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昊月
摘要:文章探討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以職業道德技能培養為重點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高職院校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技能是由職業道德技能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決定的,有利于促進思想政治課與高職高專教育的有機結合。強化訓練、頂崗實踐、案例教學、討論評價等是培養職業道德技能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技能
如何以職業道德為核心,全面推進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是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嶄新課題。因此,高職院校要努力探索加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全面推進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徑。
一、加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形勢下,加強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大學生過硬的職業道德素質,是大學生職業生涯成功的需要,也是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勞動者的需要。
(一)培養大學生過硬的職業道德素質,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只有具備了過硬的職業道德素質,才能在職業生涯中確立正確的前進方向,形成巨大的前進動力。因此,要教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把形成高尚的職業理想與遵守具體的職業道德規范結合起來。
(二)培養大學生過硬的職業道德素質,幫助他們成為合格的勞動者。對青年學生來說,勞動就業是他們從學校走向社會,以自己的勞動技能為社會服務的實踐活動。從形式上看,是朝夕之間的“突變”;從本質上看,他們卻經歷了一個應怎樣對待就業、如何選擇職業以及怎樣從事好這一職業的長期思想準備過程。人們正確的職業觀、職業道德等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人們在接受了長期的教育后逐步形成的。因此,充分利用大學生即將走向社會的有利時機,加強對他們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將有助于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客觀地選擇職業,盡快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勞動者。
(三)培養大學生過硬的職業道德素質,幫助他們培育強烈的事業心。目前,我國有一部分青年職工缺乏強烈的事業心的原因之一就是沒受過職業道德教育。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必須加強對勞動后備大軍 ----在校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使他們在加入職工隊伍之前就懂得,做一名合格的勞動者應具備的職業道德素質。
二、高職職業道德教育應堅持的原則
高職人才培養要面向是“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培養的人才是“高技能”人才。這一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決定了高職職業道德教育的本質特征及應遵循的原則。
(一)堅持高職職業道德教育的職業定向性,培養畢業生職業能力。高職人才從事“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工作,面向某一社會職業崗位或某類技術崗位群,具有很明確的職業定向性特征。因此,高職院校不僅要按行業企業要求來塑造不同專業的職業道德規范,而且要根據社會和技術發展,密切結合職業崗位的特點,制定專門化的職業道德規范。
(二)堅持高職職業道德教育的實踐性,培養畢業生崗位適應能力。高職學生畢業后大多直接進入行業和企業一線工作。學生在校期間只有通過大量的職業實踐,才能養成優良的職業道德,才能盡快適應崗位要求。加強實習、實訓,既是專業建設的需要,也是職業道德養成過程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經驗證明,堅持職業道德教育實踐性、摒棄“坐而論道”,讓學生在職業實踐中真正實現職業道德水平由“知”到“行”的跨越式提升,是職業道德教育的必然選擇。
(三)堅持高職職業道德教育的先進性和前瞻性,培養畢業生可持續發展能力。高職教育培養的是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工作內涵有較高的智力含量,需具有形成技術應用能力所必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有較強的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和技術解決現場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行業技術及管理水平不斷升級、產業結構調整造成的崗位變化,對其可持續發展能力也是一種考驗。這就要求職業道德教育要伴隨職業和技術的變化而增加新的內容,要注重先進性和前瞻性,應對時代發展而更新和進步。
三、以職業道德為核心,全面推進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高職院校要認真學習貫徹《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按照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全面發展的需要,根據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夯實思想政治基礎。
(一)加強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道德認知水平。加強對大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與培養,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只有通過正確的教育與管理,才能使大學生在求職前就對職業意識中的立業、業、創業等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二)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做好學生經常性思想政治工作。高職院校黨委要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通過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來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學習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存觀和發展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觀和擇業觀。
(三)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塑造學生良好職業素質。校園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因此,校園文化等環境應該走在大學生思想心理發展的前面,要崇尚科學、拒絕邪教、凈化校園、傳播文明,努力把社會文化中的精華和時代精神折射給大學生。在現階段,高職院校要以活動為載體,升華道德境界;加強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增強職業道德教育的生動性和有效性;開展學生形象教育,激發道德自率的內在動力。
(四)精心組織社會實踐,強化學生的職業道德行為。職業道德是一種實踐化的道德。它為理想與實踐、理想與現實的結合提供了一中有效的具體形態。因此,強化大學生的職業道德行為是全面推進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在要求。它要求高職院校通過參加社會實踐,強化學生職業道德意識;注重在實習實訓等實踐環節中促進學生職業道德行為的養成。
【參考文獻】
[1]楊永欣.論大學生職業道德素質及其行為養成[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03)
[2]朱月華.淺論大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與培養[J].涪陵師范學院學報.2004(07)
[3]李彭.高職院校思政課對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J].遼寧高職學報.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