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管理作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點,會影響到其他正常工作能否順利進行,對社會也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高校應當做好學生的管理工作,約束學生的行為。本著“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尋找適宜的管理模式,不斷地進行改革與創新。本文簡要分析在學生的管理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全面推進科學化的管理工作。
關鍵詞:高效學生;管理模式;工作探討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高校在面對學生的管理工作上的職責也就越來越大,包含了對于學生的思想教育、學習教育、實踐教育以及學生的心理等方面進行教育。隨著學生的主體意識逐漸增強,學校與學生在關系上發生了變化,學校開始著手于學生的需求發展,學生的自我意識也在不斷的提高。
一、在對高校學生進行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高校管理學生的工作是一個需要不斷發展的工作,隨著時間的發展,新問題也在不斷的產生,學生的個性迥異,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隨著這些變化的產生,都給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到來了挑戰。
(一)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給學生的管理工作帶來的問題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傳統的學生管理辦法已經不再受用與現在,且難以滿足高校的發展,隨著學生隊伍的不斷擴大,所面臨的管理問題也在逐漸的增多。采用新型的學生管理模式來順應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高校的進步。而在于高校中增強對學生管理工作的時效性,就要立足于傳統的管理模式基礎上,堅持“以人為本”的新體制。
(二)網絡化的飛速發展給學生的管理工作帶來的問題
目前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網絡的普及逐漸改變了高校學生的生活學習以及思維發展。對于高校管理學生工作來說,網絡為高校提供了全新的管理領域,給高校對于學生管理的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機遇。此外,由于網絡的普及,也給傳統的學生管理辦法帶來了比較大的影響。1.網絡提供的方便快捷性給學校的教育工作帶來了質疑;2.在網絡的普及的環境條件下,使得學生能夠借助網絡更加快捷的獲取知識,致使教師與進行思想教育的相關單位在對信息進行獲取的渠道上不占優勢;3.一些不利于學生心理的負面信息在一定的程度上替代了思想道德教育,導致學校對學生進行的教育很難在學生中發揮實際效果;4.網絡的虛擬化與隱蔽性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進行灰色教育,影響學生的正常成長,使得學生容易沉溺在網絡中,甚至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
(三)經濟全球化的飛速發展給學校的管理工作帶來的影響
隨著我國加入WTO后,在政治經濟上、民族文化間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交流。為了更好的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程,我國在教育改革上也面臨著挑戰。學校與學校之間相互加強文化交流,教育理念、思想政治等方面都存在差異,需要不斷的相互融合與相互適應。所以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的不斷加快,各類高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不斷的提高標準。在思想道德教育上不斷地進行改革創新。另外,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也帶來了各方面的文化交往。渠道也更加多種多樣。隨著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外來的風俗習慣也給學生的思想上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如果還是采用傳統的教育管理辦法,已經不再適用于現如今的學生管理工作。所以學校想要樹立健康的、積極向上的思想理念,就應當不斷的進行改革與創新。
(四)實行學分制給學生的管理工作帶來的影響
現如今,各類高校開始實行學分制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就打破了傳統的整齊劃一式的教學模式,使專業不同的學生統一上課,逐漸就淡化了學生的專業班級概念。在學校進行管理上,不在局限于一個專業,增加了學生管理工作的負擔。另外,學校指導學生進行選修課,在學校的要求下,學生由原來的定向學習轉變成了現如今的自主選擇學習,這樣就影響了學校對學生的管理工作的開展,所以學校要想實現對學生的專業化的管理工作,就應當要尋找新的渠道。
(五)多校區與社會化的后勤管理給學生的管理工作帶來的影響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的許多高校開放后勤管理工作,允許社會人員深入學校中。經營者的目的主要是盈利,在學生進行各種消費后,對自身的教育投資意識也開始逐漸變強,面對學校的各類條件也就存在了更多的要求,逐漸增加了學生與學校的矛盾。如不同專業與不同年級的學生混合住宿,就給對學生的管理工作帶來了困難。此外,隨著校園規模的不斷擴大,原有的校區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高校開始在原有校園的基礎上,紛紛建立新的校區,在管理模式上,以本院學生為主,在管理上就嚴重的影響原本的管理模式。所以,在不斷進步的新形勢下,如何要做到科學的管理學生的工作,將是學校管理者的主要探索目標。
二、新形勢下推動高校進行改革的措施
(一)貫徹以學生為主的管理理念
及時的轉變學校的教學管理理念,,樹立以學生為主的管理理念、樹立服務意識,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積極了解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把學生放在主導地位。明確學生所享有的權利,加強身為學生應盡的義務。
(二)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
學校在做好學生的管理工作的同時,要注意學生的自我管理的能力,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學生的管理工作,改變學生在學校中的被動地位,由學生工作指導處進行相關的指導工作,輔導員及時進行引導,貫徹學生自治的理念,增強學生自主進行自我約束管理的工作,在學習知識的基礎上增強了學生的自我鍛煉,增強自身的責任感。
(三)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管理工作體制
隨著改革的不斷創新,學校與學生間也存在更加復雜的關系。所以在新時代的學生管理工作就要做到依照法律來進行管理學校,增強學校制度意識。所以要建立科學合理的學生工作管理辦法,就要從基礎出發,規范學生的行為,正確擺正價值觀。學校的后勤保障部門也要對學生的管理工作負責,以法律的形式明確各自的責任、義務與權力,做到職責明確,規范個人相互協調的管理模式。
三、結語
隨著時代不斷變化的今天,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傳統的管理學生制度已經不再適用于發展,建立一套相對完善的學生管理模式,加強高校的學生管理的工作隊伍,擴展管理工作的途徑,強化專業的發展機制,進一步推動高校中對于學生的管理工作的改革與創新。
【參考文獻】
[1]姜恒.楊紹安.淺析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新理念[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09):15-16
[2]王書會.楊子儀.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初探[J].教書育人,2012(02):20-22
[3]李旭.關于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模式探討[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13):30-31
作者簡介:丁紹家,男,1984年4月生,河南省鄧州市人,現工作于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助教,本科,研究方向:高校學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