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真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044-02
語文是一門古老而年輕的學科。我國的語文教學最早出現于三千多年前,但語文獨立設科卻只有一百余年的時間。語文教學是母語教學,說到語文教學很多人簡直是不屑一顧。語文只要能認識幾個字,都可以教語文。我認為并非很多人說的那么回事。語文,什么是語文,語言和文字,語文,還包含豐富的文化內涵!
語文在現實生活與學習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說,語文的好壞直接影響一個人的學業水平和人生的發展。作為基礎學科的語文,教者能否充分激發學生愛學、勤學、樂學的學習語文的興趣,將必然直接關系到以后在語文學習方面的成功與失敗,對此,每一個語文老師都應該有較為充分的認識。
怎樣才能更好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呢?讓學生愛學、勤學、樂學?重視語文學a習濃厚的學習氛圍的營造,全面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和應用的語文能力。
比如:課前3分鐘,一句話表達,交流發言,禮貌問答,情景對話等等。
創設情境,增強學習語文的興趣
語文教學重在切實培養和提高學生應用語言的能力。興趣是前提,聽讀是關鍵,讀寫應用是目的,同時也是語文學習和教學的主要功能!
所以教師必須充分利用多種手段創設生動形象的語言情景,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語文的興趣。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進行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課程教學,使學生有了興趣,在興趣點的指引下,切實學習到實實在在存在的語言,領會到語言文字豐富的內涵和無窮的魅力,領略祖國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從而從內心熱愛并樂于學習燦爛的文化瑰寶!
現代教育手段的普及和不斷更新,為語文的教育和教學提供了更好的平臺,當然也為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現實教學中現代教育手段可以提供更先進的“動感性”,更加逼真,聲音、圖畫、動作一應俱全,練習上就會更加生動,學生就能更好的學到更活潑的語言,從而使枯燥無味的緊張的學習變得輕松愉快,從而大大縮短了間接理解的時間和空間,這樣會加倍提高課堂效益!
例如:教學《駱駝尋寶記》中,文中有二三十種動物,我提前布置下去,讓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去認識和了解各種動物或者可以適當補充一些動物,學習模仿各種動物的叫聲,最后課堂上PK。學生的激情一下子充分調動起來了,在為期一周的準備中,就連平時一向嗜網如命的何林聰同學,也充分利用微機課的閑暇時間,查閱并了解了很多動物,并模仿的叫聲和走路步態惟妙惟肖,還充分了解了它們的習性,最后在課堂交流中被眾多的同學一直推為認識動物最多、模仿叫聲最逼真的一員!從此該同學學習語文的興趣一發不可收拾,在半期的測試中語文單科成績更是有了從未有過的大的上升,受此影響的同學不是少數!
由此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作為教者,更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和濃厚興趣,在教學中想方設法進一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轉化為永不枯竭的學習原動力,為生所用,為我所用,為語文所用,更重要的是為學生的一生所用!
語文教材中跌宕起伏的情節,形象栩栩如生的小說;有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詩歌。恰當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創設情境,可以把優秀的文學作品轉化為一幅幅廣闊的社會生活畫卷:愛慕虛榮、貪圖享樂而最終付出慘痛代價的馬蒂爾德令人鄙視而又讓人心生同情;父親那蹣跚著、而又艱難地爬上月臺買橘子的背影使人感動;魯迅對孔乙己那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還有那朦朧幽靜的月下荷塘,高大巍峨的雨中泰山都令人無限神往……這些都是傳統課堂無法企及的,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進一步增強學習興趣,情況就可以大為改觀的。
對后進生的偏愛
《語文課標》明確指出,“以人為本”是新課程發展的核心理念,其中的“以人為本”就明確指出,就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其中就包括后進生。我從教18年的體會是,一個老師不論你如何優秀,如果你忽視了后進生的轉化與跟進激勵教育,你將不會成其優秀。當然,這種做法、教法易說難做,因為后進生的每一次進步是非常小的,有時很有可能是暫時的倒退。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課堂上給予應有的關注,還應該在課堂下包括生活中給予更多的關心乃至走進學生的心理,與之交朋友,還貴在持之以恒。在學習生活中,我們應該帶著“放大鏡”去發現后進生的優點。因為后進生多數是自卑的,有的確實是優點較少的那類。在有意無意中不斷地放大他們的優點,對于找到自信,揚起生活的風帆,學習等各個方面一定會有很大的改觀的。
我們從事的教育是國民教育的奠基工程,面向包括后進生的每一位學生既是順應了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也是國家對人才需求的必然。認清每個學生的優勢,開發其潛力,培養其特長使之同時也成為有用人才。
總之,在我們的教學教育中創設情境,增強學習語文的興趣,偏愛后進生,以情感人,以情動人的教法,只要你持之以恒,走進學生心理,不斷付出,有效付出,定會收獲頗豐,無悔于我們從事的光榮的教育事業,無悔于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