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沂
【摘 要】初中英語教學課堂對英語德育的教學方法非常看重。本文從英語與德育之間的關聯,找準英語德育的切入點以及掌握英語德育工作的正確原則與工作方法,這四大方面對英語德育教學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夠為廣大師生帶來一些益處。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德育教學
在對初中英語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英語教師不僅僅要把教學目光只放在學生的英語成績上,更要注重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因為英語教學與德育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應結合課文內容,挖掘課文中的德育因素,以此來啟發學生向既定的目標思考與解決問題,從而實現英語德育的教學目標。
一、明晰英語與德育間的關聯
英語教學大綱要求在教師進行知識講授的同時,要把思想教育融入教學過程中,使其思想獲得良好的熏陶,品德得以良好的培養。讓學生在積極的學習態度中明確學習外語的目的,最終增強學生戰勝困難的勇氣與毅力。
學生在學習初中英語時,要結合各個方面的文化知識,如歷史、地理、習俗風貌等,加強對英語知識的理解。此外還要對包括表達思維活動與社會文化等三十多種語言功能項目進行學習,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英語知識,還為英語課堂德育教學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從而使德育與常規教學更好的融為一體,實現德育滲透的目標。
二、找準英語德育工作的切入點
1.與學生為友,注重言行
在英語德育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增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并懂得欣賞與理解事物。作為初中學生,其道德品質還處于模仿期。因此,教師的言談舉止對學生人格品質,道德水平都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那么為了確保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塑造,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放下身段,學會與學生交朋友,用尊重、理解與包容來善待每一位學生,從而為學生營造出一個民主而和諧的學習氛圍。
2.要把愛國主義滲透進英語的課堂教學中
愛國主義作為學校德育重要的任務之一,在對其進行教育時,教師不能只講大而空的道理,而是要從現行的教材中挖掘出豐富的愛國主義素材。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要從教材中分析德育因素,因勢利導,循序善誘。
3.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德育是一項塑造人的工作,如果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培養時,不結合學生具體的實際情況,只進行一味的貫穿,就不會受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教師一定要依據學生自身的言行特點,以生活實際為依據,積極開展精彩紛呈、活潑生動的英語課外活動,把思想教育巧妙地參透于其中。
4.培養集體主義觀念與合作意識
在教學進行中,教師要按照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通過多種多樣的比賽,比如小組比賽、同桌比較等方式,來活躍課堂的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是由于在當代家庭獨生子女居多,使得他們大多數都有著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不善合作,集體意識缺乏等不良劣習。而正因如此,學生可以利用各種比賽,使其改掉劣習,并在相互幫助與合作中,增強集體榮譽感與成就感。
三、找準英語德育工作的切入點
1.把握科學性與思想性統一的原則
要使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統一,教師就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使在學生學習到科學而有用的知識的同時,獲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而為使這一原則得到貫徹與落實,教師必須根據初中生的特點,深入淺出地進行知識的講解,并在德育進行中,要把教材的內在思想教育因素充分發揮出來,結合知識有機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2.把握緊密性原則
在進行知識的講授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把教材中的知識教學與德育的“結合點”準確地找出來。這樣不僅可以為學生講授了知識,增強了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而且又使學生受到了德育思想的滲透,可謂一舉兩得。
3.堅持實效性原則
在教學進行中,教師應找到合適的時機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滲透。在滲透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找出有用的信息,使學生愿意接受,進而逐漸成為學生堅守的信念。
4.堅持適時性原則
教師在進行德育滲透時,要找準時機,自然而然地進行德育滲透,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的感情得以升華,而且可以不斷完善自我的認識。若是教師的德育啟發較為巧妙,對學生進行教材內容實質的理解也很大的促進作用,并最終使其領悟深刻的思想內涵。
四、把握英語德育教育正確的工作方法
1.榜樣帶動法
所謂的德育過程實質就是說理與訓練的過程,也是潛移默化陶冶情感的過程。而作為課堂教育的執行者,教師必須注重自我形象對學生所產生的巨大而直接的影響。為此,教師就要做到先為范,后為師。還要訓練好自己扎實的專業素質,增強教師高尚人格的塑造,使教師在與學生相處與交流中,以嚴謹的態度,誠摯的關愛以及無私的精神來影響學生,以良好的儀容儀表等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以自我高尚的道德帶動學生,從而使其情操得到陶冶。
2.提煉萃取法
在英語教材豐富而厚重的知識庫中,提煉出德育的教學內容是比較容易的。所以,英語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內容,把教材中所含的德育因素提煉萃取出來,并不斷滲透進課堂的教學中。從而達到文道合一、文理交融的教學效果。
3.交流互動法
所謂交流互動法,就是指依據課文內容,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組織學生進行相關的英語交際活動。通過交際活動,使學生對課文所含的思想情感加以深入的理解。其實,在活動過程中,學生不僅是學習的主體,也是受教育的主體,從而確保了學生與教師的雙向互動與交流。此外,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情感的培養,并把一些淺易的美學思想傳授給學生,使其對課文角色的理解更為深入而客觀。也可進行自我與文中人物的轉換,讓學生思想的洗禮在遷移中得到升華。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英語課堂上進行德育教學,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長期過程,這就要求教師要始終堅守自我的職業道德素養,不斷增強自己的專業水平,并通過不懈的努力,讓德育之花盡情在英語課堂上綻放。本文就找準英語德育工作的切入點從四大方面進行了分析,并找準英語德育工作的切入點以及把握英語德育教育正確的工作方法進行了重點闡述,希望能夠為教育工作者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陳燎.對加強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探微[J].農家之友(理論版),2010(03).
[2]柴麗蘋,陳麗霞.有效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策略探究[J].教育觀察,2012(09).