭取多樣化的利益。
隨著受眾主動性的提高,傳播權利發生了轉向,“信息”不再被傳統的媒介組織所壟斷,更多的主動權掌握在受眾手里,受眾身份的轉向影響并制約著傳統媒體的信息生產,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信息傳播的模式。
(四)作為載體的先進媒介為日益開放的話語空間提供可能
公眾的話語空間因新媒體得以擴大,信息的共享與快速傳播得以實現,公眾得到了想都不曾想到的話語權。在新媒體時代,公眾把手機、互聯網等新媒體視為“說話”的平臺。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新媒體有很大的不同,新媒體依托于最先進的媒介技術,向所有人開放,不限制階層、年齡、受教育程度,且具有匿名性,因此,擁有迅速傳播的能力?!拜浾撘宦伞钡膫鞑ジ窬直贿@種雙向甚至多向交互的傳播方式所打破,民主和平等得到彰顯,民間話語體系崛起,讀者和觀眾擁有了更多的可選擇的新聞渠道。公眾在新媒體這個平臺上獲得話語權,進而對新聞媒體報道產生影響。
二、新媒體語境下電視新聞報道的策略分析
(一)加強與新媒體的合作
媒體之間加強合作,有利于實現優勢互補,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雖然電視新聞報道與新媒體的合作比較晚,但這是一種認知上的進步,電視新聞報道加強與網絡的合作,可以增強信息傳播的及時性。電視新聞報道充分運用網絡互動平臺,在這種情況下,受眾便隨時通過互聯網發表感受和意見。電視新聞報道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趨勢不可抵擋。
(二)增強電視新聞報道的權威性
電視新聞報道屬于官方媒體,在社會公信力方面具有強大優勢,權威性較強。據調查發現:在眾多新聞報道類型中,電視新聞報道的公信力處于首位。眾所周知,公信力對于媒體的關注度和競爭力起著決定性作用,所以電視新聞報道應充分發揮出這一優勢,進一步強化權威性的建設。在進行電視新聞報道時,強化對新聞信息的監督和管理,堅決杜絕假新聞的產生,務必要新聞信息的準確性。
(三)打造名牌主持隊伍
與其他新聞報道形式相比,電視新聞報道信息更加有序,其編排和播報時間都是經過精心策劃的,所以電視新聞報道應充分發揮好自身優勢,增強自身特色,樹立品牌意識,讓受眾留下深刻印象。增強電視新聞報道品牌意識的一項有效策略是打造名牌主持人隊伍,因為電視新聞報道的質量很大程度上依靠于主持人的水平。所以,電視新聞報道應提高對主持人的選拔標準,選擇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具有一定知名度、個人魅力的主持人才,提高新聞報道水平,拓寬收視人群。
(四)提高新聞報道的傳播速度
在傳統的電視新聞報道人員冗雜的情況下,制作成本往往會比較高,而新媒體語境下的電視新聞報道對新聞資源可以進行整合,使垂直化的新聞體制轉變為扁平化,建立和完善新聞采集機制,使新聞資源的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新聞信息的傳播速度,還可以降低新聞制作成本。所以電視新聞報道工作者應實現資源優化,加強與新媒體的合作和交流,彌補自身的缺點,進而提高新聞報道的傳播效率。
(五)促進形式和內容的多元化發展
電視新聞報道以往主要以會議新聞、政策新聞和國內外大事件為主,很少有關于民生的報道,與大眾的現實生活聯系不夠緊密,且形式較陳舊,不能夠吸引受眾。但新媒體卻能夠提供廣泛的新聞報道內容,能夠涵蓋了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除此之外,受眾完全可以在新媒體的平臺上進行互動,發表自己的真實想法,豐富電視新聞報道的形式和內容。在這種情況下,電視新聞報道應在保證新聞信息質量的基礎上,從大眾的實際需求出發選擇新聞內容,增加對社會和民生的報道,同時,豐富新聞報道形式,促進電視新聞形式和內容的多元化。
【參考文獻】
[1]袁欣寧.淺談新媒體語境下電視新聞頻道的生存與發展[J].廣電傳媒,2014(08):13
[2]倪朦.新媒體語境下電視新聞報道策略的變化[J].安徽大學,2013(08):01-56
[3]周之榮.新媒體語境視域下電視新聞報道策略的變遷[J].,影視2014(0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