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芹
【中圖分類號】G63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013-01
在校園陣地,我們用自己的行動倡導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師有什么樣的價值觀,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態度和教學行為,直接影響學生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教師能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潤物細無聲”地浸潤學生們的心田,從而引領學生健康成長。我根據我校學生的特點,用“愛于心,踐于心,一生秉燭鑄民魂”來踐行我的育人價值觀。
一、育人在育心
司馬光說:“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德與才就如同一只鳥的雙翼,缺少哪一只都無法暢游于天宇。是啊,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自己要有扎實的專業素養,而且是以育人作為職業,品德就更為重要。我常對學生說:學習的最終目標都是走上社會,我們正在為社會培養人才,在德與才面前,我始終把德放在首位。
一次班內出現失竊事件。先是班級有兩位同學的學習用具失竊、接著是現金、手機失竊,當同學把懷疑的目光投向一位弱小、家境貧困的同學的時候,我作為班主任,始終保持中立、冷靜的態度,通過各種排查,漸漸鎖定正確目標。然后我先從每一個同學的安全教育和品德教育做起,再在班級里教育偷竊行為的可恥性和危害性,要大家引以為鑒,接著從自己高中同學偷竊行為的事例來教育學生,最后,與鎖定目標的同學深交流,讓其明白人品的重要性,自己不良行為將毀掉自己的人生。以失竊行為引,讓學生明白品德在人生發展中的重要性。這位同學正視了自己的問題,在以后的一年多時間里,班級再也沒出現此類事情。
教育學生從小事做起、做好,教師身正為范,才能喚醒學生的人性美,才能發揮學生的人性美,才能發掘學生的人性潛能。
二、想學生之所想 教學生之所需
作為老師,要想學生之所想,做學生之所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學生,工作就能更加得心應手。
教師要洞察學生在想什么,尤其那些未表露出自己的想法,及時探測和巧妙地點出其想法,更好地實現與他們心理上的溝通。教師尤其作為班主任,平時要多與學生溝通,了解到學生情感、生活上的需要。
高中生處于由兒童期向青年期過渡的時期,具體表現在學生過多注意外在形象,而忽視自己學業和能力上對自己的塑造,這讓我們老師和家長都很頭痛。
當我意識到這是心理學中一個如何正確“認識自我”的問題,我收集了各種資料,尤其是心理學的知識,做成PPT,以主題班會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認識洗禮,使學生自己能更明白事情發生背后的驅力,促使學生自己有意識地糾正。這堂主題班會課,學生的反響很好,說老師說到了他們的心坎上了。
在與學生的交往過程中,教師要想學生之所想,好老師應該是智慧型的老師,具備學習、處世、生活、育人的智慧,能夠在各個方面給學生以幫助和指導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對我們打開心扉,與我們打成一片,有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解決,做到未雨綢繆。
三、真誠溝通 情感交融
要想真正地了解學生,要想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要想真正贏得學生的尊重,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和學生溝通。教師僅在是課堂上與學生溝通是不夠的,更多是課下的交流,通過各種交流方式,來增進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當我們的學生犯錯誤本該受到責罰時,如果以“假如我是學生”的情感換位去體會學生的內心世界、去理解他們的“荒唐”、去寬容他們的“過失”,讓他們時時體驗到一種高于母愛、超越友情的師生情,這就可能成為學生改正錯誤的內在驅動力。要用樸素、真實的情感觸動、打動、感動學生的心,實現心與心的零距離。
四、捕捉閃光點 來點亮心靈
高中段學生,更能體會到老師處理問題的方式和方法的正確與否,更能體會到老師做的是否公正,是否是發自內心對他們的關懷和愛護,這就更需要做老師的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同時發現學生自身的閃光點。老師要全身心地去愛每一個學生,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愛學生,才能把每一個學生照亮。事實上我們作為教師也肯定希望每一個學生好,但面對苦口婆心仍我行我素的學生,教師可能就逐漸喪失了所有的耐心和信心,甚至采取各種懲罰手段。是學生不對,還是我們教師的工作沒有做到點子上,值得我們深思。
我堅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合格,每一個學生都能成才”,捕捉到學生的閃光點,誘發學生內在潛能,我的育人工作才能更好開展,學生才能不斷進步。因此捕捉學生的閃光點,然后去賞識他,讓學生會感到一種滿足,會全面地審視自己,會意識到自己也有所不足,能接受別人的意見,產生逐漸完善自己的愿望,正是我一直在努力的。我們要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及時地賞識,樹立他們的信心,從而誘發其內在的潛能,點亮其心靈。
以班級中李同學為例。李同學個子很小,五官清秀,剛開始很難感覺到他在班級中存在,上課沒吵但也沒認真地聽,于是老師就學習問題與家長溝通,還引起了他的反感且不時有敵對情緒。隨著對他慢慢地了解,我知道了原因:原來家里對他的管教很嚴,他常年無法與他父親溝通,父親對他的外出也嚴格限制。家里越管得嚴,他在學校就越不愛學習,一切都消極地應對。當漸漸地了解他的計算機愛好后,我讓他擔任了我班的信息員,班級中有關電腦上的學校信息的處理安排工作我都讓他來做,他很高興,連帶做班級中其他的事情,也很熱心。他漸漸認為在校是一種快樂,每天到教室也是最早的那幾個之一了,學習成績也在不斷地進步,而且他還經常在媽媽面前吹噓跟班主任的關系是如何的“鐵”,她媽媽也看到了他的變化,有次還專門來學校向老師表示感謝。看到他的改變,看到家長欣慰的笑容,當我在教育學生遇到挫折時,我內心不斷告訴自己:不放棄每一個學生,今天的學生就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我就是光榮的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之一,堅持!
2014年9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會見慶祝第三十個教師節中也強調,“教師重要,就在于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我秉承樹立和堅持正確的育人觀,不急功近利,充滿愛心,心正身正,行為世范,用我的行動來倡導社會主義價值觀,用我的丹心鑄就我們民族的魂魄。愛于心、踐于行,相信我一定能為社會培養一大批有品德有才,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獻上我的那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